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赏 | 群像绘

The Beatles 的经典专辑《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并不是最早的群像封面,但其拼贴风格非常著名。也许是秉承着热闹好玩、人多力量大的精神,群像封面的专辑可以说连绵起伏地出现。乐队人数在 10 人以上的并不占多,但是有各种法子上个封面,比如下文出现的捉迷藏、拼贴排列。本小辑主要聚焦 2014 年的几张人物群像,有摄影、绘画以及拼贴,顺带附上几幅前几年的动物群像。总而言之,群像封面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密集;除此之外,各有各的热闹与欢腾。

人物篇

01

01.md.jpg

Chimes [EP, 2014]
by Hudson Mohawke

来自格拉斯哥的年轻人 Ross Birchard 以 Hudson Mohawke 之名在2009年推出一张野心凶猛的《Butter》从而名声大噪,其后他参与了 Kanye West、Drake、Pusha T 等大咖的专辑制作,还与更年轻的加拿大音乐人 Lunice 合作了全新的音乐项目 TNGHT。也许是人红了忙得难以分身,个人项目反倒停滞了三年之久,直到今年 9 月挂在大厂 Warp 旗下推出了全新 EP《Chimes》。作为久违的个人创作结集展示,仅有四首歌的《Chimes》略为单薄,尽管它保持了 Hudson Mohawke 一贯特色,在地下电子乐与主流嘻哈之间交融碰撞,拿去当舞池劲曲也没什么大碍。就好像正式封面上花团锦簇的游泳圈与亚洲面孔,乱花迷眼,是异样纷呈的群像狂欢。

02

02.md.jpg

This Is the Young Sinclairs [2014]
by The Young Sinclairs

The Young Sinclairs 成立于 2005 年,最初是 Sam Lunsford 跟两个朋友 Daniel Cundiff、Joe Lunsford 在租用仓库里练歌、玩老式摇滚后来才逐渐成形的乐队。他们深受上世纪六十年代音乐的影响,这支弗吉尼亚六人乐队于2014年所推出的精选辑《This Is the Young Sinclairs》,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他们的来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入门选择。15首歌的容量,复古的、忧郁的、迷幻的旋律,听上去都很相似,让人难以区分,如同这统一着装的毕业照封面,是一段古旧的记忆。

03

03.md.jpg

Alvvays [2014]
by Alvvays

加拿大多伦多独立流行乐队 Alvvays 很聪明的将“w”拆分成两个“v”,既方便记忆又便于搜索。乐队核心 Molly Rankin 与 Kerri Maclellan 是童年好友,她俩与 Alec O’Hanley 在高中开始组队玩音乐,再后来添入两名成员确定成如今的 Alvvays。都拥有着各自全职工作的他们,在工作之余的压力释放,正是音乐所能带来的超脱体验。Alvvays 的这张首张同名专辑充满着朗朗上口的流行小调,有欢乐也有忧郁时刻,用他们的话来说便是,“冬日的歌词,夏日的旋律”,这种颠覆与反差感也映衬着所在城市多伦多的喧嚣与多样化。从网络图片剪辑拼贴而来的戴花少女封面是最贴切的乐队表情。

04

04.md.jpg

Cheval de Troie [2014]
by Révolution Urbaine

这支法国四人说唱组合 Révolution Urbaine(RUE)在他们2014年全新专辑的封面上玩起了捉迷藏游戏,四名成员隐藏在同一面孔不同表情的亚裔男子当中,当然难度系数不大,相当好认。这种唱诗班阵势也象征着新专辑的音乐倾向,喃喃自语的不再是子弹连发的快速说唱,更多旋律化的和声也让整体节奏变得张弛有度。

05

05.md.jpg

Eat the Rich [2014]
by State of Mind

来自新西兰的 Drum&Bass 二人组 State of Mind 从 2004 年开始合作,活跃高产,今年带来的新专辑《Eat the Rich》从概念到制作都很有看点。15 首曲目,用“激烈”、“开创”、“精彩绝伦”等词来形容毫不为过,异常丰富的声音与无所不包的氛围,是封面密集的怪物、反派大写照,也是他们试图协调传统的和革新的 Drum&Bass 的充分努力。或许由 MC Dino 献唱的第二曲《Ghosts》中的“Ghosts in my head”更能贴切反应整张专辑带来的音画听感。

06

06.md.jpg

Gord Downie, the Sadies and the Conquering Sun [2014]
by Gordon Downie & The Sadies

加拿大独立厂牌 Arts & Crafts 在这张合作专辑的文案上如此写道:“这是一支年轻乐队精神错乱的声明,十首有心而发的朋克摇滚狂欢。这是智慧和纯真相结合的音乐,承诺和挑衅于一体的诗集。” Gordon Downie 和 The Sadies 都是相当有阅历的音乐人与乐队,两者的首次合作像是进入一个新的熔炉,碰撞出新的火花,每一首歌都充满着巨大的能量,混乱,暴烈却予人以勇气。插画师 Nik Dudukovic 受邀绘制了这幅极具故事性的加拿大乡土群像封面,并且将乐队成员们也一一画了进去。

07

07.md.jpg

Everything Is Free [2013]
by The Wrong Words

旧金山乐队 The Wrong Words 在他们第二张专辑里宣称“一切都是免费的”,两三分钟的小曲让人放松,舒服,差点忘记身处的到底是哪个年代。Baldur Helgason 所绘制的封面插画诙谐,老式幽默也让人忍俊不禁,会不自觉找起左右不同来,从底部的三人肖像排列到最往后越多奇怪的面孔,热闹好玩。

动物篇

08

08-1.md.jpg08-2.md.jpg

Happiness [2009] / Acceptance Speech [2013]
by Dance Gavin Dance

插画师 Mattias Adolfsson 包办了美国后硬核乐队 Dance Gavin Dance 的几乎全部唱片封面,他采用钢笔、水彩勾勒并涂绘出极具想象力与故事性的幽默画面。2013年的《Acceptance Speech》是对2009年的《Happiness》的主题延续,一群动物围绕着小游泳池里的划船人,与一群动物围坐着小演讲台上的机器人,强烈的反讽与借喻意义。

09

09.md.jpg

Pés frios [2011]
by Doismileoito

相对而言,葡萄牙独立摇滚乐队 Doismileoito 就单纯许多。喜欢企鹅,所以这三个大男孩在封面用上很多只企鹅,小清新的曲调听来也清爽怡人,完全不在意他们到底在唱什么了。

10

Hello Young Lovers by Sparks

Hello Young Lovers [2006]
by Sparks

《Hello Young Lovers》是英国老牌组合 Sparks 的第二十张录音室专辑,一张聚焦现代爱情的概念之作。反复念唱的“Baby、Baby”甚是甜蜜,快速的叠词、华丽的音色听来也很有韵味。这两位音乐老顽童算是深谙泡泡糖流行的门道,在电声吉他的干净明快冲击下,嘲讽也显得机智,随意的重复也变得优雅起来。封面上又白又萌的兔子镜像就是这种音乐糖衣的化身。

11

11.md.jpg

Puppy, Kitty or Both [2005]
by Death Sentence: Panda!

最后,让我们以国宝结束。旧金山三人组 Death Sentence: Panda!取了个另类的名字,首张专辑《Puppy, Kitty or Both》更是玩着文字游戏卖萌,音乐方面倒是走的噪音、前卫爵士的硬路子。与此对应,封面则简单粗暴地拼贴了一堆熊猫头,密集而凶猛,真是“死亡判决之熊猫”啊!

枕边微光#049 | 嬉闹与博弈

一边是充满无限未来可能性的学校,少年们在嬉闹中成长,在不正经中做出改变人生的选择;另一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爱情棋局,在充满限制的视角叙述中,每个人都竭尽一切地表达自己最充沛的爱。其实两边都是在封闭中寻找出口,一时困于其中,却总能抵达最正确、至少看起来正确的终站。

奇趣学校

1409-01.jpg

生前失意,死后重焕生机,这种情况大概可以完美形容理查德·耶茨的写作。在《好学校》扉页引用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话——“把你的椅子拖到悬崖边,那样我才会讲故事给你听。”理查德·耶茨并不知道在后世自己会被列入与菲茨杰拉德、海明威同等重要的三大小说家。

好学校,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虚构的预备私立男子学校,全校仅有一百二十五名学生,他们的大部分出路便是参军出国打战。由一名对父亲(理想男性形象)抱有美好幻想的有钱老太太出资打造了这所专门培养未来完美男性的学校,招募了一批同样具有理想抱负的教师,到处宣传招揽学生,校长竟不惜以学费打折来吸收新生,还真是一所好学校。

然而一切都是理想中的状态,“好学校”这一标题更浓厚的意义在反讽。战时的教育环境全然为军队服务,所谓的理想教师各有各的纠结困境,看似无忧的学生却按照年龄体型划分出群体等级,他们嬉闹,他们在欺负与关爱、亲近与疏离之中成长,学生们对未来拥有极为明媚的憧憬,但未来却以昏暗的姿势降临,这无疑为《好学校》的悲伤底子更添一笔暗色。

从扉页的献词到序言里的有关父亲工作状态的假想,《好学校》染上浓浓的自传色彩,最初登场的“我”(亦即后来的格罗夫)就像是理查德·耶茨的情感化身,在平淡真实的叙述中把对父亲的思念一点一滴地投射在那些日常琐碎之上。小说中出现了好几次涉及父亲的地方,比如之前提到的老太太为纪念父亲而办学校,后来格罗夫的父亲来校探访以及没隔多久便逝世了。在斟酌前程与积极寻求他人认同的摇摆期间,格罗夫依稀想起父亲的形象,这仿佛是对整个人生的长久叹息,是不完美造就了一切,是失败推进着向前行,小说结尾所出现的呼应正是此理:“我可能一直会在内心深处问我父亲这样的问题,在我失败的时候,我寻找着他的爱,在我在意他的爱的时候,我没有找到它;不过所有的一切——就像以前常常有人强求他演唱《少年丹尼》一样,他会后退一步,微微摇手表示拒绝,脸上同时出现微笑和皱眉的表情——所有的一切都已成往事。”

抽去父亲这一条情感主线,《好学校》大部分时候是非常欢愉,甚至有点闹腾。交代背景的序之后,很快就进入走马观花式的群像讲述,个性鲜明的学生一个个登场,各藏秘密的老师一个个亮相,颇有种去中心化的意味,没有足够明显的主角,只剩下对话和情节,而且是非常有趣、甚至吸引人眼球的细节,男校的真实大门在此打开,即便从未体验过的读者也会觉得这种生活就在自己身边。叙述的真实性一向是理查德·耶茨的特色之一,他非常擅长在琐碎中找到亲近你、让你引发同感的那些闪光点,有些很奇怪,有些却莫名令人伤感,但不管怎样,他总会以最温柔的方式为你呈上,这便是耶茨小说容易让人浅入深出的上瘾缘故。

骨牌游戏

1409-02.jpg

看透一切,说烦了爱,书名仿佛影射着一种心态,被爱所困、被无爱纠结的人们跳出格局重新审视自身,以及他人关系,颇有一种亲手创建迷宫再困在其中的无奈感。说白了,《说烦了爱》是现代法式爱情的最佳范本,浪漫、纠葛、一见倾心、躲闪游戏……两性关系中所能遇见的桥段全在此碰撞与跳切。诚如引子所言,“凡是不想或不欲再听爱情故事的人可以合上此书”,尽管流露出“厌烦”情绪,但那是身在爱中的人所独有的骄纵感,从头至尾,爱的主题从未缺席过,以“爱情手册”命名此书也毫不为过。

标题烂俗,梗概也让人觉得不过是一本寻常的爱情小说,但实际上本书暗藏了太多玄机。首先,作者埃尔维·勒泰列是法国文学团体“潜在文学工场”的成员,1960年创立的“潜在文学工场”的另一个名字是“乌力波”,这是一个由文学家和数学家组建的松散的国际团体,乌力波成员定期聚会探讨,剖析现有文学作品,挖掘现存作品中再创造的潜在可能性,从而制定出新的规则并尝试新的文本结构和技巧。他们的一个重要概念便是“限制”,这几乎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自发挑战。在“潜在文学工场”成员中最有名的当属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和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前者的《命运交错的城堡》和后者的《消失》都是“乌力波”的代表作。回到本书作者埃尔维·勒泰列,他充分利用了“限制”概念,将所有章节、所有人物登场全盘借用阿布哈兹骨牌游戏的牌局情况,通篇结构严谨明快,大量对话与情节转换让节奏推进非常之快,短小的章节、来回转换的人物视角、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更添一份电影画面感。

其次,两位男性主要人物——心理分析师托马斯和作家伊夫主要是跟语言打交道,而两位女性主要人物——律师露易丝和精神病科医生安娜更侧重与人打交道,小说以安娜来到托马斯的诊所倾诉拉开帷幕,两条看似毫无关联与类同性的人生爱情线在此交汇。从某种意义上,“说烦了爱”是安娜每周定期的倾诉所引申而出的总结陈词,也像是托马斯在倾听之余的有感而发,安娜与眼科医生斯坦已结婚生子,露易丝跟语言学教授罗曼也过着波澜不惊的婚后生活,但就像是平凡终究抵不过偶然激情,她们分别奔向了真正吸引自己的爱情,结果是好是坏并不在顾虑考究之内。《说烦了爱》也无意摆出道德批判的架子,而重在描绘一出当代特色的爱情风俗画,六个视角人物像是各自独立的发声个体,他们相遇、交错、追随、分离,他们在这一盘无形的爱情棋局间走步、博弈,他们跟从内心所欲,做出自主选择,在一段时间内走到不同的驿站,故事暂且告一段落。像皆大欢喜、从此幸福生活在一起这一类老生常谈的落幕从来不是作者要关心的内容。

最后,书中所出现的有趣表现形式非常抢眼。比如露易丝在一场关于“女看门人为什么待在楼梯后面呢?”的辩论赛中用非常戏剧化的讲述方式把整个陪审团带回感同身受、悲恸万分的过去,在整个讲述阶段通篇短句、句末无标点,等同于现场的停顿换气。比如伊夫关于“外来者状况”的78则词条演讲带来了全书排版最具美感的几页篇章:左侧是伊夫的演讲正文,每则词条都涉及到“外来者”这一词眼,拥有众多诸如“局外人”(Outsider)、“外国人”(Foreigner)、“陌生人”(Stranger)、“外星人”(Alien)的引申义,右侧是特意前来围观伊夫的斯坦充满妒意与恨意的无标点心理独白,左右两侧并不是同步开始也不是同步结束,斯坦在词条62时退场,错过了伊夫最后借“外来者”向坐于观众席中的安娜的深情表白。再比如,作家伊夫在恋情趋近终结时以第二人称写就的书中书《有关安娜·斯坦的四十个回忆》,打乱时空顺序,更私人化的情感写照。

抛开伊夫这个作家身份,他带出了很多真实或虚构的梗。《说烦了爱》在很多地方经意或不经意地提到一些可能被人忽视的事实,比如同为“潜在文学工场”的雷蒙·格诺所著的小说《文体练习》用99种不同方式将同一故事叙述了99遍,比如藏在脚注里的“取舍”冷笑话。另外,表格、清单、演讲、剪报、电邮、照片这些文本之外的表现手法让这部小书变得更加生动,人物变来变去,故事说了又说,不过是爱的讲述。

封面赏 | 倒立世界

那部科幻文艺爱情电影《逆世界》(Upside Down, 2012)描绘了一个上下颠倒的双生世界,等级戒律森严。在现实物理世界里,倒臂行走需要体力和技巧支撑,不过自从有了万能的 Photoshop 等此类图形软件,倒转一下完全不费力气。唱片封面上的对倒形象数不胜数,动植物、静物的对倒处理几乎张张好看,而花费大量精力拍摄完成的水下倒立作品——Young Galaxy 的《Shapeshifting》(2011)也是格外惊艳。本辑封面赏析主要聚焦专辑封面上的人物之“倒”。

01

01633dea24d5969bdf.md.jpg

At Best Cuckold [2014]
by Avi Buffalo

长岛“九零后”少年 Avigdor Zahner-Isenberg 显然是那种少年老成怀旧型的音乐人,曾为 Boris Smile 弹过吉他,19 岁时组建的这支 Avi Buffalo 带着青少年特有的蠢蠢欲动与冲劲,呈上了荷尔蒙百分百的同名专辑《Avi Buffalo》。四年后,23 岁的 Avigdor 依然不忘怀旧,歌曲灵感几乎全部取材记忆,假声泛滥,情歌麻骨,低保真封面同样也揭示了新专辑低保真的音乐取向——瞧,不过是个寂寂无趣的少年从床上倾倒而下的发愣罢了。

02

02c417981144922d36.md.jpg

Long Sleeves Cause Accidents [2014]
by Yuko

比利时独立流行乐队 Yuko 第三张录音室专辑《Long Sleeves Cause Accidents》继续采用伦敦插画家 David Foldvari 的作品,诙谐灵动又不乏严肃内涵,与这张专辑的故事叙述融合得相得益彰。主唱 Kristoff Deneijs 的嗓音听来轻松,含蓄中总带有忧郁之情,无可预料的流行之声与巴洛克风情的结合,这应该是Yuko的最贴切形容。不仅讲述分层的故事,还经常引入令人惊喜的段落,比如开场《Dive!》三分钟后的歌剧女高音,与主体部分微妙交错。

03

03b.md.jpg

Golden Heart [2014]
by Golden Heart

瑞士女歌手 Heidi Happy 本名叫 Priska Zemp,从2007年发行首作《Back Together》算起,已经出了五张专辑。今年这张《Golden Heart》继续保持着流行与爵士、古典创作融合的传统,细节丰富的配器与古灵精怪的人声碰撞在一起,就如她的名字那样让人感到开心。本身深受多元文化的熏染,Heidi却坚持用英语演唱多年,因为这样更容易接近听众的世界。不仅在音乐创作中偏爱多乐器,她对于封面设计也青睐多种表现手法,就好比这幅倒过来的“Golden Heart”,将 Janneke van der Hagen 拍摄的照片上下左右对调,整体到局部都添加水彩渲染,营造出逼真的绘画质感。蓝色水彩,如梦似幻。

04

0417ed7c09d531fed5.md.jpg

The Marriage of True Minds [2013]
by Matmos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Martin Schmidt 和 Drew Daniel 两位电子音乐人在旧金山创建了这个强力组合 Matmos,目前在巴尔的摩活跃。他们每次推出专辑都是对自我的一次挑战,在搬至巴尔的摩、蛰伏四年期间,两位音乐人被这座城市的自由即兴氛围所感染,以即兴为重不知不觉成了新专辑的兴奋点,这同时也与长久以来的“心灵感应”项目相关联。从这个角度来看,封面中的“倒”元素显得有些神经质,令人毛骨悚然。

05

0584ec0f8aca24a8af.md.jpg

Solo [2013]
by Ignacio Herbojo

1989 年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 Ignacio Herbojo 自14岁起开始接受钢琴训练,曾在高中毕业后进入音乐学院短暂学习,退学之后便纯粹借助互联网自学音乐创作。《Solo》是他的第一张完整个人专辑,他在母亲乡下的一所空房间里创建了属于他自己的家庭录音室,通过电脑、钢琴、麦克风完成了所有歌曲录制(也就是 Matheus Chiaratti 所拍摄封面展示的那样)。在歌曲中能听到海浪声、铃铛声,各种让人会心一笑的小细节,加上清新的旋律,温暖的嗓音,整体听来非常舒服。

06

06e6792bff81eb918b.md.jpg

Angst [2010]
by Todtgelichter

一言以蔽之,德国前卫黑金乐队在专辑《Angst》所想表达的主题内容在封面上呈现得淋漓尽致。网络画手 Y 所绘制的这幅作品,形象传递出无限忧郁之蓝的压抑与窒息。不同的人看见这个画面会有不同的联想,同样的只是满脑的疑问与好奇。倒立男孩是溺水,还是漂浮?是死了,还是活着?冥想?沉睡?广阔的极具空间感的蓝色领域带来了永恒和无限的焦虑和恐惧,这种情绪从四面八方各种角度席卷拥抱而来,将渺小的个体吞噬殆尽。最沉静的焦虑症的最完美演绎。

07

0721865bb294d2ac5e.md.jpg

Theory of Machines [2006]
by Ben Frost

澳大利亚电子音乐人 Ben Frost 转战冰岛后的第一张作品,诚如他的附言,“no man is an island”,《Theory of Machines》是多方合作的成果,尤其是 Valgeir Sigurðsson 所引领的 Bedroom Community 厂牌和 Greenhouse 录音室。这也是 Ben 第一次大规模转向工业、噪音的转型之作,秉承着“机器理论”,Ben Frost 同时担当专辑的艺术概念指导,并坦言整套视觉设计受到 Victor Boullet 的装置艺术“Oblivion”的灵感启发,冰岛摄影师 Charlie Strand 拍摄了被起重机倒立的裸身 Ben Frost(原作是倒立的马),浓浓的装置气息被细线方格给分解了不少。Ben Frost 的本意是与揭示声音本质的音乐对照,拍摄出具象而表现“并非创作而是焦点”的照片,当然,最终呈现在封面上的图像看起来很像医院,冰冷枯燥的机械感迎面扑来,没有切割,没有血滴,没有医生。裸露的身体与隐藏的机械在硕大的手术台之上,全然物化。

08

08.md.jpg

Citrus [2006]
by Asobi Seksu

已于 2013 年解散的纽约布鲁克林乐队 Asobi Seksu 从一出道起就不愿被贴上 Shoegaze 的标签,然而在乐队第二张专辑《Citrus》里浓郁的吉他音墙与梦幻的标志性女声怎么听怎么自赏。在日本出生、洛杉矶长大、现居纽约的 Yuki Chikudate 在演唱中来回切换日语与英语,在她看来这是最完美的双重文化表达法。不过在橘色封面上,日文字样明显比重更大。专辑里有很多敲击、弹拨的堆砌,在旋律张力的演绎同时,更创建了很有穿透感的主音——“很干净、冰冷、水晶般的声音”,犹如一些光线照进混沌之中,两者的结合是让人兴奋的。

09

09d7de88c5b22802c1.md.jpg

Try Anything Once [1993]
by Alan Parsons

英国前卫摇滚乐队 The Alan Parsons Project 活跃时间为 1975 年到 1990 年,之后 Alan Parsons 转向个人发展,首张专辑《Try Anything Once》可算是乐队的遗留物,丰富繁多的合作献声仍有盛宴架势。著名封面设计师 Storm Thorgerson 与 Peter Curzon 协力打造了专辑封面,标志性的蓝天与超现实元素很有辨识度,倒吊的戴帽西装男有几位手里握着的环形物体,比如球、时钟等,同样在 Storm Thorgerson 的其他封面里频繁出现。

Faerie Solitaire | 谁偷了仙女的蛋

Faerie SolitaireFaerie Solitaire, 2010
by Subsoap
6.5/10

这款游戏绝对是强迫症患者的噩梦。

嗯……仙女纸牌或者妖精纸牌,用来打发时间是不错。翻牌收牌,几乎无需动脑。说是闲来无事玩两把,但很容易停不下来,深得无聊之精髓。冒险模式还有剧情,但是真的没人care。一个关卡分9小局,每一关有不同的任务目标(金钱、连击、完美),然而,即便你在前几局就已达成,还得继续玩完剩余局数。纯粹点鼠标活动。关卡虽多,也不过是牌组布局不同而已,随着后期道具加成,难度可以说不升反降,让玩到最后一关有所期待的我大为失望。

挑战模式的任务条件严苛了一点,仅此而已。身为一款纸牌游戏,它有着酷炫的画面、清淡的音乐,它还有着奇葩的野心——偏要加入养成模式,捡蛋孵蛋,8色4种共32款幻想宠物任君选择,可惜除了两幅幼年和成年的静态画像再无萌点。

我曾天真以为这些怪兽蛋是在冒险模式下随着进程必然获得,相当于奖励。结果通关后还缺6枚蛋的我后知后觉醒悟这蛋跟特定关卡没半毛钱关系。有指南分析了关卡掉蛋的几率,一组牌翻到最后有三种奖励:金钱,材料(木、石、魔法)和蛋。蛋又是随机掉种类。纯粹撞运气。

于是这款小妖精游戏的磨人之处来了。绝大部分成就随着游玩进程自然而然就能解开,唯有两项与宠物蛋关联的成就故意延长玩家游戏时间。社区里有人就说,游戏时间已经90+却仍差最后2颗蛋。是的,最后2颗彩虹蛋是公认的pain in the ass。

不等通完冒险模式我已经审美疲劳,为了收集剩余的蛋我继续发昏无聊刷刷刷几小时仿佛没有尽头。很快求助自动热键外挂,可是,当刷全宠物,游戏时间也已上40+。

我说,有必要设置如此奇葩的系统,老老实实做一款纸牌游戏不好吗,或者,去掉这两项宠物成就啊!知不知道成就党有多辛苦!指南里对成就类别的总结要借用下——

一,成就与游戏进程、特定情节、收集要素关联;
二,成就与游玩技巧关联,比如连击、灭敌、无伤过关;
三,成就达成纯粹靠时间、运气,甚至无厘头的条件。

那么,仙女纸牌的宠物成就显然属于第三类。我明白开发商的出发点很好,替代系统纸牌,成为硬盘常驻游戏,但是游戏这种更迭换代如此频繁的快销品,大多数人都是一款换另一款地玩,试玩能给你半小时就很了不起的,真心需要想别的办法留住玩家啊。

我承认我掉steam大坑最初也最主要就是为了成就系统。后来被慈善包养惯了,甚至觉得这种性价比跟玩盗版游戏差不多嘛。也正因为+1游戏多了,玩不过来的压力与日俱增。有时急躁只想赶紧打完炮,跳入下一个的怀抱。但强迫症无法忍受离全成就只差两项,手动之路何其漫漫(何弃疗),然而解锁之后人家甚至发来恶意的祝词:你-太-闲-啦!

所以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丢完8张宠物全图,送回两字:

怒-删!

Read More

Botanicula | 狂欢之旅

Botanicula, 2012
by Amanita Design
9/10

两年前的某个夜晚,一边玩着Botanicula一边研究着如何完美去黑边截屏,不知不觉就到凌晨。当时只是想把每一个场景每一段动画都截下来,并不希望太快到结局,后来望着快一个G的截屏文件夹不知从何整理,然后就再也没进过游戏。进度为倒数第二章。

这从某种层面说明了Botanicula的画面有多美。或者换个词,小清新。当然一款描绘奇幻植物世界的游戏,不清新不行。还有很多词可以用来形容Botanicula,轻松,治愈,诙谐,天马行空……跟前作《机械迷城》(Machinarium)一样,Botanicula保持着通篇无对话无解说的好传统,在原本简略的世界观与人设上又做了一番减法,也算是另一种意义的简约主义。从剧情上看,更是常见的英雄救世界的梗。与其花大力气构建与铺垫,不妨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嘿,蜘蛛怪是最终BOSS,让我们去消灭它!这就跟叙事创新到后期又重归传统别无二致。复杂故事野心勃勃,却不如简单故事那般直接有效。

在Botanicula这里,你会更沉浸在世界探索之中,享受色彩纷呈之下的各种秘密与惊喜。

优:

  • 色彩。真心无需多言。所有你能想到的代言梦幻的色彩,以及噩梦的暗黑。

  • 人设。Mr. Feather会飞,Mr. Twig能倒行能潜入洞中,Mrs. Mushroom弹跳力好,Mr. Poppyhead笨重却浮水,Mr. Lantern身为主角只会卖萌。在主线故事中,每个角色的技能都能派上用场,团结友爱这种母题完全正能量。除了五个主要角色,其它的卡片生灵包括NPC都很有个性。相遇/召唤方式不尽相同。另外,还有Amanita Design以往作品例如《银河漫游记》(Samorost 1&2)的人物彩蛋。

  • 卡片。这应是探索旅程中最有收获感的附加设计,遇到特定的动物、植物、NPC将解锁专属的动态卡。卡片分普通卡和金卡,前者在游玩过程中必然解锁,后者与章节完成以及相应成就挂钩。收集完整的123张卡片,在游戏结束后将能观看到3段彩蛋短片:星战、颁奖、拍照。

  • 音乐。捷克Freak Folk二人组DVA为Botanicula所作的原创配乐与游戏本身的欢愉气质相映成趣,各种小细节小吟哦曼妙无比。某些时候会让我想起早期灵气动人的múm,然而múm更冷一点。有人说Botanicula这游戏从头到尾都是"Let's PARTY!"——狂欢气质尽览无遗,音乐又为之添砖加瓦。

劣:

  • 章节。小品级游戏就不吐槽流程太短。一旦进入下一章节,就无法返回上一章节的场景。所以如果错过卡片,就必须要从存档再开始了。也许是不够解谜达人,让我不依靠攻略完美收集通关肯定是做不到。(你太弱!)

  • 卡片。没有XXX/123的编号。并不清楚每个章节共有多少张卡,或者漏掉了什么卡,只有等到游戏结束才能看到收集进度。这是故意增加神秘感吗。还是那句话,误打误撞是惊喜,收集不全真心是我太弱!

然则强迫症患者我推倒几次存档还是完美抵达——

耳机先生

他说要过来时,我有点犹豫。我说等等,先找找东西。他问找什么。找面镜子,看是否变回人形,是否能够出门社交。他说你总是这样,不找个借口会死。我没有说话。他将背包随手一扔,说,怎么哑巴了。我弄丢了借口。借口是什么。借口是你会对我生气,而我会后悔那天的回应。

他带我出去逛街,像个称职的导游。我笑话他的耳机没有挂在耳朵上。他瞪大眼质疑我的白痴。嘈杂的人群推推挤挤。他消失。他出现。音乐在地上呼喊。最终死亡。他说,终于。我问,怎么办。他认为解决肚子警报最为紧要。我俩好不容易找了空位坐下等餐。然而一刻钟过去,两碗面都端上来时,他嫌弃卖相太糟,决定拍屁股走人。偷偷走吗。名正言顺偷、偷走你的心。

在巷子深处,有一些奇怪的小店,藏在奇怪的招牌下卖些奇怪的玩意。他毫不理会导购的推销,买下一款蓝色的无线耳机。我抢过来试听,无意间发现他手机音乐库的专辑封面全是些花枝招展的粉红女郎。我说有没有不那么流行的歌曲啊。他说有啊。他抓起我的手就开始咬。我喊你想干嘛。他握紧我的拳头,凑近嘴边,开始唱一首我应该知道名字但怎么也想不起来的歌。

最后我对着那张沉浸在黄昏中的面孔说,别叫我名字。

耳机沉睡。耳机睡了六小时,瞅了一眼时间,决心再睡四小时。充满电,便能尽情折腾十二小时。

他开始亲吻我手背。

枕边微光#048 | 精神分析美食家

马丁·苏特是瑞士文坛的一个特例,他作品里的商业元素带来了畅销,但却又不能简单地归为快餐文学。在乱花迷眼的情节转接之余,仍然会有引发读者掩卷深思的地方。也许是从创意广告界转行的缘故,马丁·苏特的小说显得格外简约克制,即便是带着明显心理小说的写法,可读起来却丝毫不觉繁琐,侦探、悬疑等类型元素的引入,让整体节奏变快,更多的变化与突转紧抓着读者好奇心最终发展成高潮过后的空白。

月之暗面

01.jpg

马丁·苏特以1999年的《小世界》出道,描述了一个身患老年痴呆而逐渐失忆的老人所隐藏的纳粹时期大家族中的一段秘事。惊险和侦探小说的行文节奏,加上平铺直叙之中的心理探秘,让整部小说充满玄机和张力。《小世界》和其后出版的《月亮的阴面》(2001)、《完美朋友》(2003)一并称作“精神分析三部曲”,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剖析着主人公的内心,探寻着个人存在意义。

《月亮的阴面》得名于迷幻摇滚乐队Pink Floyd的经典专辑《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1973),可以说是把这张专辑当作阅读的背景乐会更好地理解故事里的精神探索之旅。从开篇的商业场景,到中段的迷幻入境,再到后期的野外生存与追逐游戏,小说的场景跳接跨越幅度相当之大。这倒也清晰划分出了几个层次,一一对应着主人公内心变化的几个阶段。

乌尔斯·布兰克是一位出色的经济法律师,在开篇的公司收购与合并谈判中,他面临压力但认为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洞悉幕后像是他的超能力,但他并不会盲目主动亮出底牌而是伺机而动。这就好比是另一边的幕后黑手皮乌斯·奥特登场时的场景,一出狩猎运动。

进入中年,布兰克没有丝毫的危机症状,相反,他正处于人生巅峰期。在工作之余的散步闲游是解压的良方,他偶然路过跳蚤市场,被一位极具异国风味的嬉皮姑娘所吸引。在好奇的驱使下,他从她手中购买了檀香,说不出来是真被香味吸引,还是为眼前这位与他的世界迥然不同的女孩着迷不已。

故事就此改变。《月亮的阴面》从一开始的节奏就相当之快,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谈判开会到聚餐对谈,一切都像上了发条似的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除了跳蚤市场的那一小段停留。布兰克开始用起了不曾试过的檀香,挂念着那位名叫露西的女孩,哪怕他家中已有一位长期同居的女友,哪怕他和露西年龄代沟如此明显。就像任何脱离常态的转折,布兰克和露西之间的相互吸引是注定发生的戏码,这也是小说的一个关键点,布兰克那种严谨审慎的商业人生被露西这种狂野肆意的灵性人生撞击出一个象征解脱的豁口,他对露西所代表的新世界非常好奇。在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无聊过程中,他前所未有地渴望大胆放肆一把。露西带领着布兰克前往森林露营,是与钢铁森林截然不同的色调和场景,布兰克体验了人生中第一次“迷幻之旅”。然而,由于无意中品尝了非同寻常的神秘蘑菇,布兰克的迷幻体验变得格外疯狂,像是打通了一切脉络,他的身体全权与自然融为一体,呼吸感受着最原始的精气,洞悉未曾洞悉过的奥秘,他像重新活过了一遍。迷幻之旅结束之后,他看待世界和周遭的方式俨然不同了,他觉得各种意义都有了另一种阐释,个人及生存价值也全然坍塌瓦解,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已经不再重要,金钱、爱情变得无关紧要。他的行事为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一切都是由于那株名为“灰蝶”的小蘑菇所引起的。

在理智与清醒之中,布兰克的矛盾与挣扎牵引着他走向无法逆转的偏执。他一方面惊讶内心的领悟,一方面又急切地希望自己能重新回到过去,回到正轨。蝴蝶效应所掀起的波澜一环环改变了所有事情,而他并不知,他以为只要再次以正确的方式食用“灰蝶”以正确的方式体验迷幻之旅,他便能重新拥抱过去的自己。于是在逐步偏离工作正常轨道之时,布兰克努力专研起蘑菇来,其中有一段甚至可以形容成“如何烹饪蘑菇才更美味”。

“灰蝶”只是小小的导火索,布兰克走向人性之恶是对标题“月亮的阴面”的映照,更是潜伏已久的心理危机。在高密度的叙述中,读者可以看到布兰克的心理突变其实是一种历史必然,迷幻之旅的引入只是增强戏剧表现力的元素,是从安静到暴烈的过渡中的一段无限变奏,充满了自由灵性的音乐性。从通篇结构上来讲,各个场景都是为同一主旨服务,即布兰克对内心真实自我的寻找从始至终都是一气呵成的。所以,月亮的阴面这一隐喻便不能单纯引申为人性之恶,而是隐在普遍人性深处的原始冲动,被社会常规压抑的一种自由。

完美朋友

02.jpg

《完美朋友》是马丁·苏特“精神分析三部曲”的最后一本,继《小世界》对人与社会环境的挖掘以及《月亮的阴面》对人与自然环境的角力之后,《完美朋友》倒是以更小处着眼,将视角转向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在必不可少的社会现实反馈之中,三部曲里的小说主角始终都处在找寻自我的过程,而《完美朋友》就像是这一主题的集大成版。

法比奥·罗西从病床上醒来,带着疑问:我是谁,我在哪里?这种近乎探讨生存本源的亘古问题实在太具典型性,法比奥只是一个小小的个案,他不落俗套地失忆了,显然,填补这段记忆空白成为小说的全部悬疑所在。有趣的反差在于,他不多不少恰恰失去了五十天记忆,五十天之前,他是名很受欢迎的记者,拥有一名深爱的女友诺丽娜,五十天之后,他是大家避之不及的人渣,诺丽娜不再搭理他,现任女友名叫玛琳。到底发生了什么?法比奥以自身之力走访侦查,颇有侦探小说的步伐,逐渐拼凑成一个惊天真相——巧克力生产中的食品安全案把他推到了现今地步,而几乎变换了一种生活的法比奥并没有被吓退,他坚持不懈地向前追查,这应是记者的本性使然。

书名里的“完美朋友”也像是一种反讽,五十天前法比奥的好友是同为记者的卢卡斯,五十天后的好友则是道不同的高中同学弗雷迪,弗雷迪对待金钱的态度曾是法比奥所不屑的,但如今,没有弗雷迪的支援法比奥恐怕很难在找寻失去的记忆道路上走更远。当然,随着故事的推进,“完美朋友”的真正指代也显而易见,或者说,从一开始,完美朋友的暗示就非常明显,就好比阅读本格推理小说,最有谋杀嫌疑的角色往往不是凶手。食品安全案所插入的变数,成为友谊的临界点,卢卡斯在这五十天内,从好友变身为抢走朋友女友的背叛者,法比奥不能理解,难以理解的更是自己把诺丽娜推向了卢卡斯的怀抱。

马丁·苏特在《完美朋友》中所引入的意大利风情为原本平实缺乏悬疑的故事增添了不少亮色。说它缺乏悬疑,主要是关键转折和最终真相、最终结局几乎都可以提前预见,并没有太巨大的逆转或反差,整个故事就是在失忆者找寻过去的框架上逐步填充,是一个足够圆润的整体,却缺乏棱角和意料之外的变化。马丁·苏特深谙流行时尚的脉络,他往往会在小说里引入美食元素,比如《月亮的阴面》里的蘑菇,《完美朋友》里的巧克力和意大利美食,以至后来他干脆凭着这种对美食的爱好写了一本名为《厨子》的小说。当然,让他在国际上打开知名度的应该是那部被改编成电影的《爱情谎言》,充满奇想的爱情故事让人难以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