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什么的最讨厌了

06

总会渴醒。再一次来到考场,手心捏不到汗真是遗憾,混杂着无畏天真与无敌傻气,我坐下来等待发卷。再后来,已经身处离场的人群中,傻愣在台阶上。不知道怎么回到了宿舍,或者说不知道怎么从一个特定地点转移到另外一个,我就开始与L交谈。L对于我交白卷的事情大呼小叫,笨蛋你随便乱填也比交白卷好啊。我只是承认反正也考不过,何必在乎能随便拿个几分呢。此时闪回到了考场上,我木木地盯着考卷第一题陷入冥想,这哪里是英语题,明明是几何题!

穿插着其它现实元素,却不再召回原本属性,突兀而凌乱。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L靠过来说想插我,我感觉到了变化。

房东开始大声嚷谁又不遵守规矩谁又干了堵下水道的坏事。

05

我时刻握着一把无形剑,挥动时才有剑光。杀人有形,自杀没有魅力!有一些想拜师学艺的人前来问路,我向前一指。

雷光闪闪,地理位置未知。

04

与Z联系是件很困难的事,大一之后通过两次电话却再也没见过。收到过两封信,第一封是Z故意玩的文字游戏,第二封忧伤状地写着我乘着小船浪漫状远去的他的梦。不知道怎么着,又在新环境遇见了。Z一如既往地很有人气,对于身高不高长相凑合的他来讲,有种很奇妙很幽默的凝聚能力。

但是事情才不如愿以偿,现在变得与Z说话都很困难。莫名地与Z瞪目相对,周遭的冷气场能冰住路人。最后以闹剧收场,我欢乐地去看Z与另一个很嚣张的男生打架。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新环境还是学校……

03

毕业前需要走一个程序,类似自我陈述的表现汇报。我学号排在L前一位,在他之前做出于意料之外的长篇大论,对于平常随便开什么会都紧张巴巴的我来说,那次通顺得太不像话。谁知L受了我超常发挥的刺激,他的陈述异常惨淡。当时很可怜L的我,在宣布成绩那晚,偷偷溜进主任的家。

主任的笔记本电脑放在茶几上,正打开着,我猫过去蹲下,动动鼠标,找到L的评定成绩,把C改成了A。接着还想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一转身,发现主任在沙发上睡成了怪兽。

02

在教学楼三层长长的走廊尽头,在散发着尿骚味与香水味的洗手池前,我与一位暂未见过面的友人闲扯往事。

为什么是这位朋友,大概是他的名字能直接带我穿越到过去。我们聊着旧时电视上的古老动画。然后话题像滑梯一般,我开始跟一个完全不腐的直男回忆我的竹马W,记忆中的竹马少年。没说多久,铃声响了。超有活力的高中生涌出来,我把目光从操场收回到眼前,发现陪我回忆的朋友早已不在。

01

我蹲在某公共厕所里心情复杂。其实有什么好复杂的,窥淫不是一向为我所好么!但是这对象是熟悉的人,感觉很……不适应,果然啊,我是好人,只爱陌生人……我要滚了。

大概是在某场不知因何而起的聚会后,几个人顺道一起走。来到路口,我一指着站牌喊道啊我还可以从这里坐几路几路回家就被突然拉进某商场——无视里面众人的侧目,大家伙儿直接来到了疑似男女混用的厕所。然后马赛克场景脱马上阵,还是两男两女的4P诶……我默默蹲在一边,看这出在地板上翻滚的无剧情片。

原本熟悉的面孔变得陌生,原有的印象不断裂成碎片,这一面多迷人,我画圈圈都嫌浪费时间。伸出手来,诱惑加盟。

……

00

以上,记梦。

-1

星期一,我的第三次尝试,翻开《DDD》,接着几个月前的进度阅读,听Happy Mondays,真的不是故意。

-2

星期二,蹲厕所时听到的叫床声把我从《DDD》的诡异世界带出来。腿麻了,好奇心作祟,故意死站在门口仔细聆听,只想知道是哪个房间造出来的。可惜不是异性恋,要不然活在被日租房包围的小世界里一定会狼血沸腾,这好歹是听觉上的AV嘛。对女声无感的我,每次、每次都疑惑为什么操之主动方的男人就不发出一点声音,哦也许是太低沉于是被(谁)消灭了。关上门,无聊的我看无趣的《红鞋日记》吃无味的炒饭。

总算把《DDD》看到一半了,一个字形容我的感受:累。说它是轻小说边缘之作,也够混到份上了。要说也得说此乃轻小说中的超重小说,麻烦你去写重小说吧!

不过事实显然是我肯定有轻小说阅读障碍……

半勃

近期状态极像大四上的堕落境況,

请派个英俊少年来鞭打我吧。

更新什么的,留到下周再说!

童话是童话是童话

01.每次读一定会流泪的是什么书?
没有,我冷血啊!

02.购买过全集吗?是什么全集?
漫画全集好意思说么(七龙珠、阿拉蕾……我是鸟派的!)
作家全集,想收的太多。欲望暂不表。

03.最不愿意购买什么书?买了以后也会丢掉的那种。
菜谱、乐谱,以及不靠谱的书。

04.有没有什么书让你想起旧时的恋人?
《幻影书》、《伦敦场地》。

05.有没有在书的扉页写字的习惯?
高中的时候会在扉页上抄别处的摘引评介;现在只写名字了……默。

06.常年购买的杂志是?几乎完全不买的杂志是?
科幻世界译文版。完全不买的是动漫类了吧?

07.最近正在读的书你非常喜欢的一本是?
《黑暗昭昭》?《诗人》!@_@最近读书少。

08.什么书让你望而生畏?
《追忆逝水年华》!

09.从童年就开始读的书,并且仍旧让你怀有美好感情的书是?
《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
在今年我终于收全了耶。

10.在什么固定的书店买书吗?
我在意折扣,胜于书店吧。

11.你觉得理想的书店应该是什么样的?
分类细致,新书到货快,铺货全面补货及时……

12.你有没有什么特殊的阅读习惯?
靠着枕头看书。

13.看到好的地方会画线,折页,或者抄写吗?使用书签吗?
有阵子少女状用荧光笔画句子,现在什么都懒了。
用书签……老子一直很怨念为什么每本书不自送一张书签,又没多少本钱!

14.会包书皮吗?
会。包书是件大工程啊。

15.购买画集或者诗集吗?
画集基本不买了,诗集欲望寥寥,最近一本是《听说》。

16.工具书是?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三年前买的缩印本,只是便于携带仅此而已谢谢)。

17.有喜欢到了即使复印也想拥有的书吗?
至今没买到的其实有很多,但唯一打印过的是《小偷日记》……

18.看过情色文学吗?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本?
哪种类型的情色呀……默。

19.有自己写书的打算吗?
呃……不如我幻想吧。

20.喜欢在网上阅读还是文本阅读?并指出两者优劣性或原因。
当然是纸本阅读了。对着电脑阅读累,用电子书软件阅读也只限于流行类小说,严肃一点看着累;纸本的优点无须多言,缺点就是越来越贵,以及搬家是地狱。

21.你最近一次买书是什么时候,在哪家书店,买的什么书?
上周,在春华。
《流动的盛宴》,大学时看过了,终于买这本图文本,仅为收藏,于是说海明威我还差4本?
《巴赫曼作品集》
《奥康纳短篇小说选》
《奢侈与资本主义》
《礼物:古代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
《现代主义艺术20讲》
《童话是童话是童话》

枪击I - 强暴者,绿


主题: Savage Grace
摄影: Andy Houghton

功用: 治疗头痛?
旁白: 没有做梦,在离闹钟响起约一个钟头前醒了。脑袋里像被一道锁捆紧,难受得就要爆裂。半睡半醒之间幻想有一把细长身的钥匙从我左脑插进去,随意向左向右旋转多少度,锁就被解开,消融在玄妙的大脑内。而钥匙,继续向深处穿行,穿过右脑,最后被取出来。其上没有任何血迹或液体,金属光泽亮丽如初。我说,这是自觉的性意识吧!另外,博客旁白出自《神谕女士》开篇,“我要不留痕迹地消失,留下一副躯体的幻影,人人都会误以为这个影子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备忘: 我要不留痕迹地消失,留下一副躯体的幻影
水印: 每天都缺眠的牛魔王

枕边微光#015 | 暗之魅

“晚上当我进入我睡眠的森林,阴影的眼镜架上了负重的眼睛,以通向眼泪之源的黑暗小径,躲开了微光的荆棘,夜的管束走在了我前面。白天中持续过来的,赶往那纹丝不动的眼睛。”德吉在《门槛》中诉说的旅途,成了男孩麦蒂祷告的坚信;男孩麦蒂祷告的痛楚,成了《大树》里包容的梦想;韦尔贝在《大树》里包容的纷杂,成了鹿眼对照的纯粹;而鹿眼对照的风光,却成了《听说》的神态。

暗火

大火重生后,男孩麦蒂变成了阴阳脸。开场的末世氛围很像雷·布雷德伯利在《华氏451》中所描述的未来世界那般暗无天日,无能为力的路过与无能为力的安抚,麦蒂那半边被烧坏的脸恰似被打上的烙印,也像是联结玄秘世界的隧道入口。但是在麦蒂看来,这更可能是恶魔给出的一种警示,不能拯救自我,但须救助他人。救赎心理越发沉淀,祷告精神也越发坚定。原本懵懂不知晦暗的小麦蒂,因为坦诚,因为信任,误打误撞奔向了流浪。

而喜爱男孩子的名为佩迪格里的教师将自己身上的丑陋与罪恶一股脑儿地挥到麦蒂身上,不住地咒骂,待在牢狱中强抑生理律动与精神折磨。正是教师入狱一事,让麦蒂意识到自己“丑脸”的真实意味,看到了佩迪格里有多么闪耀的纯良之光,当然,是愧疚造成此种扭曲印象,不过对于单纯的麦蒂来说,佩迪格里是好到无以复加的长者,佩迪格里的一切行为皆是出自对孩子的喜爱,麦蒂不太能理解这种“喜爱”,他把它看成是有益的、积极的,于是深更半夜与佩迪格里待在教师宿舍学画地图也就不足为奇了。

佩迪格里从一开始就把麦蒂看成丑陋、邪恶的混合体,但没想到自己会亲手把这颗定时炸弹放在身边,引爆自身的罪,还是在半夜。麦蒂把全部罪责都记在心里,如果没有开口,事情会大不一样。在游走异乡时,他反复诵读圣经,章节字句,对照版本,仿佛在审视微不足道的瑕疵。脸上的残疾让他成了丑人,行为的诡异令他变成怪人,不停搭着火柴盒或石头,尝试建造一个可供祭祀的通灵之物,在围观人群的嘲笑与捣乱中却沉默不语。重复此类西西弗斯式的行径,就像重复自责和自我修复。

麦蒂开始记日记,将之当成自己并没有神经错乱的证明。就在内心铺开的字里行间,两位幽灵使者开始涉入,与精神的麦蒂对话,并表明是他们把麦蒂带到他们面前,而非麦蒂叫他们来的。琐碎的日记片段陆续交代出幽灵使者向麦蒂传达的并不确指的使命,而麦蒂也由此明白自己“精神之脸”的损坏才是罪孽的原初。

努力接近一切事物的中心。可是麦蒂并不知道在那中心还有一丛烈火。苏菲和托妮是一对双胞胎,发色一黑一金。苏菲在苦思冥想、想“当然”、“好运解释一切”中长大,出落成美丽的祸害,对她而言,性带来的触动却无关痛痒。在苏菲的潜意识里,有另一个坐在、趴在、躺在、靠在黑暗隧道出口或入口那头的苏菲,好似脑后有另一双眼睛,可以看到本不应看到的角落。意识攒动带来的灵光给予苏菲更多的满足,这种满足比肉体接触要充实,受好运使唤、被黑暗推进,苏菲却像脱线木偶那样,不按常理出牌,言行举止几近逻辑紊乱,没有前因后果,却有野心和目标,苏菲想玩一场大的,不是梦中的虐杀,不是马厩墙上贴的海报宣言,而是将黑暗之火烧上云霄的真实风景秀。

最后这场火的必然,把麦蒂带到了属于他的必然里,再把麦蒂带到了佩迪格里的必然:燃成火孩的麦蒂把双手伸开,伸进紧紧抱着彩球的佩迪格里的双手间,把球从那里带走了。

可怜的佩迪格里连最后也不能得偿所愿。但不可否认,是麦蒂把扎根在佩迪格里身上的执念连根拔起,他解放了他。

《黑暗昭昭》无愧为威廉·戈尔丁最富神学色彩也最“黑暗”的一部作品,Darkness Visible,看得见的,可辨明的,黑暗昭昭。最表层的象征自然是麦蒂那被烧焦的左脸,虽有人工植皮,却仍掩不去那不堪入目的狰狞丑态,这对年幼的麦蒂无疑是一种精神折磨,而像两位幽灵使者说的“精神之脸有待痊愈”并不那么可靠,因为在小说的内心探索路上,麦蒂的精神之脸早已修复,或者说从未损坏,损坏的是那份单纯的信任。对照外表美丽内心幽暗复杂的苏菲,麦蒂着实可称得上“心里美”了。

深层的黑暗寓意关于人物内心,或者说不确切的人物所代言的不确切的时代下的人性挣扎。小说背景是在二战后,在大量内心涌动的叙说下,客观时间框架早已沦为符号般的存在,却又不置可否地为主体黑暗添油加醋,就像秉烛夜游,冷战、经济萧条、物价上涨、计算机出现……犹如若有若无的盆栽,在道路中央,清晰可见的是来自黑暗的使者。

第一部“麦蒂”,在麦蒂日记处结束,幽灵使者的现身已经是平常事;第二部“苏菲”,衔接着麦蒂撞见双胞胎姐妹开始叙述,到苏菲满怀心计与托妮重逢为止;第三部,“一就是一”,以书店老板西姆·古德柴尔德为视角,观察黑暗使者麦蒂与黑暗受害人佩迪格里的接触,并且搭回对苏菲姐妹童年遐想的那条暧昧线,最后他和曾见证佩迪格里事件的老教师埃德温·贝尔一同沦为犯罪事件下的巧合者。

在第三部出现的麦蒂日记里,简要记述了与佩迪格里交流的失败尝试,在麦蒂的冥想中,第三位白衣幽灵现身了,在之前的红衣幽灵和蓝衣幽灵也在一旁。白衣幽灵令麦蒂敬畏,白衣使者头顶有一圈太阳的光环。而这一位,应是使“黑暗”昭昭的始作俑者,一如“一就是一,孑然一身,更多的事情也将是如此”。

暗虹

以“蚂蚁三部曲”闻名遐迩的贝纳尔·韦尔贝,写起短篇小说来好比清新治愈的睡前故事讲述者。《大树》收录20篇短故事,公车地铁居家旅行必备良品,翻一翻不能令你返老还童也能带来会心一笑。

《大树》更像是作者的灵感断章记录,不考虑铺陈和发展,把那些闪光的、迷人的梗概梳理成餐后甜点。读起来可口,读多了意犹未尽,读完了又觉得短小得太腻、仓促得不够回味一二。毕竟这就是一本灵感、奇想的集合,虽有骨架,血肉却不够丰满,但对于消遣来说,已足够轻松。

有关外来事物的介入,诙谐之余不无讥讽。《天外飞石》令巴黎人忙个不停,却不知这只不过是某一位的投机把戏。《宠物人》列出了外星人对地球人考察研究后的诸多结论,一本正经的语调中所流露出的善意又让人哭笑不得。《青年神仙学院》更像是地球村的军训与演习,有评级与考核,还有更多不在面上的拉帮结派冤冤相报。《梦中情人》是一位女神,然而却可怜到需要登征婚启事了。

有关科技生活的未来或者平行现在,诙谐之余不无寒意。《穿越时空之旅》令人想起那部著名的《回到未来》,但在这里,更像是不廉价且黑心的时空旅行招待所,尤为要注意的是,它所提供的“保险服务”。《小心轻放》的是一份圣诞礼物,打开礼物的前后,儿子好奇指数略有浮动,父亲耐心指数一路上升,对于喜新厌旧的儿子来说,自制小宇宙能被折腾三天已经是大限了。同名短篇《大树》设想了一棵人性化的智慧之树,它能指引我们走向有益子孙后代的绿色创意未来,但这棵大树要从电脑程序开始,至于这个主意,要待构想者睡一觉再说了算。《飞蛾之歌》顾名思义,是几位有勇有谋的科学工作者一起尝试登日。《沉默的朋友》将利欲与谋杀摊开来,也挡不住故事叙述者对那位死去的女性朋友的爱意,而这位朋友苦于无法说话,最后只能在电流刺激下指出令凶手崩溃的物证。《透明人》是研发的一种后果假设,至于《完美世界》则是科技未来的至臻模板。

有关存活于现世中的怪诞现象或臆想,诙谐之余不无无奈。《符号控制》像可以看明事物本质的白日梦,好比说文解字,好比野比用了多啦A梦的道具后就能看到镜中的自己脸上写有“人类,气质平庸,面有倦容,戴眼镜,容易被欺负”的字样。《想独立的左手》几乎是郑渊洁《思想手》的另一版,不过更趋向于“非暴力不合作”。《隔绝》提出与世隔绝的绝妙极致,是灵与肉的彻底分手,是对一切浪费生命的行为的彻底摒弃,大脑所需的养分不多,于是子孙后代像供奉灵位一般供奉起这位超凡脱俗的精神至上主义先驱,先驱却不幸隔绝在绝妙的舔舐中。《最后的反抗》是对日趋老龄化社会的一番极端预知。《生死球赛》把世界杯升级为超级军事对抗赛,可是重要的足球规则依然不变,比如不能用手触球,比如以球入门为得分。《一本书的命运起伏》在对流行读物的调侃中反思着经典作品的寂寥受众群,最后却不忘来一段广告性质的自卖自夸。

在此之外,《暗夜》是纯粹的冥想,古典战争融入个体战争的黑暗中。至于本书的压轴作——《数字迷城》更像是思维悖论下的造物,跟只认识10以下的世界里的人来谈9加9等于18无疑是类似巫术一般的神谕,然而求学好奇永无止尽,少数派一马当先,他们必将成为数字迷城外的先知。

暗夜

一位在“神经衰弱”阴影下迟疑不定的男子,被派遣到一所私立女校任代课教师,书名“鹿男”的所指就已很明显。

美丽的奈良有美丽的鹿,倒霉的男人有倒霉的苦。被研究所的同事说神经衰弱也就罢了,被才认识不到一周的女学生说神经有点脆弱实在是人品问题爱你不是两三天。不过事出有因,谁让你上任第一天就对人家凶。

叫堀田伊都的女生就带来一个巨大的伏笔,甚至在剑道比赛高潮时谜底几乎呼之欲出。原本是“信则有”的奇幻小说,却进展到“到底是谁”的伪推理小说,不得不说是设定的缘故。鹿、鼠、狐狸是守护神器“眼睛”的三位使者,“眼睛”六十年易主一次,其中需要指定人类来传递,名为“送货”。倒霉的教师成了鹿的“送货人”,他需要从狐狸的使者那里拿回“眼睛”,而阴差阳错地,悬在嗓子骨上了却还没拿到真正的“眼睛”,陷在谁是“狐女”、谁是该死的老鼠如此这般的揭面具无奈局面里。而一天天进化为鹿的脸,早已让他欲哭无泪。

《鹿男》对节奏的把握还算努力,在时不时冒出的关于古代纪事的闲扯中亦埋藏着某些推进线索,由浅入深的使命一旦明了后,就变成了主流向的命题。无关乎平凡人物化身英雄来拯救“啊多灾多难的日本”,对于早已经历过“日本沉没”的国度来说,这点源远流长一千八百年的劫难镇压算不上什么,而对于只是来奈良放松心情的可怜男人,责任重大加上鹿男进化的恐慌已经不是逃一逃就了事的境地。

于是又带出一个永恒不息的话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指数。在鹿那淡悠悠的话语里,人类对问题推卸责任早已家常便饭,而像它们这样的管得宽动物对维护某些人类自己都忽视了的问题反倒乐此不疲。怎么样,事到临头桥不直就又想逃了?

神经衰弱的男人没什么本事,死要面子而已。

晚成名的作者在序言里的一番自白,没什么看头,小时候爱幻想而已。小说正文也说明爱幻想的作者现在也没长大而已。当然这对幻想小说家来讲未尝不是好事。七岁时能听见小人国的鼓笛声,之后就再也听不见,就好比西方国家的孩子长大后便听不见圣诞老人拜访时的铃铛响一样。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是未经世事的孩童纯洁得像那片黑夜,雌鹿一跃而起,漂亮灵动带来神光初绽。

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你把梦做得这般高潮迭起环环相扣还照样落入窠臼把睡美人当成万能解药这般纯情万分先抑后扬还仍然流于平淡让苦情女变成相伴路人。

说实话,在这本小书里见到久违的十二生肖来历传说真有点说不出来的意味,太根深蒂固的东西反而经不起炫耀,大抵如此。

暗星

米歇尔·德吉的诗作晦涩到一定境界了。而问我我也不知的骄傲姿态让他独步法国文坛一晃数年,当然,精华化小众性的路子得不到更多人的赏识也在常理。

如今这本定价不菲的《听说》选录了德吉六部诗集的作品。入选篇目最多的《听说》大多是寥寥几行的无题短诗,“这是在我们之间/手之间的空气招呼/而手在招呼之间/而招呼纯粹的间隔/无与无玩着/彼此送出美丽的显现”,意象简单,没有花俏的辞藻是德吉诗作的特点,但意象与意象之间的跳跃、指向断裂使得整体艰涩程度就如同在半空中跳着忽隐忽现的木桩,除了立足之处,一片漆黑,落点总出乎你的预料,令人费解的终点始终不肯到来,而黑暗把你吞尽后,带来空无的视野,除了白茫再无他物。没有焦点没有方向没有结果。

出自《半岛诗歌》的《门槛》把大地比作“很大的遗迹”,“发掘它看守的源泉,缺席凝固其中的重大痕迹。希望有一个国度在等着你,这一写作的爱便是它的出生证。”要迈进德吉诗作的门槛,代价之高毋庸置疑,他的作品是现世的遗迹,过去的流光凝在其中只是一些点缀,更多来自神话时代的表征让一座座遗迹散发着幽静的星光,对记忆、爱与死亡恒久的追寻也令入口变得隐秘微小难以发现,迂回的结构更使它们更像是留给未来人以观赏而不求甚解的来自遥远过去的美妙装饰物。作为与德吉同时代的人们,欲求参透,其实是很无奈的,“一位诗人所做的/另一位诗人无法拆解”。

《文献》仅选收了六篇,却无疑是这本《听说》的精华。《诗艺》是释义与批评的佳作,充溢着各种笑说与文字游戏,无奈翻译并不能将法语韵律同一转换,只能借着脚注,在“狼与狗之间”在“黄昏”之间在“狗与黄昏之间”在“黑夜边缘的狼”之间,兀自想象着那一天色那一呼啸风色。在戏说之外,德吉也不忘一本正经地搞起文艺批评,从字谜、名称与物、作品、读者、现象、故事、日常、平衡、梦幻、回忆、语法、整体音调逐一掠过,而诗歌本身就像“以其精工细作的静谧的开放,开始了有节奏的节庆”,《诗艺》不仅是“释义”,也是找回或者说一次次返回极具“诗意”的“失忆”部分,至于读者读过后的“失意”,德吉大不在意地给了句安慰,“它(诗歌)在自身中盲目地开放它”——我们这些盲目者又何必急于靠近,靠近事物的中心,也许就在靠近虚无,那时意义早已不复存在。

观看德吉的诗歌,确是在雾里看花。或者,是在做一次次短暂又跳跃往复、不无惊喜的旅行。《旅行》像是对《诗艺》的追述,于后段升华为灵/肉对缪斯的赞叹与追逐。神话意象如星密布,自嘲解说穿插显现。回应《诗艺》,“意义的要点,我打开他们的手:把一切放在这里,然后走开……”,一切诗歌一切梦想一切事物,“没有任何东西真正地偏远”,因为太过靠近太过解析反而不能看清事物真实形态与本质?“而处在中间的人,被万物模仿,被监视的监视者,他跟他的语言调解得那么好,致使万物都复归其位,同类都相聚成群……”所以看吧,德吉的骄傲是如神一般的存在啊。

读者于他,是监视他不成反而被他监视过分的可怜人。过度饮酒伤身,过度兴奋伤脑,过度阐释又伤身又伤脑。对待德吉的诗,偶尔看看当作意外度假或者闲暇时玩的魔盒比较美好。

10/09/2009

无所为

最近可堕落了,日日游戏人生消极怠工。

一时拐了个角,买了个黑色双肩包……继续在宅的道路上向黑面学生迈进。清晨被淫梦惊醒,领悟蹲在一旁的默默偷窥者的心凉,各种串烧与熟脸交织而来,谁能看透我的心嘛!公交车上的刻意斜视,牛仔裤下的愠怒难抑?我赢了一千多万英镑,丢了两年的时光。

看Small Gods时,觉得逃避是多么诗意的行为。当然前提是,有个沉默有为、极爱逞强的勾引者(也许是领路人)把你从混沌困境中抱出来、推出来,怎么都好。然后便是永无止息的“在路上”装逼行为工程补完。

去谁也不认识你的地方,终归会变成谁都认识你的地狱么。

那啥,承认晚上发疯不是天真充满幻想,而是觉得人生百无聊赖不如守什么待什么,最后只默默刷手机上的粉红屏幕。沉默少语,自以为是的境界。

激情相关,在那之后。

还是要珍惜Solo艺术的无以伦比的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