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9 10:22 4 3427 4 mins

枕边微光#033 | 亲吻与诉说

Kiss,一种亲密行为,可跨种族接触,随着用力及技巧不同,可绽放不同形状的花之印记。Tell,一种交流行为,可口若悬河亦可缄默不语,随着信息强度及讲述口吻的变化,将带给讲述者与聆听者不同程度的情绪高潮。Kiss & Tell,阿兰·德波顿的爱情小说,他跟她的浪漫邂逅与心灵漫谈;Kiss & Tell,普世通用的问候方式,抛除杂念,摒弃偏见,将我很好你好吗的温暖传递给眼前人。也许在部分世人眼里,同性恋者的亲密行为多少有些奇怪,于是“酷儿”(Queer)一词变成了他们的代名词,但说到底,爱并不局限,性别也没那么重要,在理想社会中,一切奇怪皆为常态。

灵与肉

01a.jpg

一点臆想

普鲁斯特被人阅读,被人研究,也被人臆想。

多么隐秘的私生活都能变成风花雪月的再叙述。大部头《追忆逝水年华》进行到第四部《索都梅和戈默勒》时,终于铺开了关于同性恋的篇章。于是更多猜测变成了假定,普鲁斯特本人的同性恋取向也与其个人习性联结到一块。从小体弱多病,晚年哮喘缠身,普鲁斯特能足不出户在卧室书写,也能在文学沙龙上侃侃而谈。说到他爱慕男色,那也只是传闻,他从未公开表达过此方面爱好,并不像王尔德那么招摇。

所以被誉为自传的《追忆逝水年华》似乎成了走进普鲁斯特内心的入口,那位翩翩潇洒的男爵也被视为他的影子。这几乎成了世人对普鲁斯特的既定印象。然而也许真实情况有太大偏差,他是招过妓,他对男对女都很温柔,他孤老终生并非找不到伴,而只是没找到合适的。也许普鲁斯特觉得一个人生活才是生活,孤独无所谓陪伴。

普鲁斯特问卷闻名于世,那是对个人价值观世界观的扪心自问。阿兰·德波顿以一本《拥抱逝水年华》试图轻松阐明《追忆逝水年华》的世界。那么多人书写普鲁斯特,翻译普鲁斯特,而这种对大师的仰望估计长久都不会中断。菲利普·贝松毫无疑问是其中一人。

一份报告

《由于男人都不在了》有个很怨情的名字,其实男人们都在,而这也是关于男人的故事。从一开始,章节名“肉体的奉献”、“肉体的分离”到“肉体的消陨”将整体故事框架表达得再清晰不过。这是一个爱恋故事,也是最终遭遇死亡的悲情故事。标题上呈现的是主线:肉,花季少年与青年士兵的青春碰撞,他们在夜里相遇、拥抱,少年沉默,士兵诉说。

但小说却是从副线开始:灵,少年走进文学大师的私人社交圈,两人有着灵魂上的契合,彼此掏心置腹,进行成人间的智慧游戏。在这里,大师叙说,少年时有应答。

于是从一开始故事就很狗血,少年白天见大师晚上见爱人,灵魂的交往与肉体的交往并行不悖。没有任何矛盾不安,没有任何谎言欺瞒,只有沉默,只有彼此的吸引。如此短暂数日,士兵再上战场,大师出门远行。故事几乎就要结束了。少年经历的一切,千言万语归结到一个字——爱。

是的,“时间既在我们的身后,亦在我们的前方。温柔破碎了。”近乎永别的分离让整个青春都哭了,只祈求那一刻的温存能成为永远,永远铭记对方凝望的浓烈。

在“肉体的奉献”结尾处,少年以总结陈词的口吻点明这一章的核心,这是关于阿蒂尔·瓦莱斯和樊尚·德·雷图瓦的爱情故事。随后的第二章“肉体的分离”,文体上从原本的独白体转变为书信体,大师和士兵都不在身边,但少年却在了解彼此内心的层面更近了一步。原本在士兵面前沉默少语的少年在信里的热情让人震惊,这种外冷内热也并不奇怪,是距离把彼此内心的距离拉近了。而随着书信的推进,少年也向大师坦言了自己的恋情,此时的大师就顿时化身为长辈(而非那个少年的爱慕者)对其进行了人生指导,种种劝解话语间仿佛能闻到唏嘘之声。

士兵的战死是早已预见的。而第三章“肉体的消陨”所告白而出的真相,却不免有点狗血上再撒狗血的多余之举,虽然这使得整个故事从巧合上有了解释、进一步加强了人物间的联系。就像一场爆炸,那些无与伦比的幸福时光仿若昨日,如今一切纷繁都成空白,一切喧嚣都是寂静。除了追忆美好之外,只剩逃避。于是,少年就像每个受到强烈震惊的人那样“对不起请给我一点时间一点空间一个人清静清静”地离开了。旧世界不再梦幻,新世界不乏冒险。由于男人都不在了,由于灵与肉依存,没了对方都活不下,所以少年对男人也已无望。真像刺破童话的一声屁响。

菲利普·贝松让人称赞的地方不仅在于将普鲁斯特还原得足够真实,还在于意识流手法娴熟运用使得情感宣泄得恰到好处,不过分腻味也无关生硬,那些柔情蜜意的内心话语也许让人晕头转向,你来我往的视角切换也会带来些许不便,但总体而言,细腻、敏感、温情十足的心理把握让这个早已滥情的世俗故事变得丰润饱满。

逝与存

022781582cb73fa94b.jpg

关于电影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从电影《单身男子》(A Single Man, 2009)了解到小说原作者——克里斯多福·艾什伍德,这个上世纪的美国小说家著作颇丰,却从未在国内大热过。

Tom Ford以其时装设计师的审美将电影打磨得美轮美奂,光影色调变幻衬托心境纠结之流转,吸口气,美色尽在眼前,呼出来的全是惆怅杂绪。电影配乐和演员表演可谓上乘,就连已趋衰老的Colin Firth在Tom大叔的镜头里都显得儒雅帅气起来。但电影有个致命问题,它被打磨得太精致了,太圆润了,反而少了一丝真实气息。

这点在没阅读小说前是察觉不到的。小说更强调“日常化”,通篇贯穿的是一个孤老男人的观察情绪,他的一天生活并无出彩之处,而正是此种平淡无奇让绵延的心理刻画变得耐人寻味。电影则一如既往地添加了诸多戏剧化元素,影像技法的成熟使得整个故事承接流畅,导演个人取向因素带来的“卖肉”镜头也更吸引观众眼球。这些改变都在可接受范围内,然而在华美的画面下,那个男人对往事纠缠不休所导致的悲凉心境能否真的传递得足够深切,真很难说清。

抛开这个难以表现的“心理”,电影算是把握住了小说的精髓,以99分钟的时间还原了一个单身男人的纷繁一天,有个颇为惊艳的开场,雪地里的撞车现场强于小说本身并未点明的实况,有个黯然神伤的结尾,Colin Firth在黑暗中隐去,比小说原本晦涩不明的段落更好理解。

Tom Ford在采访说直到四十五岁左右重新阅读小说,才领会到其精神内核。年岁上的接近,使他与小说主人公的距离也随之缩小。而促使这部电影的诞生,不乏Tom大叔的自恋因素,也正是这点自恋,让电影变得好看起来。

关于小说

小说自身的格局并不大,仅在于一天之内竭力呈现一名痛失爱人的文学教授的日常生活。美妙的是,《单身》首尾呼应同出一气——都很晦涩。曾被认为难以精确表达的首句,“Waking up, begins with saying AM and NOW.”在这个译本中被译成了“能说出现在和在,才算醒过来。”(其中“现在”和“在”为粗体。)

顺延下去是几大段玄乎无比的关于“这里”与“现在”的存在探讨,通俗一点,小说开头描绘了一个灵魂出窍的意识对本体的观察。直到这个意识清醒认出这个肉身,而这个肉身也洗漱着装完毕,这个人的存在才算完整。那么快进到小说结尾,则是反向的观照:意识如退潮般远离躯体,直到完全认不出。不过又近乎玩笑般添加了几种“假设”,正是这些假设让结局变得暧昧起来。

突出意识的“逝与存”,是整部小说的特色之一。比如教授“假人”般驾车上班,比如一边无比贪恋地察看年轻肉体一边万分自如地与助手谈天说地,意识神游几乎无处不在,仿佛本我意识能随时跳出肉身随性妄为,同时保持一个傀儡意识留存在肉身里以维持日常交际。

这种出游行为在了解过背景就很好理解,这是一个失去爱人的中年男人,衰老与孤单一同逼近,他在犹如不在,已非完人。当然也可以说他逃避,意识徘徊在迷离不知往返之境,也由此保护自己。毕竟那份伤痛并不会一挥即去,永不停止的日常生活扑面而来,这孤单一人浑浑噩噩度日,麻木反而快乐。

教授其实很清醒,他靠着意识替身全然无碍地应对着一切,上课、交谈、饮酒、夜泳,还能正儿八经地对学生说教,也能抑制住自身欲念,一切都跟其他人并无两样。但实际上,只有他明白什么缺失了,那个空洞无法被填上,无法被忽视。他每天带着这空洞行走,每晚审视却求不到任何答案。

本应陪伴彼此孤独的伴侣走了,这个独自抗击孤独的落单者还在。事情屡见不鲜,爱恨离合让每个结束变成下一个开始,世界继续不停运转。只有人心的改变而已,变化不过如此。

《单身》的耐人寻味之处不仅在于它把心理描述得如此细腻真实,还在于它并未过分侧重同性恋这一弱势群体,而是将之作为一个社会常态来讲述。书中的乔治没有过多回想吉姆生前的故事,在适当时候将一些琐事不偏不倚插入当下,这一点更能触动人。乔治也从未提及对吉姆的爱,而这份爱不轻不重地砸在读者的心底,是那么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