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赏 | 水中墨

水下摄影总会让人感觉清凉。且不提水下人物摄影的难度,这一次先来关注小型水下摄影的高度自由化创作。没错,如标题所示,唱片封面上的水中墨摄影,光听上去就很诗意。这种可由摄影师自由操纵并实验的不定形物,每时每刻都呈现出别样的风貌,真是完美的拍摄对象。几乎不需要多费脑子和努力找角度,轻松就可以拍出惊艳的照片。当然,说起来轻松,不放也自己找个水缸,滴几滴墨试试看?要想实现以下封面的艺术性,也并不是那么简单就是了。

01

34.jpg

Human [2014]
by Max Cooper

英国伦敦电子音乐人 Max Cooper 在他个人第一张专辑《Human》里将机器、电脑、人声交混为如梦似幻的抽象世界,该作封面正是这一世界的美妙代言。他的好友 Ben Slater 是一位很有个人风格的平面设计师,也负责过他之前的一些 EP、单曲封面,这种烟雾、水墨效果也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Human》的设计过程中,Max Cooper 希望能有两个侧面来展现他的音乐主题“Human”,在最终的封面上出现的是相对正常的人脸,水墨缠绕而上变成了他的头发,封底是他的后脑,在内页手册倒是可以看到一些更抽象更有情绪的人脸形象,就好比配套单曲《Adrift》和《Impacts》那般具象与抽象的跳变。

02

ink-02.md.jpg

Stick Up [EP, 2014]
by Ookay

美国圣迭戈 DJ Ookay 谦逊地探索着电子舞曲与说唱的碰撞美学,具体说来,就是 Trap 这么一个子流派。重拍贝斯,808 鼓击,尖锐的合成器划分,最强音的人声采样循环,《Stick Up》的两首曲目从每一个角度都完美呈现了 Ookay 眼中的 Trap 乐。EP 封面是浓墨重彩交缠的红与蓝,这张小碟其实是 Ookay 于今年 1 月 10 日当天献给本人的生日之礼,放于 Soundcloud 供乐迷免费下载。

03

ink-03.md.png

Il primo disco era meglio [2014]
by Majakovich

来自意大利特尔尼的摇滚乐队 Majakovich 用他们第二张专辑调侃着“第一张总是最好的”,却在新作里探讨着复杂甚至有点不相关的主题,比如死亡、家庭、重新收获的兄弟情谊,还有 UFO。在嘶喊尖叫的冲击下,他们对文本的表现力实在是强过旋律,这也不奇怪,Majakovich 的三人都是语言的高材生,寓言、诗作、隐喻的衔接信手拈来。在错综复杂的主题乱战中,水乳交融的彩墨沉坠反倒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清新简约。

04

ink-04.md.jpg

Music for You [Single, 2014]
by Jonas Schwartz

瑞典电子音乐人 Jonas Schwartz 在2012年首作《Six》发行后来到了首都斯德哥尔摩,在这里他养了条狗并着手制作个人的第二张专辑《Expedition》。这张封面呈现彩虹之橙的《Music for You》正是来自新专辑的先行主打,在复古合成器的律动下可以感受到 70 年代的流行风潮。

05

ink-05.md.jpg

Distorted Symmetry [EP, 2013]
by BareSkin

Josh Thompson 以 BareSkin 所推出的作品性感无比,《Distorted Symmetry》比前一年的《Flow Control》更带感更让人难以自拔,是舞池的完美搭档。封面艺术揭示了“扭曲的对称”主题,也与第二曲《The Shape of It》相关联。有意思的是,BareSkin 所在厂牌名叫 HyperColour,旗下作品色彩感异常强烈。

06

ink-06.md.jpg

The Temper Trap [2012]
by The Temper Trap

澳大利亚独立摇滚乐队 The Temper Trap 的第二张专辑《The Temper Trap》收获各路好评与注意,其让人眼前一亮的封面功不可没,更别提系列单曲那壮观的彩墨艺术。所有的大小封面都来自意大利米兰摄影师 Alberto Seveso 那美轮美奂的“水中墨”作品。为 The Temper Trap 提供的这组照片中的水墨色泽丰富,极具雕塑感,看上去就像诱人的冰淇淋卷块。

07

ink-07.md.jpg

Beautiful [Single, 2013]
by 絢香 (Ayaka)

与 The Temper Trap 的抽象不同,同样由 Alberto Seveso 操刀的絢香单曲封面展现了现实与梦幻无缝交融的世界。Ayaka 的面庞比起 Max Cooper 闭目的轮廓要更具象,更真实,同样由水墨烟雾缠绕成头发,Ayaka 这一边的彩色纷呈更有仙境感,甚至有种发中星云图的奇幻景观。

08

ink-08.md.jpg

All the Wars [2012]
by The Pineapple Thief

前卫摇滚劲旅 The Pineapple Thief 的第九张专辑借用了知名水下摄影师 Mark Mawson 的作品——2012 年水溶液系列“Aqueous Fluoreau”其中的一幅。The Pineapple Thief 钟情 Mark Mawson 的作品在于色彩强烈的互动非常契合他们音乐中所表达的复杂而情绪化的主题,比如出生、爱情、生活、冲突和死亡。这幅照片“看上去就像一颗原子弹爆炸”,只不过是彩色的。彩墨在水下的流动突变,充满了颗粒和细节,在摄影师 Mark Mawson 眼里,每次拍摄中水墨那难以预料的变幻形状就像空中云彩一般,令人着迷,更有趣的是,你可以自由制造和控制水墨的流动。

09

ink-09.md.jpg

Coracle [2011]
by Walls

由 Alessio Natalizia(Disco Drive)和 Sam Willis 组成的 Walls 在电子与氛围间做了美妙的调和,是雾中繁花,也是烟下祥云。由 Robert Bellamy 完成的封面摄影非常梦幻,粉红烟云缭绕,就像《Coracle》那轻柔曼妙的造梦电音,挑逗而感性十足。说真的,这大概是最有天堂仙气的一幅封面作品了。

10

ink-10b.md.jpg

Twisted Colors [EP, 2008]
by Oceanlane

东京乐队 Oceanlane 在唱片封面上都很下功夫,有对嘴天鹅、空中彩旗、罗夏测试图、穿越城市公寓的银河。最有意思的应该是这张发于 2008 年的 EP《Twisted Colors》了,顾名思义,色彩是重中之重,滴落之墨恰好绽放如花,与右边的纸花相映成趣,反差之美。

枕边微光#047 | 梦之帷幕

“我们本可以感动星辰,却只是敲打木桶让狗熊跳舞。”

在《夜幕降临》里出现的这一句,奇妙地解释梦的逻辑。在梦的世界里,没有框架没有法则,随心所欲闯荡冒险才是务虚之选。大卫·米切尔就不愧为造梦高手,他将想象铺展成前所未有的炫技程度,让人咋舌惊叹也让人沉溺其中,不愿抽身。梦的帷幕背后,有所有的可能与不可能,只等待着我们闭眼,坠身一跃——

梦,亲吻梦

1405-01.jpg

2010年有一篇刻薄的文学批评——最被高估的15位美国当代作家,将好些位大多数人喜爱的作家数落吐槽得体无完肤。迈克尔·坎宁安正不幸在列。说起这位“创意写作教授”型作家,大众最为熟悉的应是那本改编电影拿奖拿到手软的《时时刻刻》,在这个阶段,他最爱用的手法便是“三段叙述”,前作《末世之家》如此,后来的《试验年代》亦如此。坎宁安确实深谙创意写作的精髓,找到自我的安全地带,以安全模板写作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故事却又有一脉相承的同族气质。这已经是他的个人特色,一看便知道是他的作品。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很多作家终其一生也就在反复书写同一风格。

作为新作的《夜幕降临》似乎有点跳出旧框架,并没有明显的三段叙述结构,以一对中产阶级夫妇晚间赶赴聚会开场,亲和自如的语言如夜幕一样缓缓低垂,细腻之处颇见功力。夫妇俩貌合神离,被撞之马所引起的交通堵塞增添了彼此之间的隔阂,是一个搁浅的象征,他们说着有一搭没一搭的话,思绪跳到千里之外。两人胶着关系一直呈现的漫长平静被第三者打破,妻子的弟弟“错错”带着跨越年代的青春气息闯了进来。诚如其名,错错是错误来到这个世上也接连做了些错误选择,从幼时天才到如今迷茫无法自控的无业青年,错错再一次面临选择,如何开启人生的下一章。

丈夫算是半个成功人士,但到了人生关键点也对自身定位走向产生了纠结,仿佛事业更高峰难以企及,仿佛完美的艺术奇才难以觅得,仿佛死水微澜的婚姻生活走向了死胡同。他被错错的随性朝气感染,他被代言永恒的青春肉身所迷惑,他不知所终,却义无反顾地走向了离经叛道。这种说法当然太过矫情,都四十几岁的人了,却像个动心少女一样满怀着憧憬,对未来也太过依赖。可是没办法,谁让他在对的时间地点撞见了对的人呢。错错的阳光形象仅是表象,错错的吸引力太过致命,诱发了原本就不安分的欲望与冲动。最终一切不是借口,身体行动不说谎,内心挣扎来去都是惘然。

虽然凑成了三位角色,但妻子这条线全然辅助,只是为了交代出夫妇生活的无果、引出错错的出场。何去何从,是摆在错错和丈夫面前最严峻难解的问题,更美好的假想不是没有亮出,一起私奔去过异国他乡过平静牵手生活这是多么有画面感的未来,然而,想总是比做要轻松简单,比起实际行动来说心理负担才是禁锢你我的枷锁。焦虑,迷茫,虚妄,欲求,在《夜幕降临》之后被无限放大,交汇为笼罩梦与无梦的无形之网。他们在都市失眠之夜里偶尔交谈,发生点什么,最后又重回各自的困扰。夜夜依然。

迈克尔·坎宁安虽然没有提供出新的解惑,却以精致细腻的书写将现代社会的生存心理描摹得如梦惊悚,步步逼近,那些人物的遐思所想与一言一行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如水流畅的情节,自然展开的高潮,还有梦醒后怅然若失般的结尾,是夜晚献给时光所讲述的失落故事。

不同于《时时刻刻》取材于弗吉尼亚·伍尔芙、《试验年代》以沃尔特·惠特曼为灵感参照,《夜幕降临》将视线聚焦于艺术本身。按照作者迈克尔·坎宁安的诠释,职业为艺术画商的丈夫所遭遇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写给艺术的情书。错错这一存在尤其如此,不只一次用青铜时代雕像或者罗丹艺术品来形容错错的身体和气质。在艺术化的生活里,任何事物都有通向永恒的一面,而错错毫无疑问所呈现的正是书写不尽的青春。从某种层面来说,时间流逝,让某一特定的青春变得毫无价值,我们言之变老,年岁渐老所催生的焦虑迷惑或许正是《夜幕降临》里欲望执掌生活的另一语言。

梦,梦见梦

1405-02b.jpg

在大卫·米切尔热潮来袭之时,正好赶上《云图》电影的热映。可能大多数人都对那百转千回、奇妙时空穿插的结构惊叹不已,也对惊鸿一瞥的同性亲热场景记忆犹新,而小说文本相对电影故事来说更零散更独立,仿佛是几个稍有关联的短篇小说集合在一起。

在《云图》之前,大卫·米切尔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九号梦》显得更连贯更完整,也更具野心。与其说由约翰·列侬的名曲《9号梦》为灵感,不如说整部小说都以列侬与披头士的歌曲充当背景乐,主人公少年三宅咏尔是个追梦者,他练吉他,他梦见了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他梦见了过去。整部小说以极似赛伯朋克科幻小说的氛围开场,第一章节“潘诺提康”接连玩起了文字游戏,节与节之间交替情节,故事发展到一定高潮阶段必将中断,然后再倒退重来,但是主线始终清晰如一,三宅闯进潘诺提康大厦,想寻找父亲,未果。

客观说来,《九号梦》的主体故事实在是简单。“寻父”主题几乎是西方文学亘古不灭的母题其一,大卫·米切尔也公开承认现代写作中故事框架可供选择的已寥寥无几,他从不担心自己的小说会陷入俗套,事实也摆在面前:结构、语言、细节、奇思妙想足以制造吸引读者的噱头。读《九号梦》,虽然一直关心着三宅咏尔如何寻找父亲、到底能不能见到父亲,但更大的乐趣在于,每一章的写法有何不同以及故事层次的变化。就像《盗梦空间》所提示的,我们被寻父之旅的科幻梦牵引进来,却跌进第二层、第三层……第九层梦。作为造梦者的大卫·米切尔,极尽造物者之能事将侦探、科幻、犯罪、童话、音乐、爱情、游戏、军事等丰富元素填塞在这一层层梦境里,随着故事、纸页缓慢推进,总能看到新鲜的风景,没有重复段子,没有老调重弹的冥想,只有妙笔生花的想象。

将虚与实的叙述交融得如影随形,让人想起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幻影书》,大卫·米切尔倒是将虚实交织推向了另一极端。如能挺过第一章节的伪科幻洗礼,那么接下来便能做一名合格的读者,分辨出回忆里的真实、梦境的真实、讲述的真实这几乎是贯穿通篇的趣味挑战。“失物招领处”中的回忆,“电子游戏”里的游戏与隐喻,“填筑地”里的电影画面,“故事研究”里的互文童话,“回天”里穿越时空的家书,“牌戏”里的互联网超级病毒,“山的语言是雨”中的梦中梦,每个章节都有独一无二的符文标识,每个章节都有自主呼吸的体裁风格,抛开主体故事看《九号梦》的整体结构那是多么华丽与有趣。大卫·米切尔并没有开创多么前卫的写法,更何况前辈影响的痕迹清晰可见(比如村上春树和保罗·奥斯特),他的聪明之处在于将众多想法巧妙与一个通俗故事内核整合在一起,使内核饱满,又令众多小故事不再孤立存在。这也是阅读乐趣所在,多元叙述带来了狂欢式的高潮体验,读者如坐过山车一般左旋右转上翻下滚从头到尾嗨个没完,当然前提是要有耐心,主体“寻父”故事的推进实在是慢得可以。

大卫·米切尔的日本情结众所周知,多部小说以日本为背景,《九号梦》便在此列。这其实更像一种符号,东方文化于西方视野的象征与冲突,日本作为一个东西文化碰撞的熔炉是个绝佳的特写典型,更别忘了日本与英国同样是个岛国。有趣的是,日本的多发地震也给小说带来了别样的戏剧高潮,第九号梦的空白可谓是一个超级开放的小说收尾。

封面赏 | 脸上有字

如果对长相太有自信,大可直接拍张大头照充当封面。而不论好丑,如果给脸部摄影加上恰到好处的字体排版,那么整个封面的效果将大为改观。重点从脸部迁移到了中心文字上,也就不在乎字样之下的人物是不是英俊或美丽。可以说,脸上加字是提升普通肖像摄影美感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方式。

01

01.md.jpg

Sweet Sixteen [2014]
by Vaghe Stelle

意大利都灵音乐人 Daniele Mana 化名 Vaghe Stelle,重混了诸多电子音乐人的名曲,这一次他推出首张个人大碟,却取了个自嘲无比的标题:尽管年岁增长,但我仍过着一种青少年的真实生活。相信很多人会有同感。他将这张专辑比喻为与听众进行的一场有关爱与绝望的对话尝试,复古合成器带来的诡奇之音让人如陷时光噩梦,“我的生日”、“甜蜜十六岁”、“对不起我不知道我在哪里”、“谢谢与我交谈”这些琐碎事件在扭曲电音撞击下变得千疮百孔,就如封面上的惨绿少年那般失真,难以辨明。

Read More

封面赏 | 上与下的抗衡

Horizon Line,地平线,水平线,出现在专辑封面上的中心分割线并不一定要将海、天作为主题,上下毗邻能有很多表现内容。当然,在摄影中出现一条地平线,倒是一个很好的陪衬,可上可下,不在正中间,也能成为黄金分割线。

01

up-01.md.jpg

Nielot [2014]
by Król

1984 年生的 Błażej Król 在多支波兰独立乐队担任过吉他手和主音,如今他总算以本名推出了个人第一张正式专辑《Nielot》,专辑名是波兰语的“飞”,足以表达Król单飞心情。听遍专辑的最大感想便是太短了,短短八曲虽然丰富展现了他在音乐流派娴熟游转的功力,每一首都有令人难忘的段落,但两三分钟这么一晃而过,最长的第八首也不过五分钟而已。与其说这是一张向独立摇滚深情告白的专辑,不如说它更受氛围、电子乐影响,Iwona Król 与 Błażej Król 一并设计了这款含蓄、诗意的上下对照封面,她还参与了专辑的合成器以及旷野录音部分,所以说将艺名简化为 Król 不是没有道理。《Nielot》是短暂的飞翔,但它浪漫动听,也充满了惊喜。

Read More

名存

带着对某人的执念以此ID注册豆瓣马甲已满六年。六周年快乐。

从最初的无活动无广播偷窥根据地逐步演变成自己最为活跃的社交站,不得不说我慢慢有了妥协。这六年间用过的名号,大部分是随意拼凑单词,少部分有着特别的感情,而每一个使用阶段都有不同的故事,往事杂乱闪回,我无从梳理。头像也随着名号变更,从最初的卖肉男到现在的音乐人,其实说到底,全都是执念。执念的我现将名号依字母顺序整理如下,大致就是这些了——

SacredBath

ScissorBrother
剪刀姐妹

SearchBar

SebastianBabe
【Sebastian from ChatWithHim】

SecretBasement

SeedBloom

SeekBeef

SeeleyBooth
识骨寻踪

SentimentalBen
【about Ben Frost and Ben from “Felicity”.】

SexBox

SeriousBlowjob
【inspired by Erika Lust's short movie "A Blowjob Is Always A Great Last-Minute Gift Idea!"】

ShaBi

ShitBull

ShortBus
性爱巴士

SickBear

SilasBotwin
单身毒妈

SilverBlade

SilenceBoat

SimpleBlank

SingleButt

SleepingBeauty

SlimBob
【from Tekken Tag Tournament 2

SlowBird
查理·帕克系列】

SlutButters
【@Butters

SnowBall

SoBoring

SomeBody

SoulBlack
噬魂师】延伸:独二无三

SpaceBanana
Welcome To The Monkey House by The Dandy Warhols】

SpringBreak [170417- ]

SpringsBread

StarBroken

StarBucks

StillBreathing

StoneBook

StormBreaker
暴风突击者

StoryBoard

StraightBoy
【由春琴姐点名】

StrawBerry

StudyBuddy

StupidBomb

SuckBack

SuiBo
【逐流】

SuiniBian

SulkyBunny

SummerBreeze

SuperBedman
【inspired by Maxwell of Scribblenauts Series】

SweetBee
The Beekeeper by Tori Amos,《你好,养蜂人》by 苏童】

SweptBlue

SwingBike

SystemBackup

[已注销]


我反反复复心血来潮却又不愿注销这个账号的最大原因是,希望有一天你还能看见。当然我是在妄想。不清楚你注销帐号的缘由。是不是与我有关。这已经过去几年,但一想起你的消失就觉得这道未解谜题始终困扰我或许也是我纠结本性作祟。Anyway, miss you, 博士。

update: 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