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边微光#041 | 窥梦者日记

梦境,是对现实的返照,也是创作者取之不尽的源泉。约翰·康奈利这几年持续在做的事便是延续查理·帕克的黑暗之旅,他让他涉足了噩梦的方方面面,也如实记录下了心理历程。杰迪戴亚·巴瑞以一部纯熟的处女作惊艳于世,而他所写的正是梦境主题,每个人的闹钟是关键的醒来之物,如此寻常的规则却容易被人忽视。梦境,是私人的国度,而窥梦者的能力不仅在于能够窥伺他人之梦,也能轻易造一个幻梦来愉悦他人。

B级甜品

1308-01b.jpg

约翰·康奈利在国内红起来不得不说是出版营销的美妙胜利。2006年面市的《失物之书》将黑暗、惊悚、恐怖、寓言、成长融于美丽的成人童话中,精心设计的封面及插画让人过目不忘,以至于再后来提起约翰·康奈利总要说起这本书来。好比当年《夺面旅人》的腰封,溢美之词诸如“才华横溢,左手写惊悚,右手跨领域、跨类型书写”,始终把《失物之书》当作另一块参照基石。

然而,他所谓的跨领域、跨类型并没有跨多远。即便是大名鼎鼎的查理·帕克侦探系列小说始终萦绕着挥之不去的神秘、玄幻气息,在冷硬侦探的故事下拥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边缘展开,现实的黑暗与命运的黑暗绞成一线。过于细腻淫靡的文风又让一些冷硬派小说死忠一时难以接受,这与预期的阅读体验相差太远,但对于约翰·康奈利本人的领域来说,始终在核心周围闲庭信步。他的侦探小说与幻想小说的区别只不过幻想成分注入多少的问题,除此之外,两者本质并无差异——同样的着眼黑暗、探索黑暗,同样的展示失落及失落中的爱,同样的血腥疯狂背后的悲悯体恤,同样的高开低走、大起大落之后最终平静的淡然回落。

说起这本首部中短篇小说集《B级小说》,可谓是将约翰·康奈利两只手十指相扣之杰作,可以把此书看成是《失物之书》的练笔片段,也可以当作是查理·帕克系列的番外。原名为Nocturnes,“夜曲”,既是其中一篇,也全然揭示了全书的基调。黑夜边缘有什么东西冒出来,不断靠近,你深觉这一切不过是梦,然而只不过是未知的谜罢了。

《B级小说》确实有点类似电影里B级片的路数,血腥诡异,从常套起步,到意外终止。可在阅读的最初时刻,仿佛并没有任何埋藏很深的悬念,所有的氛围营造、线索堆砌所带来的效果是即将发生的一切早已预料到,这或许是一种刻意为之,但从阅读新奇感角度而言,未免有点失败。

一本西方灵异奇幻小说集,必不可少的总有那么几个元素:狼人、吸血鬼、女巫,《B级小说》也不能免俗。《周期》从一开篇就以女性周期作为幌子,但过度解说变成了另一层的不可信,读者甚至可以预想到其后的变身,即便不是狼人那也可以是其它古怪生物。《吸血鬼弗鲁姆小姐》从头至尾散发着悠闲田园诗意,所有的故事桥段也非常传统复古,偶遇、引诱到邀请、毁约的每一个画面都似曾相识,“人类,真是世间万物中最美味的”类似感叹早已在各种荧幕上被阐述殆尽。《昂得伯里女巫》是现代女巫的复仇篇,被选中的村落似乎阳气散尽,女性崛起已不再是神话,面临凌虐妇女的现实问题时,“现代女巫”以不可思议的身手惩罚了施虐者,也想以同样手法砍断疑团深入挖掘者的去路,最后,正邪之争的结局人尽皆知,无非角色不同。

如果光从这几篇代言传统元素的小说来评判,《B级小说》恐怕过于中庸,甚至都不能用“西方故事会”来形容。约翰·康奈利的本事远不止此,他在20篇小说中一前一中安排了两个高潮,着实是全书的两大亮点。

《拽牛仔》有着序曲、正篇、铺陈、高潮、余声的鲜明结构,68页的篇幅也足够塞入满足读者眼球的有料物。即便仍有一猜到底的软肋,《拽牛仔》把你我的注意力迁至细节展开、人物刻画上,小镇的孤岛模式也令人备感忧心。就说一个体内流着黑血的沙漠牛仔醒来后什么也不记得只想拼命接触他人,靠着肌肤接触他把各种癌症传染出去,这个诡异设置也太像僵尸片了吧。小说里时不时吐一吐黑血,人们彼此间信息交流不对等,慌乱、惊恐场景看着就让人着急,但总是可以等待一个救星的登场,在此处便是小镇警长。有人戏说这个故事非常适合昆汀或者科恩兄弟改编,确实,Cult元素应有尽有,西部气息也格外浓郁,说到底,《拽牛仔》是纸面上所能观看到的绝世过瘾大片,反正约翰·康奈利把该藏好的都藏好了,所展露出来的只剩故事。

被安插在中段的《镜子里的人》则是锋芒毕露的约翰·康奈利,这是一篇查理·帕克的中篇小说,此时系列正篇已经出版了四部:《夺面旅人》、《罪恶森林》、《蜘蛛杀阵》和《苍白冥途》。查理·帕克从登场时的悲剧主角,逐步过渡到追击黑暗的暗行者,角色变化远不如故事变化那么诡异,而查理·帕克这位快被黑暗吞噬的人,从始至终都坚守着内心光明与正义的存活规则,他的等候、他的一言一行都有着向死而生的信念,没有什么可以把他击垮,最大的威胁莫过于他自己。《镜子里的人》的故事时间发生在四部系列作之后,查理·帕克和新情人蕾切尔正在等候新生命的降临,然而命运总是能找到他,曾经失去过妻女的查理·帕克仿佛难以拒绝关乎小孩的案子,新的案子有失踪、虐杀的过去,也有警示世人的罪恶之屋以及通告天下的无辜之照。如题所示,那座罪恶之屋里满是镜子,曾经的罪人生前也始终对着镜子角落喃喃自语,镜子里仿佛不是他的分身幻像,而是他的精神同伙。于是,查理·帕克又一次要面对超自然力量?也许是,也许只是一个隐喻。在这短短100来页的中篇里,查理·帕克系列的各种元素都已纳入,神秘的传说,悲悯的共鸣,蕾切尔的陪伴,还有哪能缺席的活宝伴侣安吉尔和路易的介入,就连最终真凶的花落也沿袭着系列之作的传统。即便是不了解、没看过系列正篇的人,也会从这篇《镜子里的人》感受到只属于查理·帕克的悲伤魅力。

除去篇幅最长的这两篇,《B级小说》仍不乏吸人眼球的闪光篇目。如《一些无意间走失的孩子》将马戏团和小丑展现得精彩又惊悚,这座游动的剧院即是欢乐的代名词,也是残暴的演绎者,“小丑就是小丑,小丑不是学来的,小丑不是人制造出来的,小丑天生就是小丑”,或许可以理解小丑恐惧症的存在,假如一群无法看明面目的小丑把你也变成无法辨别面目的小丑,你的整个人生另起一大段,你的悲伤无人知晓,那么你不会惧怕这所谓的笑面小丑吗?《中国猴子》是灵感等价交换的常见故事,任何神器的使用必须要付出点什么,哪怕是生命,而在此还有个异常讽刺的结局。《夜曲》是噩梦的音乐,也是关于生命中那些失去的应对过程,更是一个父亲对孩子所能给予的最大保护。《流动的黑沙》所讲述的并不是时间,而是信仰与救赎之间的游离,一个抗拒对外、不接受任何传教的封闭之地并不是出于保守,而是因为这里早已信奉了更为古老的神灵。

客观地说,《B级小说》仍是消遣小品式的快餐读物。它的细致入微文风只是增加了一点阅读趣味,并没有为它多添严肃色彩。其实这样就好,没必要都当大餐、正餐来品,来一点奇思妙想的B级甜品也是格外开胃的。

梦境指南

1308-02.jpg

这本《小说,或指南》并不是那部文艺爱情小说《失恋33天》的化名,它是不折不扣的“侦探指南”。全书18章,全部以侦探小说常用关键词作为标题,比如“跟踪”、“线索”、“指引”、“盯梢”、“解答”等,每章开头还有简明扼要的名词释义,充当侦探说明书也无碍。

如果被这种结构所吸引而看下去,会越觉得作者对侦探这一类型小说的研究深透,严谨的叙述、极尽细节的描写也让人好感倍生。那些常见的手法唤起曾经的阅读记忆,但仍有一种对故事走向的模糊感,哪怕描述再真实、环境再可信,未知是笼罩一切的迷雾。

故事的开始非常喜闻乐见,一位调查局的文员无意间开始跟踪中央车站的一名格子大衣女子,却不知被另外一位侦探所跟踪。由此他得知自己被提职、被指派了新的任务。然而,对岗位忠心不二的文员昂文却始终坚信这所谓提职不过是一个系统错误。当然,我们异常清楚,这是精心的安排。

整个小说的气氛在疯狂与严谨之间频繁转换。调查局方面极像《1984》“老大哥”另一版写照,一只睁大的眼睛下书“永不沉睡”就是调查局的局标,等级制度相当森严,文员、侦探、督察之间不能彼此交流,必须通过信使来传话,也只有信使可以到达调查局的各个角落。随着失踪、尸体的依次到来,悬念也越来越深,马戏团这一势力代言的是罪恶、游戏以及无穷无尽的幻象。

最开始的感觉是,马戏团犯罪,调查局追捕。文员昂文从一无所知到初习侦探技巧,全拜他直属上司侦探斯瓦特的失踪所赐。机缘巧合也好,天生悟性也罢,昂文很快发现了一系列骗局,斯瓦特曾破获的、他所记录的几个大案,是有人故意所设的假案。原本只是想找回侦探斯瓦特,自己好安安分分地做回文员,哪知这一冒险就没完没了:误闯督察死亡现场,前往嫌疑人员寓所,在酒吧据点套话,与死亡威胁擦肩而过……更离奇的是,步入梦游队伍来到一个神秘派对,那里每个人手拎着闹钟,无意识地游走。

也许是从那个对着别人耳朵说几句就让对方睡着的神秘女人开始,也许是从中央车站那个手持雨伞等人等了一周的格子大衣女子开始,整个故事基调就偏离了现实。并不是不现实,而是在努力维持现实,但始终让人觉得有哪里不对。马戏团的把戏也会让人误以为这不过是神奇戏法,但疯狂的事情越来越多,故事也无退路。

昂文被迫上任时,被给予了一本《侦探指南》。仓促中他并未仔细地翻读过,然而一旦陷入紧急情况中,他无不感激有此书的指点。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侦探指南》分为给侦探们的标准版(有删节)和给督察们的完整版,最关键的正是第十八章“梦境侦查”的存在与否。“梦境侦查”这一技巧太过高端,当时督察们认为并不适合广泛普及,于是指南书一改再改。而这个线索的出现,也让整个故事顿时从普通的侦探小说变身为精心设计的梦境小说。最开始的一些伏笔得以完美的照应,所有的人物设置、情节提示全都有其意义,整体上看没有一处赘笔。

在常规的追踪、侦查、解答、逆转叙述线上,又加入了“梦中梦”、“梦境侦查”的反常规元素,这样故事更为饱满有趣。调查局与马戏团的抗争博弈变得如梦似幻,烂俗的狗血桥段倒也变得无足轻重起来。

《小说,或指南》说是披着侦探外衣写的奇幻小说也不是太确切。确定的是它并没有太创新,光看几个关键元素就能让人想起筒井康隆的《红辣椒》,甚至是全民大片《盗梦空间》;调查局让人想起《1984》,这个前文也提过,马戏团情结几乎无所不在,两大势力的对抗又让人想起了“守夜人”系列,正邪界限并不明晰。所以,昂文在最后出自内心的选择也让人可以理解了。

封面赏 | 超现实入侵

Storm Thorgerson纪念特辑

今年四月,与癌症抗争整整十年的英国封面设计师 Storm Thorgerson 去世了。他是著名设计小组 Hipgnosis 的核心成员之一,1968 年 Storm Thorgerson 与 Aubrey Powell 应邀为他们的朋友 Pink Floyd 设计第二张专辑《A Saucerful of Secrets》的封面,一系列经典合作就此开始。Hipgnosis 这个名称来自他们公寓大门上的涂鸦,既有“催眠”的谐音,又呈现出不可共存的矛盾感,两人都很喜欢。可想而知的是,后来 Hipgnosis 的封面设计无时不刻贯彻着想象与现实碰撞的矛盾美学,Pink Floyd、Led Zeppelin、AC/DC、 Scorpions、Yes、 Genesis、Peter Gabriel、10cc、XTC、UFO 留下了摇滚音乐史上的经典印象,Hipgnosis 功不可没。无论何时评选史上最佳的唱片封面,Hipgnosis 的作品必在其列,这也充分说明了一点,他们是“世界上最棒的封面设计师”。一切合作都有散伙之时,在 1983 年 Hipgnosis 解散后 Storm Thorgerson 跟 Aubrey Powell 又成立了一家专门制作 MV 的 Green Back Films,自身的封面设计工作从未停止过,直到疾病的突袭。在这有限的篇幅里,将着重评介 Storm Thorgerson 在非 Hipgnosis 时期所操刀的一些唱片封面。

人形解剖

01

storm-01.md.jpg

Puzzle [2007]
by Biffy Clyro

Storm Thorgerson 为 Pink Floyd 的《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所设计的棱镜封面深入人心,时隔多年,英国乐队 Biffy Clyro 的第四张专辑《Puzzle》有点 Hipgnosis 经典再现的感觉,人形拼图形象传达出肌肤化成一片片肉块的歌词意境,而双手抚头的动作让人想起 The Cranberries 的《Bury the Hatchet》(1999),只不过后者有个更加超现实的大眼睛。到了 2009 年,Storm Thorgerson 给 Biffy Clyro 的《Only Revolutions》所设计的随风而展的红蓝旗帜封面,无疑参照了他当年为 Pink Floyd 的单曲《High Hopes》所拍摄的 MV 及封面,只不过在新的版本中,旗帜形状更为夸张,还加入了性别象征色彩。Biffy Clyro 今年 1 月的新专辑《Opposites》封面同样由 Storm 设计,终于抹去了人的存在,单纯表现一棵不可思议的古树,好似一幅超现实主义绘画。

Read More

封面赏 | 疯狂的石头

在二维世界里,正方形和圆可以称王称后。到了三维世界,拥有六面正方形的立方体复制又叠加,足以创建一个非常宏伟的城堡。在游戏《我的世界》中,立方体是细胞单位,也是令造物者想象疯狂开花结果的建筑石块。而在游戏《Fez》里,立方体是跳跃观光沿途的一块黄色糕点,吸引着你继续前进和探索,在这个二维与三维自由切换、彼此渗透的世界里,立方体是脚下的基石,是神秘的阶梯,因为谁也不曾想到过多彩六面体是来自哪个神秘次元。立方体,规矩工整,在专辑封面上却像潘多拉的盒子,散发着异样的光彩。

01

cube-01.md.jpg

Pansophical Cataract [2012]
by Man Forever

Dan Schechter 为 Man Forever 新作《Pansophical Cataract》所设计的封面在疯狂的实验音乐面前显得格外厚重、克制,朱红的背景甚至带来一点诡异。好在那宛如天降陨石的不规则立方体的灰色调镇住了一切,就像力压纷乱声音的鼓音那般,是一切混沌的坐镇之石。这幅立体感十足的专辑封面与 Man Forever 那充满美感的抽象音乐很是契合,它传递出了重量、信念、宇宙等信息。

Read More

枕边微光#040 | 雷普利大冒险

雷普利是20世纪犯罪文学中最著名的角色之一。他在善恶之间游走,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徘徊,小打小闹不无惊险地逃脱法外。其戏剧性、超强的画面感,非常适合被翻拍成黑色电影,最出名的《天才雷普利》一书就前后被改编成两部电影,其一是雷内·克莱芒导演的《怒海沉尸》(Plein soleil, 1960),阿兰·德龙饰演雷普利,正处大好年华的阿兰·德龙俊美得让人落泪;其二是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在作者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去世后所拍的《天才雷普利》(又名心计,The Talented Mr. Ripley, 1999),明星云集,马特·达蒙饰演雷普利,裘德·劳演富公子迪基·格林利夫。被广为人知的应是后者,以至于其后几年所拍的另外两部系列续篇,《魔鬼雷普利》和《雷普利归来》影响力大不如世纪末的那一版。

天才还是骗子

Ripley01.jpg

《天才雷普利》所点出的天才并不是说汤姆·雷普利多么有才华,而是指他那缜密的心思、在激情犯罪前后迅速冷静的处理能力。作为电影来说,细腻连绵的心理活动难以通过镜头语言传达,所抓取的表情变化对于小说里多达书页的情况分析而言着实微不足道。这也是原著小说在犯罪文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它并不是像通常侦探、推理小说那样以侦探为主角,而是将视角转向犯罪一方,跟踪其故事和心理,不以情节跌宕为噱头,而是注重捕获人物的心理变化。

雷普利的故事主线很简单,身为穷小子的他意外获得一件差事,前往意大利小城劝说富家公子迪基回家。最开始与谋杀、犯罪扯不上半点关系,可惜“日久生情”在此处变得略为讽刺,与迪基同住一段时日后,雷普利意识到对方根本不在意他的存在,甚至有点鄙夷雷普利。关于雷普利的暧昧性向,书中有些许暗示,他曾在美国的时候受到数位男士的示好,但在面对迪基时,他口头上强烈地否认了。然而,他与迪基形影不离,情不自禁地比对自己跟迪基的身型、相貌,幻想穿上迪基的衣物、服饰会是什么样子。他想成为他。或许就是这么单纯的念想,再无其它杂念。但在迪基看来,穿着他衣物的雷普利是对他的一种侮辱,他之前的假装全然崩溃,他俩的亲密再也不复存在。

对于心存某种痴心的雷普利而言,这是刺破他头脑风暴中的惊雷。自此之后,他对迪基的情感也不再单纯。他努力想修复两人的裂痕,但徒然未果。在一起踏上泛舟之旅时,他涌上了正式的犯罪念头:

“汤姆盯着迪基闭着的眼皮,心中泛起一阵憎恨、爱恋、不耐与挫折交杂的狂乱感,让他呼吸困难。他想杀死迪基,他已不止一次这么想。以前,一次、两次或者三次,都是愤怒或失望引起的一股冲动,但冲动瞬间即会消逝,只留给他一阵羞愧。”

雷普利一路想着,想着迪基带给他的友谊,也随之带来的羞辱、挫败,想着他杀了他之后自己可以假装成迪基的身份,享用自由和金钱。他最终这么做了。小说还不到一半时,迪基已经退场。电影与之不同,高潮较为延后。而作为一本以犯罪人物为主角的小说,警察、侦探的姗姗来迟也自在情理,雷普利独身一人与众人玩起捉迷藏,凭着卓越的观察、模仿能力在两个身份间迅速切换。老实说,雷普利的模仿能力并不是多么强大,但他足够细致,也很明白缺陷、破绽何在。他避开了交际圈,刻意低调,几乎过上了隐居自足的日子。当然不会如此安逸,只有波澜四起才能支撑小说往下发展。被迪基的朋友找上门,被警察找上门,雷普利需要一个又一个谎言才能睡好。而每天早晨,他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希望,仿佛那一切令人心惊胆战的谎言戳穿、束手就擒情节只是一场噩梦。最后,还真是如此。

在小说的阅读过程,雷普利从来不是个讨人欢喜的角色,他病态、偏执,这也造就了他的机智、狡黠。他的遭遇和行动很大程度是偶然,而他大脑迅速运转,按照他设想的一切应对着突变。窃取迪基的身份,并不是预谋,只是一念之间的事。电影《皮囊之下》(In Their Skin,2012)则精心设计、步步逼近,一家三口向另外一家三口示好、套近乎,了解、观察、模仿,艳羡着对方的人生和身份,惊险套路一一上演。而在《天才雷普利》这里,雷普利的纠结心理是一大关键,他对迪基的爱与恨在伪装迪基身份上又得以完美呈现,“我爱你,恨不得变成你”——当然不会这么直白,帕特里夏·海史密斯不会这么写,憨厚的马特·达蒙或者俊俏的阿兰·德龙不会这么演,至于观看的你我是怎么看则是另一回事。

游戏或是冒险

Ripley03.jpg

1955年问世的《天才雷普利》小说意外热销,让帕特里夏·海史密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侦探、推理文学领域,系列作品乃名垂青史的保证。而在雷普利第一作出版的15年后,续作《地下雷普利》才出来,其后又过了20年,剩余三本陆陆续续出完。

《地下雷普利》中涉及假画欺诈案,不过更关键的是在这一本里雷普利竟然跟女人结婚了。所以关于雷普利的性向,维基百科上有一段落为“gay or bisexual”的探讨。《天才雷普利》中的迪基从美国跑到意大利去,为的就是从事自己热爱的绘画事业,雷普利觉得迪基的画作一般,充其量也就三流水平,令人惊讶的是当雷普利假扮迪基身份后,竟然对艺术有了浓厚的兴趣,仿佛就在他的骨子里沉睡等待被唤醒那样。于是到了续作里,法国与美术变成了再合适不过的关键词。

雷普利擅长的是伪装。他模仿迪基的签名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次为了掩盖倒卖假画的罪行,他又再度伪装自己的容貌。他跟追踪者玩着你捉我藏的游戏,为了逃身可以干什么事情,哪怕对方是曾经重视的人。

在《雷普利游戏》中,他甚至担当了黑道的犯罪操盘手,物色从未犯罪过的普通人来实施两桩简单的谋杀。这一部书的黑暗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汤姆·雷普利手握五条人命,占整个系列的一半之多。雷普利的游戏没有对与错,没有黑与白之分,他追求的只是逃脱犯罪后的那一刻自由喘息。

而这么一个邪恶的人物,竟然有个男孩主动追随。《跟踪雷普利》是系列里最温情、最光明的一部,雷普利随着对男孩的了解加深,也逐渐放开了戒备,到后来不顾一切地保全男孩的生命。或许这又是一个衬托雷普利性向之谜的例子,但在雷普利眼中,在意这个男孩只不过是从他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雷普利太孤独了,《天才雷普利》中,即便获取了迪基的身份和金钱,有了更多的自由,他也掩不住孤独环抱的悲伤。所以当这个有着相似经历、内心并不复杂的男孩出现在自己生活中时,他发自真情地伸出了援手。

到了终结篇《水魅雷普利》就没这么简单了,像一切系列小说的最后一部,各种不可能的转折齐齐冒出来,在第一部已经死掉了的迪基又从美国打来神秘电话。这可能吗?雷普利所有犯下的罪过都在追讨着他,他只剩最后一搏。这大概是系列中最惊险、最酣畅的一本,为“雷普利”这一角色划上完美的句点。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曾说到,“我总是对人性中永远都不满足的那部分十分好奇,它总是想要变成其他的样子。”而这句话在雷普利身上得到最完美的呈现,他不是个简简单单的伪装者、模仿者,他那永不满足的好奇促使了进一步冒险,他是光明与黑暗之间游弋的暗影,适应所处环境之游刃有余程度总让人惊叹。没有人能真正捉到他,他的漏洞与他的天才都让雷普利这一人物变得既真实又不真实,就好像善恶两面在他脸上都像面具一般。

雷普利系列对后世的推理、侦探等犯罪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劳伦斯·布洛克的雅贼系列就很像是师承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只不过不像雷普利这么玩弄心机这么阴郁,而是玩起了幽默。

封面赏 | 方中有方

大多数唱片都是方形包装,封面设计成大圆,乃是方与圆的结合之美。而如果封面上有另外一个正方形,就恰好是“回”的节奏。正方形套正方形的封面相对而言简洁正式,历史上此类封面自然不在少数,在此挑选近两年的方形设计稍作介绍。

01

square-01.md.jpg

The Next Day [2013]
by David Bowie

2013 年是各路大牌老牌频出片的一年,10 年没有“出新”的 David Bowie 也在此列,《The Next Day》成为热议、高分之碟毫不意外。新专辑的封面是对David Bowie的经典专辑《Heroes》(1977)的改编及颠覆,艺术家 Jonathan Barnbrook 曾设计过 David Bowie 的两张专辑,分别是 2002 年翻白眼的《Heathen》和 2003 年卡通化的《Reality》。在原版《Heroes》封面上,Bowie 那举手比发的造型深入人心,到了新版《The Next Day》中,所有的重点内容皆被中心大白方块给盖住,原来的“Heroes”字样亦被划去。Jonathan Barnbrook 解释封面的设计理念为“遗忘,或擦除过去”。诚然,过去是过去了,过去却是一个难以更改的客观事实,可以重新改编或演绎成“全新的一天”,但始终无法真正遗忘或擦除。带着无法修正的过去,“The Next Day”依然有很多意外的惊喜。

Read More

封面赏 | 对角分局

水平线分碧海于苍穹,垂直线坠清醒于错觉。率领斜线大军的对角线显得俏皮,不那么死板,还有两个方向的倾斜,正好可以配对成或高兴或生气的表情符号。当然,两个交错的对角线出现在一起那便是 The xx 的万变不离其宗专辑封面。日本彩虹乐队的 2003 年精选专辑以三碟分别展现了水平线、垂直线和对角线的彩虹渐变,颇有诚意。

几何课的第二堂将分别盘点一下出现在唱片封面上的“对角线”们。

左倾

01

diagonal-01.md.jpg

How Dare You! [1976]
by 10cc

《How Dare You!》是英国乐队 10cc 的第四张专辑,也是第二次采用创意设计工作小组 Hipgnosis 的作品作为封面。这是一张主题混搭的专辑,歌曲内容涉及离婚、精神分裂症、统治世界的欲望、无法抗拒的金钱,也有纯器乐曲目。封面以打电话的分格形象串联起男女双方的表情互动,是少有的讲故事性质的专辑封面,细节十分丰富,比如男人办公桌上的合影照中的女人到底是谁呢,说不定这两人并不是在给对方打电话,被拼凑的图像有着种种可能性,趣味十足。

Read More

枕边微光#039 | 异世界

清明时节雨纷纷。停,这里不会谈论祭扫和踏青。与现实世界平行共存的异世界有很多,它们不一定都是亡灵横行、游魂缠绕,有可能是一个梦境或潜意识的地下世界,有可能是一个充满追忆的失踪世界,还有可能是一个极其真实又极其危险的以现实为虚拟的电脑游戏世界。想象,世界——会让原本无趣的世界变得活色生香起来,哪怕需要付出一点代价,需要应对一个伤痛冰冷的事实。

重生,或游戏花园

1304-01.jpg

与其说这是一本奇怪的小说,不如说它“不知所云”。绝无贬义,《异度花园》就像在梦的潜意识之际游走,踟蹰,前无头绪,后无常理,每个人物都在自说自话,长篇大论,说些基于现实却仿佛又毫不沾边的“故事”。在书中,有地下世界的炼狱探索,扭曲冰冷的转世体验,猫追老鼠的侦查游戏,诡异荒诞的午夜奇情,滔滔不绝的文本自白,高度精炼的陈述结局,十个章节的文体、文风皆不尽相同,但同样的意识流形式使得整体梦境感更为强烈。

开篇第一章“交谈”,洋洋洒洒八十页以两个人的对话将全书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大致交代了一下,然而,甲和乙这两人对话涉及的信息量太大,读者很难跟上话题,更别说理顺前因后果和“到底发生了什么”。没错,这是令人迷失的第一章,门槛太高,相当不亲和。他们谈到了午夜歌声、地下世界、幽灵前行、恐怖食人,他们交谈又停顿,他们仿佛没有时间限制地谈天说地,从虚拟谈到现实再到梦幻,最后回到现实,甲和乙的对话中所重复的关键信息是,乙是甲的领导,某民俗文化研究所的所长,甲需要一笔钱去救朋友,乙百般不肯,最终达成一个协议,甲以自家房屋为抵押签下借条,正文故事终于开始。

在第一章的漫长交谈中,乙所处的角色基本是个倾听者,他问东问西,不耐烦加不满意,他真心不想借钱给甲,甚至放出狠话让甲的妻子“为了亲爱的丈夫把房子交出来救命”。乙喃喃自语,“谁都不会考虑到我们的。所有人都考虑自己。”这也是他本人的写照。而甲呢,他是个说服者,他以三寸不烂之舌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传说和神话,阐释了边缘民族的命运纠葛,解读了午夜歌声的涵义,他把一切可坦言的“价值”挖了出来,把一切可预测的“前景”照了出来,他生怕自己所陈述的学术信息不够吸引人,恨不得堵上性命请求乙借给他钱,而事实是,不管乙多么蛮横无情地打断他的讲述,甲始终呈现出一种彬彬有礼的谦让面貌,这也是甲最初的面貌。

自第二章起,甲以第三人称身份出现,名叫一号。小说原名也叫“一号,或在异度花园里”,强调了两个元素,这也与通篇故事息息相关。一号在去拯救同伴的途中,钱不幸被偷了,他不得不去追赶小偷,此时故事变得诡异起来,他反被别人追赶,被掐了脖子。他挣脱了之后,坠入了“异度花园”,冰冷,沉重,如万劫深渊。他在黑暗那种匍匐爬行,在浑身散架的扭曲中找寻光亮,最终他迎向了“转-S”。

转世!是的,如此通俗常见的网络小说题材在这里处理得相当晦涩,前面铺垫了大量宗教、民俗方面的信息,最终喷涌而出的转世有点低调,几句梦呓般的“我变空了,我坠落了,我全完了”和“永别了,永别了”,仿佛念咒一样轻松,转世就这么完成了。此后的一号告别了先前的身份,变成了全新的人,变成了之前偷他钱包、想掐死他的小偷,更讽刺的是,转世后的一号又再度被偷了。

一号像永不止步的西西弗斯,陷在这个花园循环里没有出路。他写遗书式的求救信,他语无伦次没有文法,他在新的身体里跌跌撞撞奔向错乱记忆,他无法自控地侮辱同车女性,他渴望自由,他想念妻子,想念瘸脚、据说正在吃药的儿子,他有两个身份,四个儿子。他是民俗研究人员,他是电脑编程师,他是游戏设计者。他跨过了门槛两次,他重生了两次。他是异度花园里的一号,他意外“救出”了同伴,他玩到了大结局。

与转世携带的流行元素是电脑游戏。但这又是一款令人费解的电脑游戏,小说中出现了三次已命名的电脑游戏。其一,“现实时间”,是在现实时间中的游戏,从外部开始,在计算机里结束;而在《异度花园》整本书里,从头到尾都是以现实时间展开,那些幽灵般、噩梦般、幻觉般的体验全部都是实际发生的,直到最后一封E-mail的没有句点的终结。其二,“黑色闪电从上面射向我,射向我的头,我们正在玩一个名叫‘永恒’的电脑游戏。”——这是转世时所提到的游戏,与虚空、荒谬、扭曲的转世十分吻合。其三,一号自己开发的游戏就叫《在异度花园里》,是一个和全世界玩的游戏,游戏目的是救一个所谓的朋友,然后把救的人分在一组,猜出其他组的计划,猜出谜底和胜利,哪怕这其间有反戈背叛,有死亡重生。

流行文化的援引并不是意味着这是一部宣扬电脑游戏、暴力美学的小说,《异度花园》的后现代小说属性注定了它是一个消解、批判的视角。最明显的例子是书中所反复提到的两个边缘民族之间发生的人吃人现象,“失去身份的人永远是野人”,文明的消泯是一场悲剧,更可怕的是还有大量类似的情况,偷盗、欺骗、强暴、谋杀……死亡阴影在文本背后横扫一切,梦境与现实交混、意识与意识流乱舞,看似旅途实则没有终站,看似孤独实则并非一人,一号是一个多重投射的影子,他一人担当着多声部,一人闯关骁勇善战,一人前行空无一物。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由几则短篇小说扩展而成的长篇,保持了“死后”世界观和整体上的连贯,又使得每一章节都独有闪光。作者是俄罗斯现代文坛女作家中的“三套马车”之一,这本《异度花园》是她第一本长篇小说,问世后颇为惊艳,评价呈两极化。可以想见的是,她好不输给擅长玩文字游戏、文本实验的维克多·佩列文,后者的那本著名长篇小说《夏伯阳与虚空》在《异度花园》面前是那么朴实,当然,两本都同样优秀。

消失,或时光隧道

1304-02.jpg

很难不把《奇异海》与那本风靡一时的《可爱的骨头》联系起来,后者明显更有名,且不说翻拍电影中情节处理如何不当,光那些亮丽澄净的奇幻特效就值得惊叹一小下,这两本小说处理的是同一个主题,关于儿女的突然失踪以及家庭成员对死亡事实的接受过程;不同之处在于,《可爱的骨头》发现了尸骸,明确了死亡,《奇异海》并没有涉及到这一步,它侧重的是生者对“失踪者”的执念与追忆,《可爱的骨头》全篇以死者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有些超然,《奇异海》虽然也是第一人称,但那是“失踪者”的弟弟,以更年幼的眼光带领读者走进他对哥哥的思念中。

《奇异海》以兄弟俩一起去湖上溜冰开始,当他们说着继续这样一直滑到北极圈会如何的时候,一种不好的预感立即笼罩在读者头上。抓人的开篇,迅速的转折,这也是《可爱的骨头》具备的优点。溜冰并没有发生意外,但哥哥突然失踪了,没人知道为什么。那一年,“我”菲力浦十三岁,哥哥伊森十六岁。

失踪男孩的故事走向不外乎那么几种,死和没死,找到和找不到。菲力浦说小不小,可仍需要学习如何应对离去了的哥哥这一现状。他观察着家人,他去找哥哥的女友谈话,对方告诉他,伊森仿佛是掉进了一个洞里,一个通向另一个宇宙的时光隧道,把他带去了另一个地方。爸爸后来给全家人讲了一个故事,有关出走、距离、渴盼、希冀、回归,两年后菲力浦才醒悟过来这其实就是《奥德赛》的替换版本,只不过Odyssey被年幼的妹妹听成了Odd Sea,于是这又变成了一个说法,家里人说到伊森时便会说他去了“奇异海”。

这依然是一个对去向、归处的执迷。当有人离开,得安排一个目的地才安心。不能只有A点,没有B点。不能毫无方向,毫无定点。天堂也好,彼岸也罢,不管是否存在,那终归是一个心理上的安全位置。奇异海,时间之洞,这全部都是可供慰藉的说法而已。可以把失踪离去的事实说淡,说委婉,但不能逃避,假装那一切都没发生。

菲力浦频繁去树林里寻找,这似乎成了一种习惯。带着不希望找到什么的想法去搜寻,这是乐观主义者的行动,更像是告别仪式。他的家人们各有各的状态,妈妈病了,爸爸开始着迷于木工,大姐艾米从不在家里久待,还把哥哥伊森的日记藏了起来,至于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姐姐哈莉,她和菲力浦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觉得自己就像在一个巨大的幽灵里面游泳,快要被这该死的海水给淹没了。

这是一个与已逝共存的适应过程,每个人都在失去中不断向前,不会有任何逆转的奇迹和可暂停的疗效。按照《可爱的骨头》的书名说法,这块骨头的缺失当时会造成疼痛,但全家人的骨骼终会慢慢愈合。生活被戳穿了一个洞,我们还能重建。《奇异海》中,爱与记忆是万能的粘合剂,它们把每个人都带到了一个地方,时刻想念时刻感受到伊森的家。

几乎在这个故事里缺席的伊森,以日记摘录的形式回归了部分段落。可我们又能了解他多少呢?音乐天才,艺术爱好者,言简意赅的实际主义者,还是初尝疯狂性事的小年轻?这带回了一部分残酷真相,是该继续想念记忆里那个美好的他,还是这个不甚了解让人咋舌的他?伊森的日记没有任何失踪的暗示,它戛然而止,留下不明所以的几行短句,进一步强调了一个事实,他不会回来了。

美好的事不会回来了,伤痛的事不会回来了,时光一去也不再复返。菲力浦最后决心建一个小木屋,用来写作和休息,他挂上伊森曾经喜爱的梵高画作,想象自己掉进时光黑洞,亲眼看见伊森在树林转角消失不见,或是被一跃而出的山豹拖走,或其它种种恐怖可能性,或是单纯地在一道门前等待,脱掉一只鞋,门开了,时间之门很快就要关上,他知道自己必须走过去。

然后,他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