2010-05-11 13:56 2 5045 6 mins

枕边微光#018 | 万花筒

这是个早已俗烂的比喻,但总有看不够看不厌的花样。大千世界,男男女女,歌舞玩乐,恋爱分手,长夜短梦,大城小事……永不重复的生命,永不后退的生活,永不推翻的誓言,永不破灭的理想,一直在万花筒里旋转,每次观看都是新的花样,亦如那句老掉牙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男男女女

誓言

在2004年的那本《熊猫》里,叙述不再是棉棉关注的焦点,极似舞台剧的场景交代,以及大量对话的涌入、大量图片的点缀、大量附注的填补,使得本书更像是派对式大杂烩,而非虚构内核的“小说”。或者更早一点,出版于2002年的随笔集《社交舞》,差不多已经暗示了棉棉将会以怎样的姿态回到读者面前。

比起《熊猫》略微干涩的文体,六年后的这本《誓言》仅从语感上看,要更圆润一些,而这得归功于一位17岁姑娘周焰——当年的《熊猫》就已显出棉棉对文字掌控力的一丝疲态,假如此次文字部分没有周焰的加入,《誓言》恐怕会更干涩,更容易被捅破。

而如今,《誓言》很像是《熊猫》的升级版,而且还只是状态一,因为当你翻着翻着对整个悬念尚无头绪时,“第一季完”的提示已经弹进视线。故事本身很简单,甚至有点单薄,客观一点,它只能算是个故事梗概,完全可以用三句话概括:一、著名女影星红失踪;二、红的追随者及爱慕者“青少年”随即失踪;三、警察对红的社交圈即“爱圈”里的十来位青少年探索者的口供记录及测谎采访整理。当整理告一段落时,也是本书主体故事暂停之处。

故事的引子,先后以“红”、“青少年”为章节标题,寥寥数页,很快带出新闻回顾及口供记录,另一段新闻过后,是占本书比重最多的“采访”部分,采访整理结束后,故事终了。但接下来还有附录,有青少年探索者写给红的信和诗歌,有对前文所涉及到的文化符号的各种反馈,譬如“电音中国”网站、《气泡》杂志、《麦田守望者》、顶马乐队、Pulp乐队的《I Spy》歌词、打口盘、FM3唱佛机、这个店(The Shop),还有对本书出场的青少年探索者及创作参与者的真实身份介绍,而这些约占本书的三分之一。

那么,现在再来看这本《誓言》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吧——它是图文结合体,首尾各有好几幅写真,虽是黑白,却相当妖娆;它是类似剧本的对话录,场景模糊,只剩下海、别墅、花园、树林等意象;它无疑是一本采访纪实,涉及情感、交流、生活状态、艺术创作等方面,用看似不着边际的一问一答将最私我的想法串接起来;它从整体上看更像是一本新世纪的文化、艺术、社交等方面的指南手册,那些嵌在故事或采访里的术语符号,并不单一表现交流者的身份或学识,而被扩大化到一个圈子或说一代青年的理想追求,是他们无法忽视或无意跃过的痕迹;它是一本以“爱”用力书写的概念书,正如爱是一种概念,概念又虚无化,于是它也是一本诉诸现代人“孤独”的感性之书;它可能更像策划者及作者棉棉所说的,是一本写给未来的未来读物,不过说到这里,《誓言》并没有创造出一种新的文体,它只是以拼贴手法将诸多元素汇成这出在纸面上跳转的“社交舞”。

《熊猫》是个人秀,《誓言》是集体发声,但两者同样呈现的是,以棉棉为中心的交际圈。只不过,《誓言》将目光投向一个具有广泛寓意的特指对象,“青少年”。

“青少年”一词,毫无疑问,在本书中是超越年龄的。

身为故事中心人物的青少年,是一名才华横溢的摇滚乐手,他认为“‘青少年’是一种概念”、“长大是危险的事情”,于是他保持单纯,单纯地爱,单纯地为誓言付出行动。

青少年被红吸引,更像是被爱所吸引。红的社交圈叫“爱圈”,爱圈里的人叫“青少年探索者”,他们在爱与孤独中探索着“梦想”,或者质朴一点,探索着“如何生活”,一个人的自白也好,两个人的感情维系也罢。在这个圈子里,外人能感受到很强烈的理想气息,却又那么平易近人,采访者仿佛就在电脑那头等候着你发出下一个问题那样,只要你不停止,这种理想式闲聊便会继续。

在采访进行中,青少年这一人物早已淡出,却又成为每一个青少年探索者的形象代言者。

影星红是对作家棉棉的映射。

她可以是社交女王,可以是Diva(气质出众的女超级明星),但她本质上是一名灰姑娘。灰姑娘是穿上水晶鞋的灰姑娘,但水晶鞋只是幸运的脚注,不是幸福全部;是走向王子的工具,不是魅力本身。

棉棉在《誓言》里反复暗示一种“地下”姿态,从青少年好友的名字Alice Underground到直接上位的实验电台广告“愈地下,愈天堂”,皆在说明“地下”才是本书社交狂欢、文化狂欢的底色。这也像是一种刻意,在引人注目之后,棉棉试图保持自己“去中心化”的本性,融入集体大发声之中,将多元汇成新的力量,再去向未来致敬。

他们

他们,有自闭倾向或沟通障碍。

他们是“青少年探索者”,是被无码化后的我们及你们。

主动给自己贴上标签的“反青春反文艺反美女作家”棉棉如此给“青少年探索者”定义:他们都像孩子一样单纯,并且如丝般敏感,如玫瑰般疼痛。其实敏感的意义在现代网络交往中早已发生了变化,不过结合上下文可看出,这种敏感,是相对于自身才华而言的一种抗衡情绪。

就如这句,“他们的敏感比他们的才华更加不同寻常。”

在十三位被采访的青少年探索者中,有五位音乐人、三位作家或诗人、两位艺术家,另外还有编辑兼翻译、学生等。心态都很年轻,只是说起话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谈论文艺就像抽烟,烟消云散后,那些深入的想法留在烟灰缸里,还想继续深入的话,那再抽一根吧。

值得一提的是,对王啸坤的采访是一段虚构的采访,从音乐选秀走出来的王啸坤在书里摇身一变成为从网络游戏竞赛中走红的职业电玩选手。同样的身份转换还发生在采访者兔比身上,他以“声音艺术家”的身份替警察采访了十三位并不相识的青少年探索者,目的是协助测谎调查,兔比在生活中的身份是“插画艺术家”,也可用本书附录里的标签“艺术家”来直接替换。从视觉到声音,从文艺到对话,“誓言”像贪玩的孩童,在海边嬉戏,再走失不见,光留下青少年探索者们的欷歔声。

青少年的“誓言”是,“我会一直想着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会在你死后追随而去,一直像影子一样守护你,并把你带到你爱的人身边。”如前所言,本书所谈的“爱”太过用力,并染上单纯的色调,显得格外理想化——爱在书中是个小圈子,爱的右边是“文化/亚文化”和“艺术/行为”,爱的左边是“孤独/虚无”及“自由/幽闭”,而包容这一切的大圈子就叫“生活”。

于是回到棉棉在序里提出的“我的写作必须有意义”,这是她的誓言,也可当成本书内容的切入点,在经历过那么多之后的棉棉,以写作为参考,“清醒”地生活。不管所谈及的话题有多么大,多么文艺。

>>长夜短梦

还没看电影的读者有福了。

库布里克将他的枕边书放了三十多年,最后拍成《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 1999)。影像对小说原著最大的贡献大概是呈现了奇诡各色的面具造型,至于那些备受争议的裸露戏份,则大为削减“梦幻”意境。影像的这一弊端很让人无奈,文字的留白之美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可一旦转换成影像,即被定型。

施尼茨勒的原著《梦幻故事》翻成中文后只是一部六万来字的中篇小说,曾译为“梦幻记”,共七章,通篇沉浸在夜梦情绪下,寥寥几处白日场景也显得失真,朦胧不已。

以睡前故事开篇,“凝望星空”,夫妻夜行,惊惶退场,各吐真言。第二章和第三章,是丈夫的城市漫游。第四章,本书第一高潮,面具舞会,反常规的“美女救英雄”,她以面具示人,握勇毅在手,让人惊诧于她欲救他之执着;而他呢,被警告,被暗示,最终无奈地退出那场本不容纳他的舞会。第五章,本书第二高潮,篇幅却很短,丈夫回到熟睡妻子的床边,妻子醒来,在闲聊后迟疑般讲述起自己的梦,她把第一章夫妻谈心所提及的人物串接在梦境里,偏离情欲,仿佛是潜意识的对丈夫的发泄;长段长段的叙说,更像是对前一夜丈夫暗闯面具舞会的内心补白,在此引发两个世界的意外衔接——妻子的奇梦,丈夫的奇遇,相撞于下半夜,而那刻,丈夫尚未从现实脱身,妻子刚从梦境迈出,彼此对视。第六章,休憩,他重访前夜疯狂之所,只发觉那更像是幻境;他搜寻面具美女的下落,只看到一张不可逆转的苍白之脸。最后一章,告白,丈夫凝望着熟睡的妻子,如前一夜那样,等待着她醒来,彼此对谈,最后他们睡去,不再做梦。

这是一则情欲故事,在家里,夫妻俩互诉内心幻想;在舞会上,女人以面具遮掩,裸身起舞。说到面具舞会,入场口令是丹麦,童话之国的象征不仅暗示匿名舞会的梦幻性,也是映射着妻子梦境的真实性,因为这是他们不久前才去游玩过的国度。

而在情欲表皮下,这是一个有关倾诉或者说沟通的故事。

通篇以丈夫的视角,从家到诊所,再到咖啡店、服饰铺、郊外城堡,最后回到家,不足七十二小时内,他所经历的比他梦见的多,而他所想的比他所说的要少;妻子呢,她梦见的比说的多,想的跟说的一样少。开篇是沟通的入口,他向妻子诉说之前在丹麦游玩时的渴求,但这是在妻子讲完她的故事之后;第五章,丈夫听完妻子的奇梦,欲言又止,不发一语;第七章,他终于扑倒在妻子的床边,“发自内心”地哭喊着,“我什么都告诉你。”

或者,沟通也不尽然。丈夫在漫游时,明显是一种逃避心态;在偶遇故友时,则又被猎奇冲昏头脑。他是个夜游人,明知该回家,却抗拒着在夜晚的城镇上晃荡;如果他还会吟诗,那么他会是一位夜游诗人,在无梦的夜晚以身体力行来体验梦。

夜像漏斗那般将浓浓的黑暗注入到书中人物的所言所行当中,他们的对话仿佛都轻声细语,他们的行为却都轻盈自然。这是一个梦幻故事,它在记录梦幻,而其本身好像也有着“梦幻”特质——丈夫将遭遇讲述出来,他的现实之梦,覆在先前妻子诉说出的梦境之梦上,仿若两个气泡,正负相抵后,他和她进入平心静气的无梦睡眠——整个故事便是如释重负般终于脱离现实之口的梦幻呼气。

>>大城小爱

本书原名叫“The Secret Lives Of People In Love”,被译成“因为。爱”,不难猜出是对那部歌舞欢腾的影片《如果·爱》的戏仿。可惜,这本收录18篇短篇小说的《因为。爱》却不够明快,沉闷的故事,配上淡雅的封面、精美的插页,只会显得更文艺,不得不说装帧帮了很多忙。

说“沉闷”是形容阅读的心情,说“平淡”才是贴合本书的气质。《因为。爱》游走在大都市与小乡镇之间,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细细观察生活周遭,每个单调的细节在淡淡的笔调下都呈现出别样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它以旁观者的视角读出当事者的心境,也以此来感染读者,没有过多或励志或说教的话语,只有清淡的描述与冷静的笔触。生离死别,仿若如诗如画,继续生活始终是《因为。爱》的唯一题旨。

显然,“日常生活”才是本书的侧重面。从《小鸟》的情感象征物,到《草莓的香气》中的情感寄托物,再到《不一样的鞋子》的情感转移物,情绪的流动交融在生活日常琐碎里,没有什么惊心动魄,却一点一点侵入某人体内,原先的伤感或执念慢慢释然。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会把人耗光,但同时日常生活才是促使人生存下去的信念,信念单调、乏味,可一旦脱离它,你我什么都不是。

脱离,或者说离开某人,差不多是《因为。爱》的最大感伤所在。因为这种撤出太过常见,于是人们习以为常;正因为太习以为常,于是长久来潜移默化无法释怀。对亡母的想念,对爱妻的思念,对并无血缘关系的妹妹的怀念,几乎成为书中每位生者的每日功课。而像《天有多高,海就有多深》则更沉痛,遥望天空容易,看穿深海很难,沉入海底的战友们再也不会浮上来,只好躺在沙滩上,牢记曾经欢乐的相处,以及相信这一切不仅仅是个偶然。

就好比另一篇的标题暗示——《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个美丽的小骗局》,或者更多篇的像我们在《读者》或《青年文摘》上司空见惯的标题寓意:《他们躲在哪里是一个谜》、《世界在花丛中微笑》、《没有更好的礼物》、《雪落下又消失》、《安静却不停坠落的城市》……《因为。爱》里的18篇几乎都是温情励志小品,只不过,它们并不像杂志上那些容易速读。你得读得很慢,才能进入这种旁观者的“男性视角”,而且也不能像个观光客那样看完就走,否则会失去欣赏过后花开果熟的机会,一如《苹果》里的“种乡愁”,这种绽放异常缓慢。

《因为。爱》虽然有着很大的“爱”之名,却关注着小人物的生活细部,涓涓细流汇成城市里的静默相守,没有华丽辞藻,只有平淡记述。

不过,还是会时不时冒出一些漂亮的小句子,诸如“梦是我们的灵魂未完成的羽翼”(《遥远的船》)、“黑夜像一匹马,正哭泣着穿越记忆的森林”(《苹果》)、“生活是一连串有指向意义的微妙的爆发”(《在得到与失去之间》)。也许是这些闪光句,镶嵌在平淡却忧伤的文章里,才使本书变得更富有小资情调的吧。

Today in History

2007  •  Smokey Joe by Tori Amos

2007  •  死,我怎么就起床了

2007  •  疯子你哭个屁呀

2007  •  其实金牛座都是好人,但就是拖!

2007  •  喂,无聊就不要看美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