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1 09:10 5 4681 5 mins

枕边微光#019 | 曲终人散

给推理或者说侦探小说作评,总显得很困难。因为稍不小心就剧透了,而剧透就等于在谋杀小说的魅力。

选择夜深人静之时,躺在床上随文字剧场越行越远,耳机中的音乐变得无关紧要,呼吸则伴着书中人物的发声一急一缓。这自然是夸张的说法。即便再紧张刺激,移开盯着书的眼转向白晃晃的墙,也不可能看见贞子之类的玩意儿半夜来找你约会。可是,随着阅读渐入佳境,看毕全书后确是很难安睡。

曲终,且能重播;人散,亦可再会——在推理/侦探小说里,这意味着高潮的落幕。死亡几乎是家常便饭,“看,死亡的颜色”,我们执迷于犯罪现场解析、真凶指认,死亡更像是一曲前奏,一包调料。嫌疑人会陆续排清,犯罪人最后罪有应得,而受害人早早归西,尘埃落定放在结局里总有点凄凉意味。

不过这对系列小说来讲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我们有下一本再见,于是马修·斯卡德反复念叨他的出身来历及戒酒感言,于是金西·米尔虹在每本书的尾声都恭敬万分地奉上“敬呈”,于是菲利普·马洛在七本书里身体力行“硬汉”式的禁欲准则,于是哈里·博斯最初总与黑色脱不了关系在迷失、白骨、回声中晃荡,于是名侦探赫尔克里·波洛总不忘带来欢愉,于是名侦探江户川柯南总不忘喊出那句台词也不管观众是否听厌,于是我们总在死亡等候中学会把寂寂无趣变得活色生香……

安魂曲

01.jpg

小城,纽约城。

曾让劳伦斯·布洛克感慨八百万种死法的大都市,曾目睹马修·斯卡德由青年步入中年再踱向暮年的时代记录者,曾经遭受双子塔罹难的哀城。这本于2003年面市的《小城》(Small Town),恰如其分地描摹出纽约的背影,脆弱落寞,却又异常笃定即将去往何方。

布洛克没有沿用马修·斯卡德作为主角,甚至放弃了亲切的第一人称,而是在多线并行中以群像视角来俯瞰“后911”的芸芸众生。他们继续活着,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死者到租房客,从律师到前警察局长,从清洁工到酒保,从作家到出版代理人,从纹身师到画廊老板,从老好人到血手木匠,从异性恋到双性恋再到同性恋,从黑暗到《暗黑甚水》,从众多的无谓的他者到仅有的可以爱的你,小城里的人从不原地踏步,他们踏上归程,在那张硕大密织的网上乏于前行,而在中心等待着的蜘蛛或曰死亡代理人有着祥和而冷淡的面庞,他将死亡像礼物一般送出,美其名之“理想化的复仇”、“献给纽约城的事业”。

《小城》里的杀手,毫无悬念。他是个平凡人,融入平凡生活之中,成为易被人忽视的侧影。在多线推进之初,你便可觉察出他开始偏移的情绪,由爱生恨,对城市的怀念转为对外界的排离。他的内心黑化受到很强烈的外在刺激,他的求死未成带来神谕一般的指引,他披上幻想外衣,成为身体力行的“斗士”。这与马修系列的最后两本《死亡的渴望》、《繁花将尽》中的终极杀手的变态心理截然不同,《小城》里的杀手有着信仰,有着单纯并“美好”的仪式规划,他坚信只有牺牲才能拯救这座城市。

身为城市观察者的他,比那些纵情声色的享乐者更贴近纽约的内心。他避在一位女士家中翻一本叫《消失的布鲁克林》的画册,“即便是坚固的建筑物,也难保在瞬间消逝”——他把劫难的降临当成忠告,他不喜欢舆论赐予的“血手木匠”的称号,他并不把自己当作杀手,而是城市的修葺者、祭祀者。他将如烟花般散落的瓶装炸弹献给亡妻,最后的幻梦碎裂成他老朽不堪的脸,如果没被阻止,他会觉得事业圆满终于可以去见在什么地方等待多时的她了。

“911”事件的一年后,罪恶如跳蚤般刺激人们那紧绷的神经,稍微爬动便引人唏嘘。虽然在死亡面前,人亦如蚁,虽然在杀手赏赐面前,人无可逃,但生活里总会有个不请自来的清洁工,除净昨日的污垢,焕然迎接明日的再糟蹋,如此往复。

也正是灾难刺激人们对“生”的欲望,同时催发了“性”的原始本能。所以在《小城》里看到了太多令人睁大眼的场景,也自在情理,与其惶惶不可终日,不如感受极乐天堂。因嫌疑而生财的作家约翰·克雷顿与开拓性之图景的画廊老板苏珊·波玛伦斯的相处,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马修与埃莱娜的影子,这么说不够贴切,应该是马修的影子散化到《小城》里的数个人物身后,成为最富人性意味的,纽约的影子。慢慢被斜阳拉长。

纽约城,小城。

隐形人

02.jpg

吉尔伯特·阿代尔是个念旧的人。处女作《梦想家》献给了法国五月革命,电影激情处处定格青春萌动句句开花。而他转手又将时光推向更前,比电影更精彩的古典推理黄金年代——确凿一点,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时代。

《罗杰行动》(The Act Of Roger Murgatroyd, 2006)是致敬系列的第一作,显而易见,致敬阿婆的《罗杰疑案》(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1926),在标题上玩着文字游戏,在剧情上却走着八卦路线,于是有些阿婆铁杆粉丝不买账也在所难免。

在阿婆经典之作《罗杰疑案》问世80年后,《罗杰行动》还能开拓的想象空间可谓少得可怜,于是它变得轻松简单、调侃玩味。中译名掩去了一部分“真相指认”,但关键人物和关键行为还在,封面手枪上被花叶遮住的Murgatroyd也像在暗示某种神秘性。

虽然一开场就是密室,但那更像是故意挤兑约翰·迪克森·卡尔的戏谑存在。而紧跟着的是动辄自比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家伊娃德娜·蒙特的案件重述,在此之后,是各位嫌疑人的非正式陈述。雷蒙德·简特里是名爱好八卦的记者,“简”直“特”别让人心“里”生厌,他死在上校家阁楼里,几乎人人拍手称快心说罪有应得,除了上校的女儿,几乎人人都成了嫌疑人,除了被邀请过来侦查的退休警察。

简特里的八卦,成了一颗讽刺弹,把来客们都炸了个遍。《罗杰行动》在很长一段章节中几乎成了这群上流人士们的私密曝光集中报告,那些藏着掖着生怕变成丑闻的往事一一吐出来,而彼此半斤八两的形象再审视也正好是施案者想要的,一大堆嫌疑人开聚会,足够真正的凶手玩隐形。

罗杰上校在集体陈述前“特意”找警官闲聊,想开绿灯?没门。他的行为让人生疑,加上标题的暗示,难道是说罗杰上校干过什么不齿的事?嗯,天机不可泄露。

可翻完本书后,你会发现,天机在第158页的第九章末尾就已泄出。作者倒很自信大家都会把它当成玩笑话。并且接下来的第十章又给故事罩上一层迷雾,虽紧密相连,却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后面的转折上去。

诡计布局确实有限,甚至会有一种在看《名侦探柯南》的错觉,可好歹人家《名侦探柯南》多么形象生动,多么简练精悍。《罗杰行动》把重心放在对话调侃、文字幽默上,未尝不是一种技术;故作声势的语气使得非常想让阿加莎·克里斯蒂滚开吧的推理女王伊娃德娜·蒙特变得有点可怜,未尝不是一种自虐。

摇篮曲

03.jpg

迈克尔·康奈利出道不算太早,比起劳伦斯·布洛克那前后跨过30个年头的马修系列,他的哈里·博斯系列自1992年问世至今也仅有18个年头。晚辈身份带给他扎实、厚重的硬派作风,这在他的处女作《黑色回声》里可见一斑。

《血型拼图》(Blood Work, 1998)是他第二本非哈里·博斯系列之作,继续着《诗人》(The Poet, 1996)敏感而电影化的风格,却比《诗人》走得更鬼魅,更深入噩梦。

麦凯莱布的稀有血型限定了他的生存几率,他等待,等死或者等待重生。故事却不从此处开始。他一出场成为被等待的人,已经拥有了重生心脏的他已远离罪恶是非,静心修复着父亲遗留下来的船——“顺浪号”;在“顺浪号”甲板上等待他到来的短裙长腿美女,想不吸引人注意都难。

就像是命里相逢,戏剧化的浪漫总隐藏着某种杀机,大家都清楚他和她会走在一起,却静候着一波多折的来临。女人告诉麦凯莱布一个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她泪眼迷蒙,摸着他的胸,哭诉道,“你的心脏……是我妹妹的,她救了你的命。”

没有比这个场景更能形象说明“动心”的引申含义,麦凯莱布继承并跳动着她亲人的心脏,流动着死者和自己的血液,在这举手投足之际,他觉得生活开了个大洞。里面的黑暗,是作为痛恨逍遥法外者的退休调查局侦探的自己无法回避的,也诱使着他探头窥视。一切因此开始。

不管是后来的往前心脏移植回顾,还是再后来的个人侦查生涯的一览,仅作为背景补充,麦凯莱布开始平凡的线索整理、追查,并没有惊心动魄的血案或者一幕接一幕的不可能犯罪,只在一遍遍重播监控录像中,他挖掘出当时被忽视的细节,而众多细节汇聚到最后,便成为让人浮想悚然的凶杀现场真实再现。而最早的背景回顾也成为一种氛围烘托,是迈克尔·康奈利对细节掌控功力之强的最佳证明。

《血型拼图》入戏慢的问题无疑是由它平凡视角、琐碎记述造成的,除去一开篇浪漫男女相遇镜头,它陷入平乏的看似无尽却紧贴真实的侦查之中。在越来越多的细节攒聚在一起的中段,它变得扣人心弦,可也还不是那么波折万分,只是让人有种挂念,想知道继续下去会有什么变化。在后段的高潮处,全篇关键点聚集在一处,令你不断重新回视故事及人物、不断重新拼接情节对号入座、不断重新回味如电影一幕幕闪回的片断,背后阴森,作祟者回眸一笑,在书中又消除自我。

追踪与反追踪在这里仿若对倒,反追踪者轻松得意,他主动献上大礼,“她的心脏是我送你的情人节礼物”,贴心,甜蜜。他甚至大肆宣告占有了麦凯莱布的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呼吸,仿佛还能听见一个诡异的笑声,永远,回荡。

作为礼物的接收方,重生后的麦凯莱布和这位“特殊情人”的亲密关系大概都不会被轻易破坏了,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

嫌疑人

04.jpg

苏·格拉夫顿的“字母系列”持续了27年后终于开始倒计时,在2009年出到了“U”,可真不容易。中文译本目前出到第五本,离赶上写作进度还很遥远,好在全系列完结还有几年,于是可以耐心等待。

《E:证据》("E" is for Evidence, 1988)一开始就很快将涉案嫌疑指向女侦探金西·米尔虹,匪夷所思的保险欺诈案调查牵扯出匪夷所思的当年同学家族往事,还有匪夷所思的浪荡前夫骤然现身,一切如麻花大卷一般,跳入油锅里发出滋溜溜的声响。

更匪夷所思的是,定时炸弹的爆破接二连三好似电影特效那样极具视觉震撼,像礼花那般,提前欢庆一场永远不可到来的派对。一切回想,对往者的追记,都在新年那刻暂停。

往事不堪回首,秘密不可言说。如果真的做到不回首不言说,那么一切矛盾摩擦都消失得一干二净,家庭和睦,情侣恩爱,那么犯罪?至少家庭犯罪会减少很多。《E:证据》所喻示的却是“消除证据”,天下却不会太平,得失平衡被打破,事态只会愈演愈烈,于是爆破变得诡异,拆东墙补西墙变得毫无意义。坦然面对过去,只是说起来容易,对于习惯性心虚者而言,时间并不会抚平他们,而只会让那伤疤越揭越深,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就开始跳脚,撕去平日里道貌岸然的面孔。摇身一变,成为玩火自焚大魔王。

在金西·米尔虹的冷静旁观下,这种人要能学会她那种享受孤独的心态,大概会好很多。可她这种生活方式不是万能的,她是一个人,很纯粹。远离社交网络,只纠结于案件纷杂中。一旦指出真相,便即刻抽身退出。干净,利落,果断。

就连那不要脸的前夫也不会再激起她的半点爱意。

这样的金西·米尔虹不愧为硬派侦探的称号,撇开她的性别,撇开连她自己都抱怨性别导致的蹲点不便的缺憾,她完全有着那些硬汉侦探的特质,可与雷蒙德·钱德勒笔下的菲利普·马洛、迈克尔·康奈利笔下的哈里·博斯相媲美。

《E:证据》保持了“字母系列”一贯作风,平铺直叙,不拖泥带水,高潮倏然而至,故事戛然而止。留着大量的空白。

这也与金西·米尔虹的人物形象息息相关,她克制、谨慎,她是作者苏·格拉夫顿的精神代言人,两者同时将重心转向案件本身,而非个人情绪。随着苏·格拉夫顿笔力愈加劲道,金西这个人物也越发成熟迷人,这正是看系列作品最大的幸福,陪主角一起成长,沉浸在他或她的世界里,一起惩恶追凶,感受高潮之中的淋漓,感受句号之后的余韵。

Today in History

2012  •  枕边微光#032 | 一个人的旅行

2011  •  枕边微光#021 | 夜曲,挽歌

2009  •  他睡眼惺忪

2007  •  我爱你们,走一步算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