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6 16:33 5 4219 5 mins

枕边微光#010 | 爱欲别离

恨牌局

loveless201.jpg

现在说起埃勒里·奎因的名字,几乎意味着“传奇”、“经典”或者“推理大师”。不过,赞誉过度容易产生反效果,一本挂上名牌又携有莫名噱头的推理小说,无非想极力劝说读者“买我回家吧”,殊不知先入为主的广告语将“买我回家就告诉你答案”的这个答案衬托为无厘头的脑筋急转弯:“最普通的扑克牌演绎最不寻常的谋杀。”

埃勒里·奎因并不是一个人(这里并不是说他是幽灵或者能说会道的猴子,而是说他并不是现实存在的人);埃勒里·奎因是一个人,也是两个人(前者指“埃勒里·奎因”作为小说人物是一个侦探的存在,后者指它作为作者,是一对表兄弟曼弗雷德·班宁顿·李和弗雷德里克·丹奈合用的笔名)。跳过这段绕口的简介,你只需要知道,埃勒里·奎因在书里是一个人在书外是两个人就够了。

《红桃4》作为埃勒里·奎因第二时期的作品,显得非常不“奎因”。这也不算贬低这部作品,毕竟奎因在第一时期“国别”系列将他们的起点垒得像座高山,又弄了些诸如“挑战读者”的漂亮桥段将作品搭得个性十足,对于苛刻的读者来说,惊艳的登场需要更令人窒息的演绎,《红桃4》只能算个凑数的花瓶,它有还不错的流畅度,却缺乏以往那些扎实的逻辑推理以及随推理而带来的快感。考虑到该作品的背景,不得不承认这是埃勒里·奎因的好莱坞水准之作,似乎有点掉价。

单挑出书中爱情这一茬,倒是让人看得赏心悦目,有什么比欢喜冤家更折腾更具喜感的呢?一对传奇男女的罗曼史,只留下个反目成仇的残局,残局中他的儿子和她的女儿也对彼此怀有深深的敌意,而这恨,源于他们的血肉还是骨子里的爱,我想没人会计较,就好像小伙子和小姑娘那些装腔作势的对骂场景那样,并没有谁会认真挖掘他们言语中的虚伪与不忠,毕竟对他们来说这就好像游戏一样,依次序出牌,牌总会出完,出完了还有下一轮,乐此不疲;对于他们之外的观众来说,这两位好莱坞明星的恶言相向就像现实戏剧一样富有看点,观众只求消遣,谁会去关心表演中的真情实感或者虚情假意?于是,《红桃4》就像是两男两女的爱情闹剧一般,空气中荡漾着突兀而又决绝的言辞,戏剧失真感却让故事变得轻松易读,近在身后的谋杀也让人毫不紧张,从头到尾读者就如同勒里·奎因(侦探)那般身在事外,说到底,这也算是埃勒里·奎因(作者)的一点失败,他用过于传奇的故事内核与浮光掠影的描绘手法将读者拒之门外,里面则是象征着好莱坞趣味的游乐标准。

“黑桃J与黑桃7是死敌,梅花9象征着死亡的威胁;而黑桃A和红桃4则意味着……”省略号总是无忧无虑的却又十分欠扁的混蛋,放、放松一点,《红桃4》有着如此消遣的爱情故事和好莱坞骗局,还要求什么呢?要找精彩的推理辩驳或深邃的哲学探讨,那么奉劝你去读奎因的“悲剧”系列。

望孤岛

loveless202.jpg

作为前辈,《鲁滨孙漂流记》比较遗憾的一点是没有揭示人在荒岛上所面临的欲之窘境,“星期五”先生的出现又毫不留情地把荒淫想象留给了禁忌,这是多么无奈却又前卫的一笔呀;手头这本《杜鹃岛上的爱与幻想》则填补了当年丹尼尔·笛福不知出于羞涩还是保守所留下的空白,将欲望排在生存之后,真可谓温饱思淫欲,自然,这欲望的代表是一个男人。

由于暴风雨,男人所在的旅游船不幸落难,他奋力向这座杜鹃岛游去,昏厥之后为自己存活而庆幸,更欣喜的是发现一具女性躯体就躺在不远处。虽疑似尸体,男人还是用亲昵的人工呼吸试图抢救,女人活了下来。接下来是类似亚当夏娃的伊甸园荒岛生活,在远离人群与文明的杜鹃岛上享受无污染的绿色滋润是幸福了点,在温暖平和之下肉体却也开始蠢蠢欲动,看得见却得不到对于男人来说十分痛苦。

连遭女人三番两次的拒绝,男人很无奈,也只好将自身欲望用手克制下来,表面上看去尽是绅士的言辞与行为,内心的禽兽满地翻滚景象早已跃然纸上。然后,将远行作为发泄的一种方式也变得合情合理,俗话说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男人在此处抑郁无解,当然要另找别处解放一下吧?这个解放所带来的是一个年轻的乐园——另一个获救的少女。男人对少女说,跟我走吧。少女问,如果有了孩子你会娶我吗?

后来的事可以略去了,作者给男人开了个玩笑,也可以说是现代文明在他身上留下的枷锁,结扎手术令他无法生育。而在此,欲望因与繁衍脱离而显得纯粹。虽然纯粹,好像是为满足欲望而发泄,但男人并非不负责任,他会给出承诺,并在控制范围内皆以礼相待,不乏真情。

小说中后段的发展开始向寓言体靠拢,杜鹃岛并不是彻底的荒岛,它只是处于海岬中的一部分,向深处行进,还有部落村庄甚至城镇的存在。有原著民,岛上更多的都是类似于主人公这样落难于此的来自外部世界的人们,他们把文明带到了杜鹃岛,并发展出一种与外部世界截然不同的乌托邦社会。

如果说前半部,这位叫休伯特的男主人公从头到脚都在追求肉体之欲的话,到后来他已走向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之路。好歹在人与人的思想撞击中,个人的欲念已经微不足道。所以反观登场时性急如猴子的休伯特是挺“男人”的,到了大圆满结局时他已经进化成“人”了,这算不算一种隐性悲哀?

来烦我

loveless203.jpg

“芭娜娜热”(或称“香蕉热”)已经差不多要过去了,这本《N·P》才姗姗上市。温热的触感,好似夏日将逝时的晚风。吉本芭娜娜这本长篇处女作给我的印象一直很暧昧,就好像季节尚不分明所带来的穿衣不适感,也好比这个引人遐思的简洁标题所带来的间隔意味——民间说法这会是一本有关滥交的派对小说,可恰恰相反,《N·P》清冷有如寡欲的女子,着装干净,却给你一种她即将出门远行的错觉,其实她哪里也不去,看海也仅为偶然之行。

“N·P”,是书中一本小说集的名字,可惜写书的人已逝;也有本来的意义,North Point的缩写,一首“非常忧伤的曲子”。既然已经引出这个词来,正好可以评价一下吉本芭娜娜的调调:一半忧伤一半治愈,还有死亡的预感如影随形。

非常适合寂寞的人捧在手里,就像一杯陪伴的咖啡,说得仿佛很小资,可确切说来这类莫名的伤感关小资什么事。在《N·P》里,伤感是一种气质,挂在脸上,行走在人群里,撞撞跌跌就又遇见了另一位伤感。可以说,这本处女作可以窥见吉本芭娜娜女士一切标签化元素的雏形,诸如隐秘而难以昭示的恋情、多角却又羁绊不清的关系、独立且相依为命的亲情、仿若世外的绮丽幻觉以及来自黑暗深邃的死亡预感。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般或那般的预感总会变成惯性,一种对生存如饥似渴又习以为常的原动力。因为明白忧伤如季节变更,所以开始任凭它如风拂面,从东到西,从寒冷凄厉的雨夜到沉闷难耐的午后。《N·P》里的人物无疑是善于此道的棋子,他们立在棋局内注视着无常,命运仿佛变得很随意,生命终结是因为感悟到了最悲的情感,自杀终结又因感受到了最强烈的却是来自他人的求生渴望,至于那不容于常理的禁忌之恋则是收到一个新生命的警报而趋向分离。

好像没什么可控制,也没什么可供他们来控制。三四个人构成的氛围是异常危险却又奇妙融洽,要是时间可以在相遇中停滞,夏日可以在离去后重来,那样就不会产生别离与更忧伤的伤感。

但依照芭娜娜的想法,正是伤感为我们的伤口疗伤,这是一种不可抗力,它让人成长,亦促使着人向死亡望去,即便是错觉一瞥,也能感受到那种包容一切的平静。书中因为翻译《N·P》有关父女之恋的第九十八篇小说而自杀身亡的年轻翻译家庄司,已经化为异世界的魂灵,它总会令某人思念,也令人因思念而作噩梦,又因梦醒而伤怀。这已算幸福的彼岸了。此岸的你会不会忍心说一声“别来烦我”?

你远点

loveless204.jpg

噱头十足的《丑闻笔记》原小说在同名电影的炒作下显得有点落寞,这并不是说它不够出色,而是在视觉观赏上文字的留白特征本就输于影像的模拟效果,小说不够刺激这是可想而知,但它在人物内心的深层挖掘远胜于电影,这种延绵不绝的艺术感染性算是文字比较无敌的一面。拿《丑闻笔记》为说,身处故事叙述者的老处女将内心之门轻微开启,其间的酸楚、欣喜、静默、包容、偏执、独占欲等等就一涌而出,阅读此书的人随着她的思绪起伏而经受感染,却不太关心故事的走向,你很难猜到老人家的下一个想法,意识攒动随性而至,絮絮叨叨的老太婆口吻往往沉迷于小细节里而忽视了实质内容,不过这位芭芭拉女士做得还算不错,很好很幽默。

是那种令你笑不出来的无语冷幽默,而出于对老人的天然礼貌也不得不对此种幽默保持敬意:对这种孤家寡人自讨欢心的碎碎念我们总不能哈哈大笑或者拍大腿支持吧?那么就当听睡前故事伴你我入睡,然而,这个睡前故事显得太过刺激,不不,对于时下的少年来说这已经不是什么新玩意啦——不就是老少恋嘛,调换性别,早有《洛丽塔》与亨·亨大叔为我们上课,或者维持此模式,也有《教室别恋》这个范本可供秘密观赏。

江国香织早些年也写过一本叫《东京塔》的书,里面的男孩要比《丑闻笔记》涉及的少年大个三四岁,不过那部温情淡然的小说完全不具备批判性,它只是揭示当下社会的一个异面,让人以平常心去看待罢了。来看《丑闻笔记》,它就产生多重意义的批判性,首先,这是以一个旁观者视角记述的有关师生不伦恋的备案呈词,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它最终沦为另一场纷争与自白的道具;其次,老处女写的这份笔记从头到尾夹杂了太多的主观情绪,这差不多就成了自我剖析,不过它足够逗乐读者;再次,这份笔记的最终作用还是出于一个最自私的目的,算是一份爱的个人证明,芭芭拉女士在纸上留下了此生中最为看重的情感记录,对于不久于人世又抱有强烈偏执的她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所以即便笔记被发现,当属于她一个人的丑闻被曝于日光下,芭芭拉照样面不改色地沉着应对,这已经足够令人尊敬的。

起码相对于与男学生交欢的希芭,芭芭拉还什么也没有侵犯,这一沓笔记充其量也就够烧一缕轻烟,根本带来不了多大惊变。

但在因爱之伤痛和媒体抨击还未回过神的希芭看来,没有比这份笔记更令她感到惊悚的了,其一这是类似于媒体的有关她之丑闻的报告,其二来自熟悉朋友的情感表露更容易令她回想起不久前经受的折磨。被各种折磨弄得疲累的希芭变得有点游离,有趣的是,芭芭拉老人家将最终野心留在了小说最后一句:

“到现在,她已经了解,不要离开我太远。”但让我们揣测一下希芭的想法肯定是“离你越远越好”,可惜由于丑闻她早已举目无亲,不得不留在笔记主人身边。

至于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男孩差不多像个路人一样背离了她,正如希芭自己所感受到的,爱就是双方营造的一个幻觉,幻觉一结束,一切都烟消云散。芭芭拉老人家就觉得这话说得疯狂、让人提心吊胆,是的,对于单方面的恋情书写者,幻觉永远持续下去永远不被另一方揭破才是最好的事。

@ the last day of 2008

Today in History

2010  •  日行一花痴,抽烟男

2008  •  噗的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