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7 02:42 1 2941 4 mins

封面赏 | 疯狂的石头

在二维世界里,正方形和圆可以称王称后。到了三维世界,拥有六面正方形的立方体复制又叠加,足以创建一个非常宏伟的城堡。在游戏《我的世界》中,立方体是细胞单位,也是令造物者想象疯狂开花结果的建筑石块。而在游戏《Fez》里,立方体是跳跃观光沿途的一块黄色糕点,吸引着你继续前进和探索,在这个二维与三维自由切换、彼此渗透的世界里,立方体是脚下的基石,是神秘的阶梯,因为谁也不曾想到过多彩六面体是来自哪个神秘次元。立方体,规矩工整,在专辑封面上却像潘多拉的盒子,散发着异样的光彩。

01

cube-01.md.jpg

Pansophical Cataract [2012]
by Man Forever

Dan Schechter 为 Man Forever 新作《Pansophical Cataract》所设计的封面在疯狂的实验音乐面前显得格外厚重、克制,朱红的背景甚至带来一点诡异。好在那宛如天降陨石的不规则立方体的灰色调镇住了一切,就像力压纷乱声音的鼓音那般,是一切混沌的坐镇之石。这幅立体感十足的专辑封面与 Man Forever 那充满美感的抽象音乐很是契合,它传递出了重量、信念、宇宙等信息。

02

cube-02.md.jpg

The Big Romance [2001]
by David Kitt

爱尔兰唱作人 David Kitt 迄今为止共发布了六张专辑,大胆融合不同风格不同元素是他最主要的特色。2001 年的这张《The Big Romance》是一张重要的风格转型专辑,将轻柔的民谣唱词混搭上舞曲、说唱,开拓了电子民谣的音乐新领域,被《Hotpress》杂志选入“31张最佳爱尔兰唱片”盘点。在 Robert Parkinson 所设计的封面上,凹凸有致、大小嵌套的立方正是此种混搭音乐的最好肖像。

03

cube-03.jpg

Replicants [1995]
by Replicants

Replicants 是典型的玩票型乐队,名字取自 replicate(复制),他们的使命也正是复制,推出了仅有的一张专辑《Replicants》,收录11首翻唱自70、80年代经典摇滚歌曲的“复制”作品,美其名曰“致敬乐队”的“致敬专辑”。毫无意外地,乐队成员在这张专辑发行后的第二年就各奔前程了。说到专辑封面,Replicants 倒很有诚意,除了这幅纸箱子的简约摄影作品,还有另一款十分精细的山水插画封面。

04

cube-04.md.jpg

Miditerranean Pads [1990]
by Klaus Schulze

高产的德国电子音乐人 Klaus Schulze 代表作无数,画家毕加索有不同的创作时期,Klaus Schulze 也如此。经过相对繁荣的 70、80 年代后,90 年代是他的“采样”时期,这期间的音乐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略显无趣,质量参差不齐,也不乏一些有趣的声音,比如刺耳的鸟叫和女性的呻吟。《Miditerranean Pads》作为一张年代交接之作,其实验性大于音乐性也自在情理之中。Peeti Unglaub 所设计的封面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两相交杂的错乱感,黑与灰、平面与立体、荒谬与真实的对应也正是采样融入音乐的鲜活写照。

05

cube-05.jpg

End of Illusion [1982]
by Anders Helmerson

诚如其名,瑞典音乐人 Anders Helmerson 的首张作品《End of Illusion》是对幻觉的终结,固定的立方,渐变的色彩,膨胀的球体,几近透视的结构,封面设计极具侵略性。该张专辑曾多次再版,其中一款封面将所有的彩色圆点换成了灰、褐、白色,如同从彩色幻梦遁入黑白梦境。Anders Helmerson 目前在伦敦发展,他的最近一张专辑是 2010年 跟 Marco Minnemann 及 Bryan Beller 合作的《Triple Ripple》。

06

cube-06.md.jpgcube-06B.md.jpg

Shoot Out at the Fantasy Factory [1973]
by Traffic

英国摇滚乐队 Traffic 在他们的第六张录音室专辑《Shoot Out at the Fantasy Factory》继续尝试着驾驭长篇曲目,融入了更多 Jazz-Rock 的成分,享受音乐创作的自由一如沉浸在幻想的空间里任意翔游。但与他们的前作《The Low Spark of High Heeled Boys》(1971)比起来,整体性并不够强。这两张专辑的封面都由英国设计师 Tony Wright 所绘制,也呈现出连续的概念主题。他为 Traffic 设计的《The Low Spark of High Heeled Boys》以及为Steve Winwood设计的《Arc of a Diver》(1980)被《滚石》杂志选入“历年100大专辑封面”。

07

cube-07.md.jpg

Minecraft - Volume Alpha [2011]
by C418

风靡全球的独立沙盒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拥有无比开放的世界观和高度自由的游戏操作性,摧毁与建造是其两大功能,你能创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小房屋、小花园、小世界,也可以跟好友或者全球玩家合作建设一个理想国,充分体现了“上帝造物”的乐趣。最著名的例子便是,一群《冰与火之歌》死忠粉丝花了3个月时间在 Minecraft 里重现了这部热播美剧中的君临城。虽然《我的世界》的画面效果称不上华丽精美,但丰富的方块元素以及复古的像素绘图造就了它独特的气质。游戏中的世界是由一个个色彩功能各异的立方体构成,在《我的世界》第一张正式原声大碟的封面上,清晰度极高的立方块栉比鳞次,就像是这个造物世界中的任意一角。德国音乐人 Daniel Rosenfeld 还很年轻,他以 C418 之名为一些游戏作过原声,而最为人称道的便是这张《Minecraft - Volume Alpha》,收录了游戏中的大多数曲目,简单而美妙的氛围乐,都不是很长,但可反复循环——久听不腻,这正是游戏配乐最重要的一点。至于尚未收录的其它曲目,将会在不久后的《Minecraft - Volume Beta》中听到,不知道封面又会是什么风景。

08

cube-08.md.jpg

FZ: Side F [2013]
by disasterPEACE

与《我的世界》不同,《Fez》这款游戏有着预设的剧情和世界观,只是等待着玩家去参观和探索。试想下,一个二维世界的生物突然获知三维世界的存在,它的好奇最终会把它带向何处?同样的设想在一部虚构小说《平面国》里存在着,在《Fez》中呈现的是游戏性、趣味性和独特的世界观,这只叫 Gomez 的白色生物拥有旋转三维世界四个面的能力,而它只能在平面上活动。就凭着这种搭配,游戏的解谜趣味大为提升。在《Fez》的世界里没有怪物、没有死亡,玩家的使命是尽情探索、解密这个充斥着大小立方体的世界。强迫症极其严重的游戏设计者 Phil Fish 从零学起,用像素绘图精心雕琢着游戏背景,明丽的色彩堪称一绝。有人从画面上看到了知名独立游戏《洞窟物语》的痕迹,但很明显,两个游戏的主旨不一样,《Fez》的画面也更“清晰”更“立体”。除了《Fez》本身的游戏趣味,其配乐也相当出彩。本名叫 Rich Vreeland 的 disasterPEACE 用清脆的 8-bit 电子音效打造出了《Fez》复古、别有风味的室内背景乐,不同世界不同房间的音乐各不相同。这令人印象深刻的游戏原声带来了积极的反馈,在2013年先后推出了两张混音专辑《FZ: Side F》和《FZ: Side Z》。其中《FZ: Side F》是游戏临近尾声时的一幅截图,是无穷立方世界无尽延伸的一处定格。

Today in History

2009  •  造梦:半年以后

2009  •  Vol.07 - Calla

2007  •  翻箱倒柜其实是抽丝剥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