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游戏榜

top22-games.png


2022 年打游戏集中在春、夏、冬三季
春是 Hades & OlliOlli World
夏是 Time on Frog Island
冬可就太多了,感谢静默居家(?)

这一年共取得 37 个白金奖杯
其中里程碑是 200 白的 Hades

补完了老战神系列,补完了锈湖宇宙
依然没有开始玩《巫师3》,此梗已 7 年
新游戏不要紧,填坑要紧

PS4/PS5《魔骑少女 | The Knight Witch》白金攻略

the-knight-witch.md.jpg
游戏名称 The Knight Witch
开发厂商 Super Mega Team
发行厂商 Team17
发行时间 2022-11-29
游戏类型 动作,弹幕射击,类银河战士恶魔城
奖杯设置 白1 金7 银4 铜15 总27 点数1155
白金难度 5/10
白金耗时 15-30小时(视操作而定)
达成周目 一周目
错过奖杯
语言设置 选项简繁中文

独立游戏开发小组 Super Awesome Hyper Dimensional Mega Team 有个长、酷、炫的名字,通常被简称为 Super Mega Team,他们之前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当属《Rise & Shine》。2022年全新作品《The Knight Witch》保持着一贯优异的手绘美术风格,乍看之下还是挺吸引人的。

客观说来,《The Knight Witch》是站在前辈们肩膀上做了融合与改进(不太愿意称其为缝合怪,如果你要坚持的话)。类银河战士恶魔城为游戏主体框架,弹幕射击为战斗要素,卡牌组合(随机抽卡)为法术加持,人妻与牛头怪、末世与地下城、魔法与科技的交织此为故事背景。无论游戏性还是剧情,谈不上多么创新,但上手后沉浸感还不错,这得益于出色的美术,不腻的音乐,有趣的收集,有一定挑战的跑图探索。

平心而论《The Knight Witch》的难度曲线整体有点不太合理,部分遭遇战(伏击)往往比主流程BOSS还要难搞,难度跨度略大,这可能受限于流程篇幅,如果把关卡过渡做得再平顺一点就更好。这值得点名的就是饱受恶评的镜之湖水下潜水艇关卡,突然抛弃了刚学的冲刺技能,且只能左右射击,很别扭。

下面稍微说下白金流程部分。

本来不打算做本篇攻略的,因为昨天还认为自己白金不了。因为最终BOSS很变态。

但没想到隔了一天,做完奖杯扫尾,再去挑战最终BOSS,就试了两次竟然打过了!手残竟然打过了!

于是主观将本作的难度评定为5/10,手残也可以一试。

类银河战士恶魔城的特点之一是反复回溯跑图,《The Knight Witch》不存在任何错过的奖杯,几个主要技能和道具获得之后,全地图跑完,全收集也没太多难点(部分解谜和机关),加上后期获得秘密扫描仪后对收集很有帮助,就没什么必要再列全收集图鉴了。

解谜要素不多,也不难。吉加之树关卡最左侧有个比较恶心的激光射线房间,需要多次尝试,死了要重新跑两格图。说到这里,本作的传送点有是有,但只固定在5个大地图的起始点,其它延伸的地图都需要来回跑图,心累。

关于法术卡(咒术卡)组卡要素,初期觉得有点意思,但感受到随机抽卡的不确定性之后就觉得战斗全看运气。稍微介绍一下本作的卡牌配置。起始卡组上限为5张,每增加1点法力值,卡组扩容1张,法术卡组总上限为9张。游戏过程中默认显示3张随机卡牌(访问灯柱重置),每张卡牌消耗不同点数的法力值,使用掉一张法术卡后会再随机从配置卡组里抽一张法术卡,卡组中的卡牌能反复调用,不是使用后就消失的。根据个人喜好,可在破坏者、武器、魔法师、骗术师四大类别中自由搭配法术卡,找到最适合自己战斗风格的组合,或根据不同的敌人和地形进行调配。

游戏末期会到达一个剧情折返点(前往地下墓穴最后一格房间逮捕XXX),可在此之前做全收集、全升级、全伏击战挑战,也可通关后再补。无论走哪个结局,制作名单跳完后会重置为剧情折返点。所以,丝毫不用担心有任何错过的奖杯。

主线剧情流程大概8-10小时,白金难点主要就是全伏击战挑战(27个炫日和27个霜月奖牌)以及最终BOSS战。一些关键的TIPS都在下面的奖杯说明里了。本攻略人名与术语均基于游戏简体中文。

Read More

模仿章鱼与拷贝猫

미미쿠스 / Mimicus

01

网剧《模仿章鱼》以暗黑童话揭开狗血日常,偶像练习生目之所及是恋与追随,巨幅海报下偶遇本尊是多么“巧合”的展开。

男一因为小时候听妈妈讲的睡前故事提及拟态章鱼的惊悚变形而患上了章鱼恐惧症,在演艺学校上学却莫名其妙被传成男二的模仿者。男二除了脸(重点是眼下的痣)有点点像,其实与男一两个路数。问题在于男二的妈妈,以前就是男一妈妈的模仿者,两人在同一个舞团,模仿者超越原初者进而获取更大的成功,包括抢了男一妈妈的老公。

好呗,剧情简言之便是小三艳羡着原配的事业和爱情,靠着模仿一步到位将原属于对方的事业和爱情都抢了过来。所以,男一和男二是同父异母的哥与弟,至于男二妈妈为什么总是要用男一的名字叫男二,仍是迷思,以他的名字呼唤你,抱歉至此剧情还没揭晓。

由于取代了男一妈妈的事业,现如今男二妈妈是知名经纪公司的负责人。那么公司代表的儿子作为准出道选手是没有任何疑义的。正因为这种前置宣传光环,让尚未出道的男二早早成为话题人物,而另一边无人知晓的男一因为偶然的出镜让其被热议为男二的拙劣模仿者。

在心理阴影的遮罩下,男一向来对任何模仿和类同行为很敏感,包括且不限于与他人穿同样的衣服、同样的鞋,甚至在梦境延伸中会混淆模仿与被模仿的边界,自我与身份的确认化为现实的虚设命题。其实双方心知肚明。男二在妈妈的塑造下,从名字、着装到眼下的痣、艺术特长都在拼命模仿男一,他有过对峙有过反抗,然后呢,与男一并不能回归哥俩好的氛围,毕竟从来没有过。

模仿者聚集了这世界的光,原初者沦为角落里的影。两者并行时,影会被指责是光的轮廓模仿者,玷污了光。殊不知模仿者并不会自发光,光都是借来的。即便在不起眼的角落,只要有一点光,影便能起舞。

故事的走向,或许流俗,只是个爱豆磨练演技的网剧,并不苛求。男二的觉醒与救赎是成长线,上一辈的恩怨或许终将化乌云为雨水,落入尘土,消失不见。在全员偶像与爱的世界线中,梦想总成真,仇恨无恒常。

02

在不长的网络生活里,我遭遇过不止一次的被模仿行为。被复制粘贴日志的往事吐吐槽一笑带过。当时还有自信,反正文风始终是自己的,除非你在我脑子里装了纳米监控。

然后时隔多年,遇到了我最讨厌的“创意模仿”。从客观角度(旁观者)来看,对方并没有抄袭文字,似乎是全然无关的两样东西,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我这个当事人眼里,就是膈应,就是不舒服。

是的,我的故事要从死于七年之痒的 Cover Project 说起。

封面计划的全称是 Album Cover Artwork Project,最开始是想做对应 RateYourMusic 各种封面主题 List 的相册版,在豆瓣上对唱片封面进行分类整理,起步阶段挖的坑太多、野心过大,完全没考虑一个人的闲时与精力是那么有限。但也好在有过三、四年的活跃更新期。

随主题相册而来的是唱片封面的年终盘点,亦即后来的「封面赏」。每一年的「封面赏」都是由我先海选、再和九间一起挑选出所有入选的年度唱片封面。Cover Project 始于 2011 年,而 2011 年的年度唱片封面赏于次年 2 月发布在豆瓣小站上,第一届唱片封面评选的文章由九间大师撰写。在此之前,中文环境少有关于年度唱片封面的系统盘点。

正因大量海选的基础和规避热门的原则,第一届 Cover Project 封面赏才可能让人眼前一亮,加上当时豆瓣小站还能被纳入首页精选,虽然比不上所谓公众号的 10w+,但当时对于这种小众需求的小众文章来讲阅读量还行。

然后,他来了。

因为文章是九间写的,起初声称粉丝的 V 同学开口闭口“九间大师”“他是我的偶像啊”,甚至没搞清性别就把偶像性转了。

又因为第一届我处于幕后阶段,对 V 同学整个自来熟过程都在默默吐槽,当时还感慨九间大师竟莫名多了个活泼粉丝。

然后,因为喜欢我们的「封面赏」,这位 V 同学在 2013 年年初发布了他的盘点文章,名为“Cover Art Project 2012 唱片封面年鉴”,还比我们的「Cover Project: 2012年度唱片封面赏」发布得早。仅多插了一个单词,但当时我看到这个标题就已经毛掉了。你发布封面盘点文章很好,多一份选取视角非常欢迎,但为什么要把如此形似的名字放在标题上。我们的 Cover Project 源自唱片封面主题分类,你的 Project 全然来于模仿:

“用 Cover Project 是看到你和 SilasBotwin 一起做的项目,个人也比较喜欢,其实一切都是从学习开始的,建立博客,写去年封面的文章,放封面,也都是模仿。”

标题带来的混淆与误会,九间也曾在 V 同学的日志下留言,对方如此回复。

很没有毛病啊!人家又没有抄袭,用个类似的名字怎么了。这又没注册商标,构不上侵权。都是常用单词,只许你用不许我用吗。

当时我还发豆邮给他,委婉建议换个前缀名,甚至给出了一些备选。实话说,直接 Best Album Covers of ... 就很好啊。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让人混淆的标题。当时我没考虑到模仿者的角度,是我的过。V 同学回复我时客客气气,没有把话说死,也并不想换名。

再过了一年,或许是我或九间的反馈,他的 2013 年封面年鉴冠以“Cover Art”的后缀,省去了“Project”。又一年,2014 年开始,他再次启用“Cover Art Project”前缀。

确实,就是两个单词,也不是我独有,至于计较、偏执至今吗。而早已大方坦言模仿者的 V 同学,因发布唱片封面年鉴带来涨粉及更多曝光,我只能说人各有命,能红总归是时运与努力双持,我确实不太在行。

V 同学是挺努力的。最初几篇盘点文章,明明就一个人,他却老是用“我们”来假装一个评委会。他的每一届都会从我们上一届的「封面赏」文章里再次援用音乐人/乐队/艺术家。每次我们的「封面赏」发布后,他都会将里面的新面孔第一时间更新到他的候选豆列里,有时会复制几句作品信息,那些作品标题都是我翻译的,这样真的好吗。至于他的文章翻译硬伤、封面选录标准,就不想展开了。

得承认 V 同学确实很懂推广,微博、微信、博客、豆列、相册、日志各个渠道都利用了起来。还喜欢跟人互动。我真诚感慨,年轻真好。

但在 2017 年年初,我因为什么事发了条吐槽广播吧(忘了)。V 同学看到了,他愤怒地写了篇千字文,开篇表达对九间大师的膜拜之情,说豆瓣就是看内容的平台。他看到了第一届 Cover Project 封面赏——

“被质量震惊了,自己也要做。是不是模仿,是我自己喜欢,我也要做,不行吗?

当然可以。行。

“关于榜单名称的问题,要么就是Best Album cover ...要么就是Cover ,要么就是Cover art,我用Cover 不行?

行的。(标点保留原貌……)

“关于Project,你有长期盘点的计划,我也要长期盘点,我用Project 不行?

行的。(一期一会哟……)

至于他文中提到的唱片分类和选录标准,我并不是太关心。我只在乎 Cover Project 重名带给我的不适感,这就像是卡在喉咙的鲠,如何使劲吐也吐不出来。从始自终,那么几年,我只偏执于此。这么说来,我是不是很纯粹。你完全可以发布你写的文章,没有问题,你也可以从我们的清单里挑选候选,也没有问题。分类与选录,从无限定。

文章的后段,V 同学直言内心:

“很高兴有豆瓣这个平台,未来我会把我的主要内容都放在上面,不要说酸话,大家都在努力,都在付出,就把成果拿出来分享,给别人看到,互相提高。

“你们的榜单,每一次都让我惊讶,因为质量和完成度非常高,如果你们觉得我现在这个是模仿,不发出来,也只是你个人的想法,我没有权利要求你,我不能做任何事,我只知道,我只能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怪我阴阳怪气了

V 同学如此总结陈词:

“2017年唱片封面榜单评选,已经开始了。”

——可是他连续鸽了 2017、2018 两年的封面年鉴。2019 有发布,然后 2020、2021 他又鸽了。说好的长期计划呢

2017 年于我而言是比较难忘的节点。我发布了迄今为止最骄傲也耗时最长的「Cover Project: 2016年度唱片封面赏」,现已成最后一届。因为交际心结和误会,我主动注销使用了 10 年的豆瓣账号,一并抛弃了数百个主题相册。年底失业茫然无措。在际遇交接之时,动辄耗时一个月的封面赏文章撰写是极为费力不讨好的。于是即便海选了大半年的清单,也最终搁浅。当时想着第二年再重启。却不知一旦放下,一旦暂停,就很难再次重回应有的节奏。说白了,还是人懒。(开启男孩榜、鲜肉日历、独立游戏日历这些新项目,已为后话。

若说起停更 Cover Project 跟 V 同学有没有关系,我可以肯定地说,当然是原因之一。早在他发布又删除那篇千字文之前,我就时常爆发破罐破摔的想法,今年别更了,把这片广阔天地让给年轻的人们,世界终归是他们的。

我并不清楚,明明从 2012 年开始盘点、到 2019 年才第 8 年的 V 同学为什么要在文章中感慨“唱片封面年鉴到今年已经是第 9 年了”。也许有点清楚,V 同学为什么会停更了四年。也许永远不会清楚,他到底是不是因为当初我“怂恿”九间不带他一起玩才赌气故意取这个名字跟我对着干。

愿他安息。

故事线那一边的终点为,比我年轻许多的 V 同学在 2022 年因病去世。

03

这便是我的“模仿章鱼”陈年故事。

没有乐队的夏天

danny-koo.jpg大狗狗是《超级乐队2》Two-Pick之一

01

周末无聊时在 B 站首页随意点开了一个 N.Flying 相关的视频,误以为是类似《乐队的夏天》式 N.Flying 整团参与竞演,结果却是当导师,那看看李哥也还行。这个没多少热度的综艺叫做“Great Seoul Invasion”(可暂翻为大首尔入侵),模仿“英伦入侵”(British Invasion),生造运动,术语先行,真可以。当看到中二的剧情串联以及细碎的魔鬼剪辑时,我再一次感叹不愧是你啊 Mnet,为了流量冠以“让韩国乐队冲向世界”之名不得不说综艺策划鬼才。

02

然后捡起去年只看了半集先导片的《超级乐队2》(Super Band Season 2),开启这个周末的夜不能寐噩梦。

第一季也是去年补完的,彼时弹幕已经很丰富,各种颜色的“高能预警/核能预警”逗乐了我,虽然画面马赛克,但对音综来讲完全不影响。

回到第二季,很多人的感受是“超乐”第一季已封神,第二季拉垮。而在我看来,第一季并没有多么神仙,它就是一个合格的、正常发挥的音乐综艺,并且有着选秀通病:当淘汰制掌控了乐队成员构成,前期的多元逐渐消失,越来越无聊在所难免。第二季也没有多么拉垮,还是那个模式那个路数,不同的是参与的成员与评委。

整个节目的定位其实是模糊的。如果说第一季的口号是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组一支像 Coldplay 世界级的韩国乐队,那么第二季的意义就在于乐手联谊和咸鱼翻红。本质上它就是一综艺 IP,延续 IP 纯粹为了更多的流量。打造伟大乐队这种大空梦想,舞台上喊一下就好,别当真。

不可否认的是上节目确实可以改变一点轨迹,更多的人只求多一点曝光机会。无论何种目的,在聚光灯下演奏音乐总归是一件幸福的事。

03

然而,我觉得《超级乐队》矛盾的一点在于,它看起来鼓励多元与创新,骨子里却刻板和守旧。作为一个音乐综艺,科普或许并非首要任务,毕竟有趣、有话题、有起伏才能换得收视。评委的喜好可能与整个节目的导向深度捆绑,到头来,或高能炸裂、或神仙现场就成了通关的致胜之钥,但具体如何高能、如何神仙这往往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与歌唱竞演节目如出一辙,高音征服全场,转换到乐队语境便是,燥即王道。

当然有另辟蹊径之徒,从持续核能的爆发中暂时退出,换上以感性沉浸的原声面庞,邀请听众进入他们的故事。

动静二分法如此粗暴,也就这样了。

另一方面,保留如此之多的主唱人选,也能看出节目组的守旧。已经都在做乐队选秀了,就不要来“好声音”那套模板。

人声确实是一种乐器,但在乐队中,人声并不是必要和最重要的。人声的致命缺陷就在于它太有辨识度,与常规的器乐音需要调和,并且贯穿始终的人声太容易抹杀器乐的存在,不同于器乐演绎的层次感,人声一直在最上层,要不然怎么都说主唱最醒目。

遗憾的是,无论《乐队的夏天》还是《超级乐队》,都很传统地拥抱了人声乐队。《超级乐队》确实有很精彩的器乐演绎,但你会发现它只不过是在寻找主唱路途中偶遇的一朵野花,最终还是要步上主流道路。其实,没有人声的乐队,有很多种可能,除了后摇,还能涉猎电子、器乐嘻哈、前卫、爵士等等领域。

另外弹幕鉴赏家对人声经常给出的评语是,“嗓音还可以,但不适合乐队”或者“唱得太流行了,这不乐队”。

出现频率太高已经不是笑笑就好的程度。

乐队的定义就是一群玩音乐的伙伴,并没有风格限定。像“乐队=摇滚”或者“摇滚=金属”此类概念混淆,普遍存在于很多音综的制作方与受众方。《超级乐队2》上老派硬摇乐队引爆全场,各平台下直呼“这才是超乐的正确打开方式”或“这才叫乐队,前面都演的什么玩意”,可见刻板印象之根深蒂固。

再如,乐队本身把民谣当成乡村来演绎,我们可不可以就当作韩国特色。

既然取名为 Super Band 而不是 Super Rock Band,那么我认为节目组需要负“为乐队正名”的责任。风格有取向之争,乐队并无限定前缀。流行、摇滚、电子、爵士、朋克、说唱来者不拒,更包容一点,氛围、实验、噪音、后摇、前摇、迷幻、Drone之流是不是也可以引入。

音综乌托邦了。瞎操心,能好好介绍乐器就很良心啦。

04

最后,作为真人秀爱好者而非综艺爱好者,我对任何音综的剪辑都是恨之入骨。像极了在玻璃渣中找糖吃的 CP 粉,我总是在舞台表演和评委点评的夹缝间找一点真人秀的影子。成员 reaction 镜头一闪而过难能可贵,幕后故事才是观看的正片。

对《超级乐队2》最大的不满是,它把赛程与赛程之间衔接环节,比如队长重选队员、抽选音乐风格这些镜头都剪碎并剪贴进了表演舞台的前置背景。知道是为了吊一个胃口,但我就是最喜欢看完整的选人环节啊!

算了,卑微观看者要认命。

又有哪家阅读管理网站可取代豆瓣读书

日前,豆瓣宣布即将在个人主页显示 IP 归属地,进一步剥离匿名社交的假想“外壳”。或许吧,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基于兴趣聚合的社交网络也只能徜徉于回忆之中。

平心而论,豆瓣对各类兴趣的探索也大多浅尝辄止,深挖书影音功能易用性并非难以实现,而是豆瓣早已将重心偏向了书影音之外的产品。书影音板块的调性从建站初期就已定下:less is more.

可以的,简单不等于简陋,留白才能成就想象空间。豆瓣条目版式及功能,十几年如一日,不忘初心。所有的改版也只是在那个既定模板上微调。对于念旧的人来说,这没什么不好,因为你去看过别处的斑驳风景,回到豆瓣还是最初的那个死样子。

之前如此吐槽过:豆瓣坐拥大数据库却没有身为一个数据库的自觉。更直白一点的责难便是,缺乏竞争对手,活得太安逸。2006 年,歪酷博客曾搞出个山寨品——非非共享界(fifid.com,域名早已转手)号称向先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网站结构、页面布局与豆瓣如出一辙,影评、书评、乐评无所不包,你甚至可以说它是豆瓣换了个界面主题……然而这个山寨品迅速被人遗忘,除了上线时掀起的模仿争议很快再无水花。

在物色豆瓣替代品的漫长找寻期,最苦恼的一点在于豆瓣发家之本「豆瓣读书」始终没有很好的平替。毕竟中文图书的限定出版环境下,一家独大的豆瓣读书早已成为各个出版方争相入驻的最佳新书推介平台。图书条目与出版资讯深度捆绑,书评与书单惠利双方,只要你是中文图书的阅读者,很难绕开豆瓣读书这个一体化的自洽系统。

既然「豆瓣读书」难以被替代,那为什么要逃离豆瓣?首先,是日益恶劣的大环境让你无 fuck 可说。且不提豆瓣小组波及书影音或广播的那些纠葛,单论书影音板块从功能上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与喜欢的图书、电影、音乐不期而遇”多和平啊,然而细化到具体条目就可能有问题了。条目缺失不足挂齿,遇上陈年短评、长评被删,多年维护的豆列阵亡,那真是把热爱都献给了无情的审核机器。

另外一个观察。豆瓣各个产品之间的体验是互相割裂的,而审核大于一切。这也是我更换账号后不再在「豆瓣阅读」购买电子书的主要原因。你无法保证何时的言论有何不妥,也不能假定豆瓣不会翻旧账,而无论你在豆瓣上发布过多少广播、标记过多少条目、购买了多少本电子书或多少份豆品周边,豆瓣封禁的标准只会看你违规的一面,你的其它记录都会被无视。当然可以对封禁提出申诉,而这一步骤我只能以呵呵二字结束。

所以,不确定的因素让这个数据库变得不那么可靠。杞人忧天的规劝是别等锤子落到你头上。豆瓣的意义确实不仅仅是书影音聚合,围绕书影音所产生的兴趣羁绊,人与人的交流共鸣,才是这个“精神角落”的最大闪光。可这并非无以取代,人的活动是流动的,正如路从一开始就没有。

与豆瓣早些年的接触(2006-2012),我的准则是将它工具化,无任何动态,不参与小组讨论,只做标记。10 年过后,这种做法可能是最安全的,前提是不写任何短评。没有电脑和网络的岁月,我们用纸笔记录一切;在纸笔发明之前,我们口述传说,重塑想象。

切入本篇正题,如果不依赖豆瓣读书,还有什么方法能追踪和管理我们的阅读进度呢?答案可能不那么明显。

事实上,「豆瓣读书」并没做到追踪和管理,豆瓣所有的产品都有不够细致的缺陷:“在读”不能记录看过的页数或百分比,“在看”不能记录看过的集数,“在听”没什么不好,如能标记喜爱曲目就更好了。不能重看、不能重读的操作,始终是一个遗憾。

通过各类阅读记录 APP 来管理自己的阅读进度,是个不错的方式,因为这些应用都具备计时的功能,方便统计每本书的阅读时长,摘录、笔记这些也不落下。至于哪款应用的界面看得顺眼,功能用得顺手,这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差异问题。

使用 APP 有个隐患,服务可能随时终止,指不定哪天就下架了,可导出本地数据倒还好。举例是,由于不可抗力,运营 9 年的书籍管理工具「晒书房」于 2021 年停止服务,从各大应用商店下架。

使用可无限嵌套的笔记工具 notion 来做阅读记录,不失为现代人的一种选择。怎么说呢,notion 上手有一定门槛(撑死十分钟琢磨那些区块的用法),喜欢整理数据的人会更喜欢,不喜欢折腾的人会嫌麻烦。关于如何导入豆瓣条目,套用 notion 模板,网上已有很详尽的教程,有兴趣可自行参考。

还是那句话,数据最好在自己手里,服务的永久只是一个虚名。

那么完结篇的主题与适用范围如下:

图书标记管理与阅读进度追踪服务
普通读者
中文图书数据库可替代性堪忧

我是终于进入正文的分割线——

Read More

友链页上线

link-swap.png


这年头谁还写博客啊?

接触长毛象(Mastodon)之后的一个发现就是,似乎人手一两个博客,别管更新频次。这种百花齐放的复古氛围,着实激励了老年人。如果是在别的地方,可能就到处挂着公众号或者抖音号二维码,长视频和版式爱好者并不想识别。

或许公众号文章更适合传播,也可能包含着有用、有趣信息,但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空间总归是让人安心的,这始终是一个任凭世界如何变幻、时间仿若停滞的后花园。

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从自建空间开始,我反而进入了年更期(喜提新马甲:年更君)。现在回头长望,时间流逝得令人惧怕,而关于时间的议题几年前也浅尝辄止自嘲过。可是,世上无后悔药,需抛弃旧马甲,寻找新的名号。

重翻 12 年前的博客友链,如今还在更新的只剩下 2 人。也许是手机改变了生活,时间磨平了棱角,又或许际遇带你去了别的地方。

不管怎样,即日起友链页上线,欢迎来翻牌!

友链交换入口

于导航菜单挂名「秋野」,替换了曾经的论坛(惨淡挥手)。

PS4/PS5《蛙岛时光 | Time on Frog Island》白金攻略

x1080.md.jpg
游戏名称 Time on Frog Island
开发厂商 Half Past Yellow
发行厂商 Merge Games
发行时间 2022-07-12
游戏类型 冒险,休闲
奖杯设置 白1 金5 银10 铜20 总36 点数1230
白金难度 2/10
白金耗时 2-4小时
达成周目 二周目
错过奖杯 有数个
语言设置 菜单简体中文,游戏内无对白

《蛙岛时光》(Time on Frog Island)是丹麦工作室 Half Past Yellow 第一款有实体发行的多平台游戏。这个从 Game Jam 孵化而出的工作室,第一份商业作品是手游《Tiny Tomb》,而如今游戏已从两大平台下架。

若说起《蛙岛时光》给人的印象,“可爱”这个词很难逃脱,也许早已成为它最大的优点。整体玩下来,《蛙岛时光》的流程短、地图小、任务少,解谜几乎不存在,是一个午后甜点的性质了。另外还有个感觉,游戏似乎没有做完,很多可交互物品本该有什么用处但却没有,隐藏要素也没有设计。

所以建议先从 Steam 免费的《蛙岛时光:序幕》上手,半小时 17 个成就,游戏体验与本体无太大差别。

本作的白金路线为:

一、第一遍流程以奖杯「为吃而来」为首要达成目标,先不要拾取船只零件,直到完成酒馆任务线。然后达成其余可获取奖杯。

二、新开游戏,达成「关键时刻」速通奖杯。

另外一些提示——

白金耗时基本上与投掷 1000 次物品挂钩,平时跑路过程中养成随捡随丢的习惯,会大幅减轻后期刷的压力。

白金难度基本上与滞空 7.5 秒挂钩,但参考视频可轻松达成。

昼夜交替需要手动,深夜基本上找不到 NPC,交任务尽可能在白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