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2 00:45 1 2880 4 mins

枕边微光#049 | 嬉闹与博弈

一边是充满无限未来可能性的学校,少年们在嬉闹中成长,在不正经中做出改变人生的选择;另一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爱情棋局,在充满限制的视角叙述中,每个人都竭尽一切地表达自己最充沛的爱。其实两边都是在封闭中寻找出口,一时困于其中,却总能抵达最正确、至少看起来正确的终站。

奇趣学校

1409-01.jpg

生前失意,死后重焕生机,这种情况大概可以完美形容理查德·耶茨的写作。在《好学校》扉页引用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话——“把你的椅子拖到悬崖边,那样我才会讲故事给你听。”理查德·耶茨并不知道在后世自己会被列入与菲茨杰拉德、海明威同等重要的三大小说家。

好学校,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虚构的预备私立男子学校,全校仅有一百二十五名学生,他们的大部分出路便是参军出国打战。由一名对父亲(理想男性形象)抱有美好幻想的有钱老太太出资打造了这所专门培养未来完美男性的学校,招募了一批同样具有理想抱负的教师,到处宣传招揽学生,校长竟不惜以学费打折来吸收新生,还真是一所好学校。

然而一切都是理想中的状态,“好学校”这一标题更浓厚的意义在反讽。战时的教育环境全然为军队服务,所谓的理想教师各有各的纠结困境,看似无忧的学生却按照年龄体型划分出群体等级,他们嬉闹,他们在欺负与关爱、亲近与疏离之中成长,学生们对未来拥有极为明媚的憧憬,但未来却以昏暗的姿势降临,这无疑为《好学校》的悲伤底子更添一笔暗色。

从扉页的献词到序言里的有关父亲工作状态的假想,《好学校》染上浓浓的自传色彩,最初登场的“我”(亦即后来的格罗夫)就像是理查德·耶茨的情感化身,在平淡真实的叙述中把对父亲的思念一点一滴地投射在那些日常琐碎之上。小说中出现了好几次涉及父亲的地方,比如之前提到的老太太为纪念父亲而办学校,后来格罗夫的父亲来校探访以及没隔多久便逝世了。在斟酌前程与积极寻求他人认同的摇摆期间,格罗夫依稀想起父亲的形象,这仿佛是对整个人生的长久叹息,是不完美造就了一切,是失败推进着向前行,小说结尾所出现的呼应正是此理:“我可能一直会在内心深处问我父亲这样的问题,在我失败的时候,我寻找着他的爱,在我在意他的爱的时候,我没有找到它;不过所有的一切——就像以前常常有人强求他演唱《少年丹尼》一样,他会后退一步,微微摇手表示拒绝,脸上同时出现微笑和皱眉的表情——所有的一切都已成往事。”

抽去父亲这一条情感主线,《好学校》大部分时候是非常欢愉,甚至有点闹腾。交代背景的序之后,很快就进入走马观花式的群像讲述,个性鲜明的学生一个个登场,各藏秘密的老师一个个亮相,颇有种去中心化的意味,没有足够明显的主角,只剩下对话和情节,而且是非常有趣、甚至吸引人眼球的细节,男校的真实大门在此打开,即便从未体验过的读者也会觉得这种生活就在自己身边。叙述的真实性一向是理查德·耶茨的特色之一,他非常擅长在琐碎中找到亲近你、让你引发同感的那些闪光点,有些很奇怪,有些却莫名令人伤感,但不管怎样,他总会以最温柔的方式为你呈上,这便是耶茨小说容易让人浅入深出的上瘾缘故。

骨牌游戏

1409-02.jpg

看透一切,说烦了爱,书名仿佛影射着一种心态,被爱所困、被无爱纠结的人们跳出格局重新审视自身,以及他人关系,颇有一种亲手创建迷宫再困在其中的无奈感。说白了,《说烦了爱》是现代法式爱情的最佳范本,浪漫、纠葛、一见倾心、躲闪游戏……两性关系中所能遇见的桥段全在此碰撞与跳切。诚如引子所言,“凡是不想或不欲再听爱情故事的人可以合上此书”,尽管流露出“厌烦”情绪,但那是身在爱中的人所独有的骄纵感,从头至尾,爱的主题从未缺席过,以“爱情手册”命名此书也毫不为过。

标题烂俗,梗概也让人觉得不过是一本寻常的爱情小说,但实际上本书暗藏了太多玄机。首先,作者埃尔维·勒泰列是法国文学团体“潜在文学工场”的成员,1960年创立的“潜在文学工场”的另一个名字是“乌力波”,这是一个由文学家和数学家组建的松散的国际团体,乌力波成员定期聚会探讨,剖析现有文学作品,挖掘现存作品中再创造的潜在可能性,从而制定出新的规则并尝试新的文本结构和技巧。他们的一个重要概念便是“限制”,这几乎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自发挑战。在“潜在文学工场”成员中最有名的当属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和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前者的《命运交错的城堡》和后者的《消失》都是“乌力波”的代表作。回到本书作者埃尔维·勒泰列,他充分利用了“限制”概念,将所有章节、所有人物登场全盘借用阿布哈兹骨牌游戏的牌局情况,通篇结构严谨明快,大量对话与情节转换让节奏推进非常之快,短小的章节、来回转换的人物视角、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更添一份电影画面感。

其次,两位男性主要人物——心理分析师托马斯和作家伊夫主要是跟语言打交道,而两位女性主要人物——律师露易丝和精神病科医生安娜更侧重与人打交道,小说以安娜来到托马斯的诊所倾诉拉开帷幕,两条看似毫无关联与类同性的人生爱情线在此交汇。从某种意义上,“说烦了爱”是安娜每周定期的倾诉所引申而出的总结陈词,也像是托马斯在倾听之余的有感而发,安娜与眼科医生斯坦已结婚生子,露易丝跟语言学教授罗曼也过着波澜不惊的婚后生活,但就像是平凡终究抵不过偶然激情,她们分别奔向了真正吸引自己的爱情,结果是好是坏并不在顾虑考究之内。《说烦了爱》也无意摆出道德批判的架子,而重在描绘一出当代特色的爱情风俗画,六个视角人物像是各自独立的发声个体,他们相遇、交错、追随、分离,他们在这一盘无形的爱情棋局间走步、博弈,他们跟从内心所欲,做出自主选择,在一段时间内走到不同的驿站,故事暂且告一段落。像皆大欢喜、从此幸福生活在一起这一类老生常谈的落幕从来不是作者要关心的内容。

最后,书中所出现的有趣表现形式非常抢眼。比如露易丝在一场关于“女看门人为什么待在楼梯后面呢?”的辩论赛中用非常戏剧化的讲述方式把整个陪审团带回感同身受、悲恸万分的过去,在整个讲述阶段通篇短句、句末无标点,等同于现场的停顿换气。比如伊夫关于“外来者状况”的78则词条演讲带来了全书排版最具美感的几页篇章:左侧是伊夫的演讲正文,每则词条都涉及到“外来者”这一词眼,拥有众多诸如“局外人”(Outsider)、“外国人”(Foreigner)、“陌生人”(Stranger)、“外星人”(Alien)的引申义,右侧是特意前来围观伊夫的斯坦充满妒意与恨意的无标点心理独白,左右两侧并不是同步开始也不是同步结束,斯坦在词条62时退场,错过了伊夫最后借“外来者”向坐于观众席中的安娜的深情表白。再比如,作家伊夫在恋情趋近终结时以第二人称写就的书中书《有关安娜·斯坦的四十个回忆》,打乱时空顺序,更私人化的情感写照。

抛开伊夫这个作家身份,他带出了很多真实或虚构的梗。《说烦了爱》在很多地方经意或不经意地提到一些可能被人忽视的事实,比如同为“潜在文学工场”的雷蒙·格诺所著的小说《文体练习》用99种不同方式将同一故事叙述了99遍,比如藏在脚注里的“取舍”冷笑话。另外,表格、清单、演讲、剪报、电邮、照片这些文本之外的表现手法让这部小书变得更加生动,人物变来变去,故事说了又说,不过是爱的讲述。

Today in History

2009  •  目标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