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与无限虚空

01

故事要从去年 12 月《无限暖暖》上线说起。并不是少女心作祟,只是单纯对“暖暖法环”好奇,揣着免费游戏体验心态下载试玩。这一试玩就是挤牙膏的一周,连新手活动都没做完。

深知《无限暖暖》的核心玩法并不适合我,但还是要为这个游戏的雄心壮志鼓掌。无缝地图漫游,风景+探索体验很好。收集要素很多,作为一个休闲收集游戏来说,本应很对我的胃口,然而,收集与技能升级的终点全是换装。感受到这点后,对这个游戏的好奇心已经冲淡了。开宝箱、收集奇想星、做任务、推主线,所有的奖励机制都与服装元素有关。更别提抽卡系统。本着 0 氪的原则,套不套装、限不限量、珍不珍稀的,都无所谓。

还在玩的时候就在想,能不能把收集要素匀一匀,可以是别的套系的收集?对不起,动物清洁、捉虫、捕鱼虽然也算收集,但它们都是服饰制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请我放下幻想,这就是一个以“换装”为核心、冒着粉红泡泡、属于0—6岁女孩子 Bling~Bling~ 的特制游戏。在跳跳乐、跑酷、打怪、打卡、拍照过程中,服装是绝对主角。

但我仍不死心,甚至妄想寻找代餐。

有没有给男孩子换装的、0 氪能玩的游戏?我发自真心地问。

在画风纷繁的乙游市场,候选者肯定有不少。但如果拿来对标《无限暖暖》,那恐怕没多少。你不妨专心看看《无限暖暖》的男性 NPC?

不了。

我选择“暖暖”同门——《恋与深空》《恋与制作人》,以及企鹅家的《光与夜之恋》。

02

B 站上关于男大寝室被《无限暖暖》统治的视频令人忍俊不禁。所谓硬核玩家对主打休闲的《无限暖暖》嗤之以鼻,他们甚至抛下一句,“风景、衣服不如隔壁《第一后裔》”。

都是免费游戏。于是我又好奇把《第一后裔》(The First Descendant)下下来。进去走了遍教程,咦——这游戏动作还挺流畅。等到了正式任务篇章,果然陷入经典茫然三问:“我要去哪里”“我要干什么”“谁在打我”。

The First Descendant

在这个网游里,我甚至没搞明白任务机制。即便是自己领的任务,好像也可以跟在别人后面蹭任务。在跑图过程中,除了胡乱开枪,我一直在想我到底是来干嘛的。任务部分略微无趣,也许是我没耐心学习的错。剧情跳过,无话可说。至于所谓的换装,好像都要靠氪。虽然价位比某游戏要便宜不少,但在我对整体玩法已经失去兴趣的情况下,已毫无意义。

而且角色好像只有一位能入我眼。在下载后的第二天,我果断把它给删掉了。

03

虽然手机上同时装着《恋与深空》《恋与制作人》《光与夜之恋》,但打开次数比较多的还是《恋与深空》。这与它的 3D 恋游属性脱不了干系。对,你就仗着你的 3D 建模(拖)我下水吧。

本着好奇心态,我也就当视觉小说体验一下。除了抽卡本质,我发现《恋与深空》同样拥有着雄心壮志。来细数一下它可以满足什么需求啊:有声书、同人小说、桌面宠物(男宠也是宠)、娃娃机、猫咪桌游、番茄时钟、记事提醒、战斗模拟器、朋友圈互动、情侣装扮写真、虚拟男友约会、家居软装设计……这个游戏简直有做不完的事,耗电大户不愧是你。为了满足活动任务要求才推剧情主线,但到了后期我已经当成有声书让它自动播放,然后干别的事。

在去年 12 月,连续打卡做日常坚持了大半个月,然后突然有一天就再也没打开了。等到新版本上线看了眼,新活动也没耐心做完,本来必得的五星卡也就没拿到。遗憾吗?遗憾。但反正很多限量卡都拿不到,少一张也无所谓。

0 氪玩法就是摆烂玩法。你们《恋与深空》的物价这么贵,平平无奇的浴巾装就要卖 128 元。是 3D 氤氲水色缭绕朦胧缱绻建模给你们的勇气,是沉浸式“女友视角”给你们的自信,是广大氪金玩家给你们的资本。

一套衣服的钱,随便干点别的什么不好?然而,这个随便也可以是买一套心爱纸片人的衣服。只要以爱为名,一切投入皆可正当。所有的爱都有专属性和排他性,是自我领域的封闭结界,是不管不顾的向火之舞。

作为一个玩家,作为一个穷玩家,是没有资格和资本指责卖卡狗叠公司及广泛受众的。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沈星回,可奶可狼。从名字到脸,是初见的美好。

04

抽卡游戏到最后不能成就卡王。

《恋与制作人》上线 7 年多了。二代目《恋与深空》以强势的吸金能力让人直叹原来 3D 恋游能这么赚。从颜值、动态、服饰或剧情羁绊入坑,最终回归到日常,回归于陪伴的平淡中。说到底,“陪伴感”才是恋爱游戏的核心,玩法、机制、视觉、剧情皆须服务于此。

很多年以后,等“恋与……”系游戏停服以后,我们回想起来的将不会是卡池或爆率,而只是那一声问候、那一张笑脸。手游的宿敌也不是竞争对手或浪潮更迭,而是时间。毕竟数字游戏的所有权你知我知,花钱买的是手游大厂的流水。水过无痕。当游戏停服下架的那一天到来,付出的青春与热爱、一切的一切只能在记忆里找回。

当然,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为之赋上意义:

花钱买了陪伴感;陪伴感无价。

在NAS搭建自己的音乐服务器才是正经事

请注意,本篇并非教程,只是使用心得。
好的又用这个烂俗的标题了。

01 / On

去年夏天,入手了第一台 NAS(极空间 Z2 Pro)。选中这款,心动的理由是能在预算范围内体验体验 Docker 模块。鼓捣 NAS 的第一需求当然是整理整理散落在各个硬盘里的小哥哥文件。而重启音乐人 A-Z 分类评级计划自然也是硬需求之一啦。

关于在 NAS 上搭建音乐服务器,有很多种选择,如 PlexJellyfinAirsonicFunkwhaleLMSPolarismStream 等。最终我选择 Navidrome。至于为什么不用极空间自带的极音乐,原因是它太弱智,从颜值到文件读取再到自定义,全是槽点。

Read More

20年

01

20 年前的今天,我开始“写”博客了。

所以这个标题似乎是在宣告一个里程碑的抵达。而更早前,已经用过这个标题表达一些强说愁的碎语。不难想象那个沉浸在自我世界的少年,是多么单纯可笑。

或许可以用人生又有几个 20 年来转折过渡。然而关于博客的一些过往已在那篇《博客迁移简史》里概括完整,再展开毫无必要。

02

或许还可以围绕这些年写博客的心境变化写点什么。一是单调、老生常谈的话题毫无动力。二是相关的话在《时间》和《表达欲》中已经说过。所以要承认的是,无话可说才是现在的我的常态。

03

我变了,我也始终未变。

04

四月是个残酷的月份。与谐音梗无关。与阴晴不定同呼吸。在反反复复的追逐与自省回荡间,我一点点认清了那个存在的身影。以后,被今天吞噬殆尽。念旧始终是一种执念。

05

过去的美好,已经自动蒙上了假想的滤镜。我们多么希望能回到那时那刻重温梦境。却不知河流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放宽心想一想,过去并没有那么美好。数码产品买新不买旧。那些数据文件美其名曰能永久保存,但如同泛黄的书页一样,并没有实际意义。

06

还在纠结意义本身的我始终是不成熟、不淡定的。并没有享受这个似乎不通往任何地方的当下之旅。及时行乐,说起来多么轻快。但追究起何为乐,何为及时,就变得沉重起来。

07

同样沉重的还有身体。宅家与睡眠是永恒的主题。

08

慢慢与很多事妥协。剩下的就埋在心底继续等待无望的腐烂。催生为夜晚撩人的思绪。

09

People Always Leave.

10

与别离相伴的还有苍老。是拒绝生长的头发一根根诉说出的短诗。开始从展望未来变成珍惜现在。对长久不再抱任何幻想。是重回十几岁的悲观之路。还是再现死亡爬梯的喘息之声。谜面与谜底皆无法自控。

11

读懂自己也是一项旷日持久、常变常新的工程。当顶着迷宫之内再无新事的牌匾前行时,我知道,接下来每一个宝箱都不会带来增益。

恭喜你来到科幻年份 2024 年。

12

20/24 可以是一对恋人,最好年纪的无忧情侣。他们的年龄差保持得刚刚好。4 在这里,不是残酷,而是恰如其分的诗意。

诗意,失意,释义,失忆。是 s 不是 sh。南方人的困境。

13

回想起南方,扑面而来的是回南天的湿意,还有那冬日冷阳的刺骨寒意。

14

Out of Nowhere.

15

前几日非主动重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忽然觉得格里高尔的无奈是一种喜剧。被工作奴役至深的大甲虫,内心碎碎,十分嘻哈。

16

人声嘈杂。我听不见你。

17

为了刻意凑 20 条,我写了很多没意思的话。无意义的我与无意义的文字。

18

内心疾呼永远十八是一种外星系的信仰。

19

音乐永远有种魔力,无论过了多久,它都能把你带回到特定的情绪。仿佛永不变质的液体,将你层层包裹。顺着你的血液,松松紧紧松紧松紧紧紧松松。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钟情于无人声音乐。在叠加与起伏之间,听器乐的主音。

20

Placebo 的 Twenty Years 是 20 岁的精神援引。

Portico Quartet 的 Dissident Gardens 是当前的异见指引。

确定并铭记一个又一个纪念日。

纪念和追悼每一个死去的瞬间。

2023游戏榜


2023 年上半年玩游戏要比下半年多得多!
渡神纪、仁王2、幽灵线:东京的体验感都还好。
下半年要提的是邪恶冥刻和艾尔登法环。
最需要防沉迷的游戏类型,果然是卡牌游戏啊。

2023 年共取得 40 个白金奖杯。
其中里程碑为第 10000 个奖杯,出自Scarf。

这一年入手 PS5,宇宙机器人意犹未尽。
依然没有填《巫师3》的坑,此梗已 8 年。
玩本年度的新游,为历年最低。
二档会员成了退库催命鬼,想躺平(浪费)。

期待即将到来的铁拳8。

博客迁移简史

01

前几天,折腾了好久,终于把博客的服务器空间搬到了 Contabo。中途差点放弃贵德国老厂,原因是下单 VPS 过程中用了代理,与真实 IP 地址不符就自动进入人工信息审核,哪怕邮箱发了身份证照片,等了一天多依然没有通过。索性申请了退款,结果很快就收到了……在此之前,我还在物色其他性价比高的服务器厂商,比如去 LightNode 蹭了 10 刀开通个日本服务器试验了一下,又比如差一点就要去买 CloudCone 六周年促销的套餐。

但论起性价比,在德国大佬 Contabo 面前没有一个能打的。加上正好赶上他们 20 周年的存储免费升级活动。所以又进行了我的第二次下单尝试。没挂代理的情况下,不料卡在了付款界面……始终无法跳转到 PayPal,灵机一动又挂上代理然后刷新页面……结果!瞬间跳转到付款成功页面,后台查看订单才知道扣了我两次款!当即联系客服想申请一笔退款,对方回信说建议你把这笔钱留在余额用作以后的订单消费,如果实在要退款,那么要收一笔数额远比订单费还高的管理费,费用将是 €27.50 / $33.00 / £28.60。行吧,你们的政策 awesome。

有时候在想,在博客杂事的折腾上花的时间过多,如果都用来写日志,那该多好。就好像花在整理的时间总比看、听、读的时间要多,一个性质。

以为把事情弄平顺、安稳,就能更好地往下继续。殊不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折腾,高效而完美只在假想中。

02

于是再次简单回顾一下我的博客之旅。

2004 年 4 月注册了歪酷博客,开始了一个网络小白的码文与花痴两相夹杂的自留地。主站「迷失庞普洛纳」啥都有,流水帐甚至放在顶图处,也是一个社恐的人际来往之万恶源头。副站「男色。虚空志」更新一些摄影师的裸男套图,其兴趣在于整理摄影师A-Z的官网名录。

2007 年 4 月跟随尘土大人转移到了 FC2(废柴兔),为配合人设转型(?)我把博客名更改为「幻想自慰者」,来自前一年写的小说。在 FC2 的那几年是我更新博客最频繁的顶峰。不愧是勤奋牛。

2010 年 4 月随着 FC2 被墙,顿时失去了写博的动力。当时还兴致勃勃要去摸索小语种博客,后来不了了之。最后还在 Weebly 短暂停留了几个月,硬是把一个简易网站当成博客来用。

2011 年到 2014 年,主要根据地是在豆瓣,那时正在不知疲倦地更新 Cover Project,博客则彻底荒废,化身为年更君,在豆瓣发布一年一度的封面赏与个人年鉴(代号:我-你-他-无)。

2012 年 7 月,终于下决心搭自建博客,在 GoDaddy 注册了 glennwoo.com 的域名,在 Wopus 购买了美国的虚拟主机,装了 WordPress,找九间大师复刻了之前在 FC2 上常用的模板,沿用至今。此时博客名更改为「lost in Pamplona」。刚建站的时候忙于模板微调和搬旧日志,被图片重传的工程吓退,进度缓慢。

2015 年 7 月,把域名转到 NameSilo。依然还是年更君。

2017 年 11 月,告别种种受限的虚拟空间,在 DigitalOcean 下单 1核2G 基础款 VPS,开始了代码小白的瞎折腾却不更新的网络生活。自己对照着教程将整站搬到新的服务器。后来甚至还想装各种奇怪的服务,NextCloud 装上除了同步浏览器书签好像没有用处。

2022 年 1 月,把域名转到 CloudFlare。这一年,终于把歪酷和 FC2 的旧日志搬家完毕(有取舍)。

2023 年 8 月,服务器改用 Contabo。这一年,正在努力恢复更博动力。

03

说回这次折腾,原本只是在 DigitalOcean 平台摧毁重建。原先用了好几年的系统死活无法升级到 Ubuntu 22.04,php 版本也无法切换到8.0。而用的图床系统 Chevereto 若要从 v3 升级到 v4 就必须要求 php8.0。作为一以贯之的尝新体验者,就很想升级。

但原地升级后的体验并不太好,还是 2G 内存的服务器过于低配。自己优化能力又不行,挂一个 WordPress 都要战战兢兢禁掉所有的 BadBot,要不然一旦把链接放在 Mastodon 上分分钟就让博客数据库挂掉。对不起\,建立数据库连接时出错,/对不起。

另一个迁出 DigitalOcean 的原因是,月付 12 刀我已承受不起。如果要把服务器内存提到 4G,这个价格也要翻倍。

目前的选择,Contabo 在高配低价这方面,实在无人能打。他们家的最低配是 4核8G,月付价格差不多 DigitalOcean 的一半,难以想象。哪怕搜一圈评论说 Contabo 超售严重,实际给不到这么高的性能,我也依然心动。

于是最后选择了美国西雅图线路(哪怕说不稳定),月付 7.5 欧。虽然 Contabo 上世纪古旧的直男风后台一直劝退,但姑且请让我相信这个 20 年老站能提供标志性的德国品质吧。


UPDATE: 2024-12-31 服务器搬至 NetC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