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边微光#034 | 迎向暗黑之爪

道尾秀介的动物世界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刷新了“叙诡”小说的下限,如果你想阅读道尾秀介的黑暗面,那就先看这本好了;看完不喜欢,那么这个作者从此就可绕过。说起他的“地支系列”,明显不是系列的系列,只是在书名中包含十二生肖动物的其中一种或两种,这一系列的质量可谓参差不齐,已出部分当中,《鼠男》评价最高。论及道尾秀介的小说世界,不外乎“谎言”和“动物寓意”几个关键词,在“地支系列”之外还有几本也用上了动物,比如《月与蟹》、《喜鹊的四季》。另外,详述人性的黑暗也正是道尾同学最擅长的事,世界观的崩坏重建,角色的扭曲异变,如动物形象出现的人却总不忘炫耀其独特的幽默感,好像种种错位在原本生活中就已司空见惯,我们渴求人性的美好,即使在最混沌的时刻,在最恐惧的黑暗。

午后四点

013e3c160de98c9bc1.jpg

相信很多人会与这一成长感受有所共鸣:新的环境新的面孔,各色闲言各色团体,而自己是落单的那一个。当然不排除那种很快就能跟人打成一片的孩子,只不过,任何适应与融入都有一个过程,也许这个过程漫长无比永不终结。这并不是孤僻、不合群的写照,只是现状如此。

道尾秀介不厌其烦地描摹着各种少年形象,孤独、敏感、神经质的少年总是他的心头好。在《月与蟹》的海边,两个少年彼此惺惺相惜,相约放学后做点属于他们自己的事,就差手牵手了。会有此种错觉,并不是身为读者的我想太多,而是身为作者的他倾注了太多粘稠化不开的情怀。你看,被整个班级排挤的少年A,遇到唯一一个不在乎任何眼光陪他玩耍的少年B,这种羁绊是多么坚韧不屈啊。他们去爬山听风、赶海钓鱼,找一个秘密基地,烧烧螃蟹许许愿,青春哟就在此停住吧。

青春有很多插曲,你没法分辨哪一支将会成为以后的主旋律。少女的出现明显搅乱了两个少年的固有生活轨迹,那个最怕寂寞的少年A不停猜疑不断担心,那幅最不想看到的画面还是出现在眼前,眼看着少女跟少年B越走越近,自己身在局外,怎么办怎么办?莫着急,道尾秀介最乐意给出援手,少年A许下黑暗的愿望。愿望真的会实现,这么离谱的事情,如此少女的桥段,也就只有内心永远年轻的道尾秀介大神会做得出了。

相信很多人会对此作被贴推理标签表示坑爹,相信更多人质疑直木奖的评审眼光,如此琐碎、重复的片断堆积也能成为一部获奖的长篇佳作?故事单薄、悬念造作、风味不足、反映问题也不够深刻,加上易读性并没那么好,让《月与蟹》的盛名如同虚设。当然并不是说亮点一个也没有,在爬山观舞段落还是很好看的,但是放在一个长篇当中,很容易就被遗漏掉。所以说,不应该有那么多重复且无意义的烧螃蟹段落,所以说,整个故事完全可以缩成一则中篇,那样会显得这些平淡无味的细节堆积就好比是慵懒午后的一段段重复的呵欠,并不表达深层意义,仅是困倦的发泄。

家庭电影

02358b2fc03f99128b.jpg

翻开《乌鸦的拇指》第一章时就得小心了,这是一个文字游戏满天飞的世界。暂且不提指代不明的标题,一开始就把人名倒过来念成更有实际含义的英文,仿佛在嘲弄那些脑子一时转不过来的家伙,活该被骗。

当然,愚弄并不是本书的真实面目。你可以说它是一个悬疑剧,些微惊险加一点动作,而我则更倾向于将它看成是温情满满的家庭片。以没有血缘关系为限制,所做出的一切努力格外具有价值。这也不是每个陌生人会对另一个陌生人所能做到的程度,毕竟,这里有债与偿的关系。引入社会派的风貌来谈,其实对本书并不公平,资本主义环境下的高利贷欺压现象并不是一本以风趣温馨为主的小说所能彻底剖析的。这只不过是一个背景,一个契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刻意安排的巧合。只有在如此沉重不堪的压迫下,才使得良心的闪光足够诚恳,才让人抱着对所有人的怀疑却也不愿放弃任何一根善意的救命草。于是他们走到了一起,一方是被痛骂被诅咒却也是受害者的施害者,另一方是从未寄希望于未来的受害者,他们的相遇十分戏剧,却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原本大叔与大叔的暧昧相加走向的故事,有了少女们的青春气息渗入,变得更为有趣。这仿佛就是落寞流浪者所能构建的最美乌托邦,他们一起想办法找钱生活,一起抚养那只头顶如鸡冠的小白猫,墙门之外的莫名追踪仿佛不再重要,内心赎罪所散发出的温暖便是整个世界。

对“家”的重建,并不仅在血缘层面,似乎只要担当相应角色,家也照样团结彼此。书中提出了一种相当有趣的观念,通常我们将手指称为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而在父母教给小孩的时候,会依次称作爸爸指、妈妈指、哥哥指、姐姐指和小孩指。在一只手所组建的家庭中,你会发现,拇指和小指很容易紧挨在一起,但食指跟小指就很难了,不过有了拇指的帮忙,三者就会圆满凑在一块。此处得出的结论正是,父亲的角色在一个家庭里是多么重要,光凭母亲和孩子依存生活会是多么艰辛。

拇指的喻意已经指出,那么乌鸦的意思其实在小说前半截就在调侃中抖出。新手和高手的称谓还有另外两个词——素人和玄人,其中“玄”有黑的意思,于是乌鸦这一形象便蹦出来了。

在《乌鸦的拇指》中还有其它鸟类指代,比如鸳鸯、笨头鹅、白头翁等,活像一出群鸟嘤嘤的大戏。道尾秀介悠闲悠哉地耍着文字游戏的把戏,不紧不慢地布下暗示抖着包袱,仿佛整个世界的时间都可尽情浪费那般,结局的解惑部分就像是每个人所能期望到的美好,漫天樱花缓缓飘落,幸福刹那愿成永恒。

龙眠

03c1b5ad6de6242763.jpg

龙这种虚构造物被赋予太多寓意。有人说吉祥,也有人说恐怖。不过在《龙神之雨》的半空中显现的是面目狰狞的怨念。

标题将所有环境背景都点透了。雨,下不完的雨,洗刷一切的雨,让命运交错的雨,将前世哀怨今生苦闷都一点一滴哭光的雨。一对兄弟,一对兄妹,四人在雨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场异常流畅的情景剧,流畅到那些无比沉重的苦难都变得如纸片一般,只不过是背景挂饰。

正是雨的主角光芒过于抢眼,搞得几位人物的演出就像是蹩脚上阵的闹剧。一方母亲车祸丧生继父暴虐糜烂不堪,兄妹咬牙相依为命;另一方母亲意外身亡父亲随后而去留下继母苦心持家,但兄弟二人并不领情。随着雨的牵线搭桥,不停跟进节奏,两方家庭的线索最终交织为一体。而一个个小标题上的雨老大、龙老大仿佛催命一般地促使故事快速发展,也即悲剧的爆发。

众所周知,雨的形象一贯是悲凄忧伤的。在此之后的天晴,更像是高潮过后的余韵反馈,故事从迷乱飞舞到喧嚣皆止的一种平静过度。悲伤的过去并不会被擦除,人生的前路也没有被照亮,然而在现有的关系当中,身边人的情感仍可以一步步修复一点点呵护的。

《龙神之雨》恰如其名,整个故事水分太多,其实各种少年心事并不用渲染太多,说太多反而显得有些失真,想着心境如此成熟外表却是十四岁少年还要去折腾阴谋诡计,实在是累人啊。即便如此,电影化的叙事还是为之加分不少,比如少年A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店门钳住少年B的脖颈,挥出即将落下的拳头,却让雨静静流进对方的眼睛里。

模仿犯

04f18c5932482ad484.jpg

以电梯开场的小说有种后背凉飕飕的感觉。同样,电梯喻人生会有种刻意、机械的造作感,仿佛这人生一上一下、起起伏伏的波折全是因为一次次“有目的”的按下按钮。人生太过玄妙,以电梯来诠释其轨迹未免有些单薄。于是,另一层喻意被抛出来:“人生是就像是艺术作品的模仿。”

没错。从呱呱学语到嘻嘻打闹,再到一步步青春叛逆、一年年苍老哀叹,都有一个现成的人生范本摆在视野之内,作为社会属性的人很难脱离大环境孤立存活,父母、朋友、同事、各类领导各种长辈就像是彼此关照定位的标杆,在你毫不经意之间就照着对方模仿起来。

然而用心模仿与机械抄袭全然不同。梵·高从日本浮世绘中模仿到了属于他内心的狂野,也正是这种如入疯狂之境的用心模仿才成就了他的作品。《鼠男》故事里有一群痴迷者,他们年复一年地模仿着美国硬摇乐队Aerosmith,即便受众稀薄,却依然乐在其中。他们并不是没有尝试过自创,甚至会以歌词不写成英文就不适应为由而继续模仿着偶像乐队,实际上,在每个章节前面的原创歌词部分很有味道。对于他们而言,这种模仿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乐迷行为,而是逐渐成为了联结彼此的温暖存在。

就像在最后一次排练期间所提出的录音,是为了满足以后的寂寞岁月。等年纪大了,唱不出高音,打不了鼓,压不住贝斯的低音弦,吉他的推弦也不行了——这时候,听当年的录音足以抚慰一切悲凉。他们并不是为了多么强烈的音乐追求而按时按点地排练、演出,这不过是几个人能够定期聚在一起的场合,音乐将情感的泛滥一一吞噬,在白噪音的环绕下,多么深情的言语都变成索然无味。对艺术作品的模仿,并不见得会让人生变得艺术起来,但毋庸置疑,只要投入真心,即使最粗劣的模仿行为也会让人收获感动。

“鼠男”一词来源于一项精神分析的图表,同样的一个简笔画图案,与人物排在一起看起来是大叔,与动物排在一起看上去是老鼠。一旦你认定那图案是什么,无论怎么看都不会改变既定印象。这也是整个故事的悬念逻辑所在。音符在岁月中穿梭,过去的悲剧,与当下的悲剧两相交叠,人生的一段段模仿如影随形,现实与梦境也难辨其身。猜测、推断直至“自以为”的真相大开,那截注定要坠地的电梯却并没有抵达黑暗,在最低谷之前的峰回路转竟是无语怅然的一步上升之旅。

道尾秀介不可能再写出像《向日葵不开的夏天》那样误导重重的作品,因为只有傻子才会被骗两次,如今聪明的读者一个个精明得很。《鼠男》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模仿”的心理暗示从头铺到尾,所有的衔接水到渠成,读者的猜测与故事中人的猜测几乎并行,如此亲和的叙述方式就像在后台观摩乐队演出前的准备那般,直到他们真正登台的那刻,你并不会知道他们即将模仿的是谁,你心里抱着某种期望,这种期望让你兴奋难耐。

枕边微光#033 | 亲吻与诉说

Kiss,一种亲密行为,可跨种族接触,随着用力及技巧不同,可绽放不同形状的花之印记。Tell,一种交流行为,可口若悬河亦可缄默不语,随着信息强度及讲述口吻的变化,将带给讲述者与聆听者不同程度的情绪高潮。Kiss & Tell,阿兰·德波顿的爱情小说,他跟她的浪漫邂逅与心灵漫谈;Kiss & Tell,普世通用的问候方式,抛除杂念,摒弃偏见,将我很好你好吗的温暖传递给眼前人。也许在部分世人眼里,同性恋者的亲密行为多少有些奇怪,于是“酷儿”(Queer)一词变成了他们的代名词,但说到底,爱并不局限,性别也没那么重要,在理想社会中,一切奇怪皆为常态。

灵与肉

01a.jpg

一点臆想

普鲁斯特被人阅读,被人研究,也被人臆想。

多么隐秘的私生活都能变成风花雪月的再叙述。大部头《追忆逝水年华》进行到第四部《索都梅和戈默勒》时,终于铺开了关于同性恋的篇章。于是更多猜测变成了假定,普鲁斯特本人的同性恋取向也与其个人习性联结到一块。从小体弱多病,晚年哮喘缠身,普鲁斯特能足不出户在卧室书写,也能在文学沙龙上侃侃而谈。说到他爱慕男色,那也只是传闻,他从未公开表达过此方面爱好,并不像王尔德那么招摇。

所以被誉为自传的《追忆逝水年华》似乎成了走进普鲁斯特内心的入口,那位翩翩潇洒的男爵也被视为他的影子。这几乎成了世人对普鲁斯特的既定印象。然而也许真实情况有太大偏差,他是招过妓,他对男对女都很温柔,他孤老终生并非找不到伴,而只是没找到合适的。也许普鲁斯特觉得一个人生活才是生活,孤独无所谓陪伴。

普鲁斯特问卷闻名于世,那是对个人价值观世界观的扪心自问。阿兰·德波顿以一本《拥抱逝水年华》试图轻松阐明《追忆逝水年华》的世界。那么多人书写普鲁斯特,翻译普鲁斯特,而这种对大师的仰望估计长久都不会中断。菲利普·贝松毫无疑问是其中一人。

一份报告

《由于男人都不在了》有个很怨情的名字,其实男人们都在,而这也是关于男人的故事。从一开始,章节名“肉体的奉献”、“肉体的分离”到“肉体的消陨”将整体故事框架表达得再清晰不过。这是一个爱恋故事,也是最终遭遇死亡的悲情故事。标题上呈现的是主线:肉,花季少年与青年士兵的青春碰撞,他们在夜里相遇、拥抱,少年沉默,士兵诉说。

但小说却是从副线开始:灵,少年走进文学大师的私人社交圈,两人有着灵魂上的契合,彼此掏心置腹,进行成人间的智慧游戏。在这里,大师叙说,少年时有应答。

于是从一开始故事就很狗血,少年白天见大师晚上见爱人,灵魂的交往与肉体的交往并行不悖。没有任何矛盾不安,没有任何谎言欺瞒,只有沉默,只有彼此的吸引。如此短暂数日,士兵再上战场,大师出门远行。故事几乎就要结束了。少年经历的一切,千言万语归结到一个字——爱。

是的,“时间既在我们的身后,亦在我们的前方。温柔破碎了。”近乎永别的分离让整个青春都哭了,只祈求那一刻的温存能成为永远,永远铭记对方凝望的浓烈。

在“肉体的奉献”结尾处,少年以总结陈词的口吻点明这一章的核心,这是关于阿蒂尔·瓦莱斯和樊尚·德·雷图瓦的爱情故事。随后的第二章“肉体的分离”,文体上从原本的独白体转变为书信体,大师和士兵都不在身边,但少年却在了解彼此内心的层面更近了一步。原本在士兵面前沉默少语的少年在信里的热情让人震惊,这种外冷内热也并不奇怪,是距离把彼此内心的距离拉近了。而随着书信的推进,少年也向大师坦言了自己的恋情,此时的大师就顿时化身为长辈(而非那个少年的爱慕者)对其进行了人生指导,种种劝解话语间仿佛能闻到唏嘘之声。

士兵的战死是早已预见的。而第三章“肉体的消陨”所告白而出的真相,却不免有点狗血上再撒狗血的多余之举,虽然这使得整个故事从巧合上有了解释、进一步加强了人物间的联系。就像一场爆炸,那些无与伦比的幸福时光仿若昨日,如今一切纷繁都成空白,一切喧嚣都是寂静。除了追忆美好之外,只剩逃避。于是,少年就像每个受到强烈震惊的人那样“对不起请给我一点时间一点空间一个人清静清静”地离开了。旧世界不再梦幻,新世界不乏冒险。由于男人都不在了,由于灵与肉依存,没了对方都活不下,所以少年对男人也已无望。真像刺破童话的一声屁响。

菲利普·贝松让人称赞的地方不仅在于将普鲁斯特还原得足够真实,还在于意识流手法娴熟运用使得情感宣泄得恰到好处,不过分腻味也无关生硬,那些柔情蜜意的内心话语也许让人晕头转向,你来我往的视角切换也会带来些许不便,但总体而言,细腻、敏感、温情十足的心理把握让这个早已滥情的世俗故事变得丰润饱满。

逝与存

022781582cb73fa94b.jpg

关于电影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从电影《单身男子》(A Single Man, 2009)了解到小说原作者——克里斯多福·艾什伍德,这个上世纪的美国小说家著作颇丰,却从未在国内大热过。

Tom Ford以其时装设计师的审美将电影打磨得美轮美奂,光影色调变幻衬托心境纠结之流转,吸口气,美色尽在眼前,呼出来的全是惆怅杂绪。电影配乐和演员表演可谓上乘,就连已趋衰老的Colin Firth在Tom大叔的镜头里都显得儒雅帅气起来。但电影有个致命问题,它被打磨得太精致了,太圆润了,反而少了一丝真实气息。

这点在没阅读小说前是察觉不到的。小说更强调“日常化”,通篇贯穿的是一个孤老男人的观察情绪,他的一天生活并无出彩之处,而正是此种平淡无奇让绵延的心理刻画变得耐人寻味。电影则一如既往地添加了诸多戏剧化元素,影像技法的成熟使得整个故事承接流畅,导演个人取向因素带来的“卖肉”镜头也更吸引观众眼球。这些改变都在可接受范围内,然而在华美的画面下,那个男人对往事纠缠不休所导致的悲凉心境能否真的传递得足够深切,真很难说清。

抛开这个难以表现的“心理”,电影算是把握住了小说的精髓,以99分钟的时间还原了一个单身男人的纷繁一天,有个颇为惊艳的开场,雪地里的撞车现场强于小说本身并未点明的实况,有个黯然神伤的结尾,Colin Firth在黑暗中隐去,比小说原本晦涩不明的段落更好理解。

Tom Ford在采访说直到四十五岁左右重新阅读小说,才领会到其精神内核。年岁上的接近,使他与小说主人公的距离也随之缩小。而促使这部电影的诞生,不乏Tom大叔的自恋因素,也正是这点自恋,让电影变得好看起来。

关于小说

小说自身的格局并不大,仅在于一天之内竭力呈现一名痛失爱人的文学教授的日常生活。美妙的是,《单身》首尾呼应同出一气——都很晦涩。曾被认为难以精确表达的首句,“Waking up, begins with saying AM and NOW.”在这个译本中被译成了“能说出现在和在,才算醒过来。”(其中“现在”和“在”为粗体。)

顺延下去是几大段玄乎无比的关于“这里”与“现在”的存在探讨,通俗一点,小说开头描绘了一个灵魂出窍的意识对本体的观察。直到这个意识清醒认出这个肉身,而这个肉身也洗漱着装完毕,这个人的存在才算完整。那么快进到小说结尾,则是反向的观照:意识如退潮般远离躯体,直到完全认不出。不过又近乎玩笑般添加了几种“假设”,正是这些假设让结局变得暧昧起来。

突出意识的“逝与存”,是整部小说的特色之一。比如教授“假人”般驾车上班,比如一边无比贪恋地察看年轻肉体一边万分自如地与助手谈天说地,意识神游几乎无处不在,仿佛本我意识能随时跳出肉身随性妄为,同时保持一个傀儡意识留存在肉身里以维持日常交际。

这种出游行为在了解过背景就很好理解,这是一个失去爱人的中年男人,衰老与孤单一同逼近,他在犹如不在,已非完人。当然也可以说他逃避,意识徘徊在迷离不知往返之境,也由此保护自己。毕竟那份伤痛并不会一挥即去,永不停止的日常生活扑面而来,这孤单一人浑浑噩噩度日,麻木反而快乐。

教授其实很清醒,他靠着意识替身全然无碍地应对着一切,上课、交谈、饮酒、夜泳,还能正儿八经地对学生说教,也能抑制住自身欲念,一切都跟其他人并无两样。但实际上,只有他明白什么缺失了,那个空洞无法被填上,无法被忽视。他每天带着这空洞行走,每晚审视却求不到任何答案。

本应陪伴彼此孤独的伴侣走了,这个独自抗击孤独的落单者还在。事情屡见不鲜,爱恨离合让每个结束变成下一个开始,世界继续不停运转。只有人心的改变而已,变化不过如此。

《单身》的耐人寻味之处不仅在于它把心理描述得如此细腻真实,还在于它并未过分侧重同性恋这一弱势群体,而是将之作为一个社会常态来讲述。书中的乔治没有过多回想吉姆生前的故事,在适当时候将一些琐事不偏不倚插入当下,这一点更能触动人。乔治也从未提及对吉姆的爱,而这份爱不轻不重地砸在读者的心底,是那么真挚。

封面赏 | 浮游记

“水下”摄影,清凉一夏

去年有一幅美得令人沉醉至死的水下摄影封面,来自Young Galaxy的《Shapeshifting》。单从摄影来看,水下摄影对器材更讲究,对摄影师和模特的体力更考验,但为了呈现美,付出再多也值。在炎夏之际,去聆听一组由水下摄影构成封面的专辑,实则是一种从眼到耳的清凉享受。不过在此处归类时,部分摄影并不完全是水下,有的是表现浮于水面的“水上”摄影。在“水下”封面当中,有享誉全球的Nirvana的《Nevermind》,婴孩与钞票搭配成一幅妙趣十足的画面。另外NICO Touches the Walls的单曲《Diver》则更像是每个汗流浃背的行人所亟待去做的美梦,沉浸在蓝色水域里,全身心清凉。

01

01cf2e18f68a5acb15.jpg

Prodigal Summer [EP, 2012]
by Snow in Mexico

来自罗马的二人乐队Snow in Mexico在这个夏天带来他们的第二张独立EP,与前作《Snow in Mexico EP》恰成“冬夏二乐章”,目前乐队的作品均可在官网免费下载。封面上那个戴潜水镜的男孩浮游于清澈见底的水池中,激荡的水面就像这个肆意游玩的夏天那样不羁。梦幻,清凉,无尽的夏日遨游,这就是这张《Prodigal Summer》所想带来的感官享受。

02

02eed11c240977c7ae.jpg

Every Kingdom [2011]
by Ben Howard

1988年生的伦敦民谣歌手Ben Howard有张羞涩内敛的脸,靠近话筒又立即变身文艺气质男,唱的歌舒适宜人。于去年推出的首张个人大碟就把我们带入浅吟低唱的潜游大海之中,身后可见的阳光闪烁就像这个夏日不肯退后的热焰那般亲密跟随。封面摄影师Mickey Smith主打静物摄影,部分光影特写格外迷离。隶属于MadeUp设计合作工作室的Owen Tozer还制作了Ben Howard另外一张EP《Old Pine》的封面,同样是光线穿透感十足。

03

03d45fa7918e2bc0f0.jpg

Chasing After Shadows... Living With the Ghosts [2010]
by Hammock

交错,潜浮,裸露与浮尸。封面上的怪异被深绿色水域吞食得只剩死寂,诚如标题名称“追逐阴影,与幽灵共存”这一形象写照,画面里的人物似生似死,似男似女,不确定的暧昧氛围也正是专辑音乐所营造出的整体印象。乐队bandcamp页面有整张专辑的试听。封面摄影由Thomas Petillo完成,他为很多乐队、艺人拍过官方硬照。随此张专辑封面一并完成还有一张亮色调的墨镜男子浮于水面的照片,远山、水域、天人合一。

04

049f76a2d32b220f2f.jpg

Total Life Forever [2010]
by Foals

来自牛津的五个音乐顽童在2010年初夏带来他们的第二张作品,融入更多的轻松元素,更为悦耳。封面意象概念由乐队自己提出,音乐摄影师Steve Gullick将之付诸实践。该作封面有两版设计,其一是大号的英文透明字母盖过人头,其二是较小的黑色实体字位居封面右上角,乐队成员的形象得以完整展现。设计工作室Big Active是近年较为热门的团队,他们活跃于音乐、时尚、文化和娱乐圈,其作品商业性与艺术性兼具,搞怪、先锋、极具辨识力。

05

059658ddc66a76ffa2.jpg

Sirens of the Sea [2008]
by OceanLab

OceanLab是电子乐队Above & Beyond的分支乐队,更侧重Vocal Trance风格,另外由女声Justine Suissa作主音。封面上的海底赛壬正是由Justine扮演。摄影师Zena Holloway则是当今水下摄影界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如梦似幻,轻盈通透,人物连同衣饰就像在水下如花绽放。去她的官网看一眼吧,是这个夏日的清凉盛宴。

06

06-b.jpg

Yuki Gatsu Hana 雪月花 [Single, 2003]
by 松任谷由実(Yumi Matsutoya)

很难想象这仅仅是一张单曲封面。来自著名设计室Storm Thorgerson Studio呈现了一幅可与达利式扭曲时钟相媲美的画面,只不过在这里,幽蓝色背景深邃而令人平静。摄影师Rupert Truman将西伦敦某个游泳池拍成了宇宙般的效果,不得不说更多有后期处理的功劳。松任谷由実的这支单曲最早源自2002年的专辑《Wings of Winter, Shades of Summer》,2007年又被纳入了“季节精选集”的《秋冬撰曲集》里。

07

07081a6891a3433fc0.jpg

Polydistortion [1997]
by GusGus

冰岛电子乐队GusGus的第二张专辑《Polydistortion》实际上是将1995年独立发行的首作再加工后的作品,只不过此时挂在独立厂牌4AD旗下,算是首次公开亮相。蜕变后的封面令人眼前一亮,摄影师Paul Bliss将普通的潜水姿势摇身一变而成惬意的冥想,令人神往。封面设计由当时主导4AD艺术风格的V23小组来完成,该小组将封面雕琢成一幅幅艺术品,后来代表4AD形象工程的V23解散,也一定程度带来了厂牌本身的衰落。

08

08ac5a2d1173ff748a.jpg

To Bring You My Love [1995]
by PJ Harvey

女超人PJ Harvey在展现过嘴唇(《Dry》)、头发(《Rid Of Me》)和黑色蕾丝装(《4-Track Demos》)后,将特写镜头对准了浮于水面的沉湎表情。在第三张录音室专辑《To Bring You My Love 》出现了大量圣经意象,诸如天堂、上帝和耶稣等,所谓“将吾爱给予你”也意味着慈爱、仁爱、上帝之爱。封面取自Maria Mochnacz为PJ拍摄的MV《Down By The Wate》,原本她为专辑封面拍摄了一系列照片,但唱片公司觉得都不合适,最后竟然决定由另外一名摄影师Valerie Phillips从MV视频截取静态图片。这让Maria Mochnacz哭笑不得,毕竟这是她的作品,却因为来不及拍新照片而没法最终完成它。Maira几乎是PJ Harvey的御用摄影师,完成了早期绝大部分MV的拍摄。

09

090d7d1e4bb414479e.jpg

Chrome [1993]
by Catherine Wheel

英国乐队Catherine Wheel第二张专辑先知先觉地将如今知名浏览器秀在标题,封面景象倒是优美祥和的水下芭蕾舞姿。这幅拍于室内游泳池的水下摄影由Rupert Truman和Tony May合作完成,也同样由设计室Storm Thorgerson Studio操刀艺术指导。Storm Thorgerson原是著名设计工作小组Hipgnosis的主力成员,在Hipgnosis解散后,他仍然坚持着封面设计,近几年作品不少,但新颖感就大不如前了。

10

10cc0ca949e7cd6fb8.jpg

Undercurrent [1962]
by Bill Evans & Jim Hall

两位眼镜爵士兄合力打造出这一张从封面到内容都美轮美奂的经典之作。封面采用了美国摄影师Toni Frissell的作品,原作名为《Weeki Wachee Springs》,摄于1947年福罗里达州的一个旅游景点,在这个水族馆里女性身着华丽服饰进行美人鱼水下表演。该幅摄影作品后来还被用作了三张专辑的封面,分别是1989年This Ascension的《Tears In Rain》、2007年Osvaldo Golijov的《Oceana》以及2008年The Beauvilles的《Whispering Sin》。其中The Beauvilles的这一张与Bill Evans & Jim Hall的那一张除色调外,几乎一模一样。

枕边微光#032 | 一个人的旅行

宅人们叫嚣着你们去旅行吧我不去,只会越来越宅。热衷于旅行的人,则开始步入了精打细算计划却赶不上变化的局促境地。假期有限,没去的地方太多,乱看风景变成了内存卡上的一点随拍数据,吃遍美食的决心倒是死活不会被疲惫旅程、汗流人群所吓退。如果给你更多的时间、更大更空的世界,你会不会选择一个人到世界尽头去转一圈,另外你又能一个人待多久呢?荒野和流浪,听起来是多么豪放不羁,但置身现代社会,人际来往更像在流放,每一次照面就是一场开垦探索。当然,待在安静的小旅店里,关上门,便是只属于你的世界。世界在你脚下。

孤单之行

013139b55a5e462616.jpg

最后,就剩你一个。

这并不是科幻故事,也不是梦境讲述,它就是突然睁开眼所能触摸到的现实人生。正因真实的细节,才造就了本书迷人的可怕之处。夏日醒来,这个三十五岁的男人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活人,跑遍整个维也纳,穿越国界跨越海洋也看不见人影。整个世界只剩下你一个。其他人去哪里,发生了什么,找不到任何解释或迹象,原来周遭的人们,现在只存活在记忆里。

也就是说,整个地球每片角落都变成了世界尽头,然而这一个人无论怎么寻找,也不会发现“冷酷仙境”的入口。因为那本不存在。就如这种消失,“不知道为什么消失,也不知道怎么消失的,反正是消失了。”无缘由,无归宿,无法推翻,无处可匿,看似卡夫卡式的荒诞世界,却又尽是一些平淡无奇的日常写实,与真实生活并无二样,只不过换成了整个世界为背景的独角戏罢了。

在这出戏里,日夜继续轮替,世界完好无损,少了人类和动物,现代文明与城市建筑毫发无伤。没网络,没电视,电话没人接,食物越吃越少,然而有电便很关键,可以看录像,可以驱除黑暗,可以把晦暗的游乐场变成夺目的梦乐园。对于这世界上唯一的人来说,他则开始记录自己的睡眠,用摄像机录下睡姿以及各种奇怪诡异的梦游状态。每夜重复,每日观看,甚至陷入一种分裂状态,仿佛摄像头里出现的那个人并不是自己,更像是另一人,“睡中人”。

睡中人会作出一些难以解释的行动,他觉得能看透睡中人仿佛就能看透这个非同寻常的空无世界。他煞费苦心地走遍整个城市,布下摄影机,试图找到那么一点人的踪影。但最终画面也没有丝毫改变。在小说的阅读过程中,从最初带着疑问耐心看下去,到越来越死心——不会有任何改变不会有任何答案不会遇见另外一人,再到被暗夜的睡中人搅得心神不宁。这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的二十四小时太孤独,就仿佛在真空游行那样令人窒息。所以平淡反复的细节,一旦置身其中,就会产生无比空无的恐怖感。

试问自己一觉醒来,发现这世界只有我一人,将会怎样继续生活下去?平日里讨厌的工作或者交际统统消失,城市庸碌、噪声、污染消失得一干二净,每一天都是假期,一个人可以随心所欲做些以前一直想去做的事情。比如一口气看完厚厚的小说(《追忆逝水年华》现在不读就永远不会读了),去梦想已久的地方游玩(没有拥挤人群的无心干扰岂不是更快活),还有一些只能独自去做的事情,没有人会陪你学语言,陪你看电影,陪你一起享受做饭的乐趣了。

最初觉得恨不得一天有三十六小时七十二小时的那些人,置身这个“世界尽头”一定会渐渐觉得无趣沉闷的,因为很多意义都不存在了,就连存在本身也变成了空无。在小说中,男人开始不停回想,不断旧地重游,仿佛在这种对记忆的维持下,自我的本质才不会有所改变。诚如小说原名“夜之杰作”,对睡中人的观照所引起的错位也正是在空无现实与纷繁过往间来回的杰作。那些欢声笑语终归平静,温暖人情时有疏远,慢慢地,镜头越来越远,整个城市露出黑暗一笑。

突然,就剩你一个。

闯荡之步

022ff1fcb6622fde5a.jpg

《荒野指南》这本短篇小说集出版于1991年,离阿特伍德的扛鼎之作《盲刺客》的问世还有9年,而此时她的写作风格已趋向成熟,已出版的长篇小说《使女的故事》、《猫眼》更为她带来了国际声誉。

探究阿特伍德的写作主题,无外乎两个关键词:“加拿大”和“女性”。《荒野指南》同样也不例外,十篇故事看似中规中矩,却暗流无数。小说主角们就像自行流放在这篇荒野上的旅人,无处可去,却又在试图寻求改变,然而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就注定会发生,无法避免伤害,也无力修复缺口,在跌跌撞撞中前行是人生不变的宿命。

阿特伍德的开场总是那么平易近人,平淡中透出一丝俏皮、一点诡谲。就像《真实蠢故事》那群调皮男孩偷看穿泳衣的姑娘们,如此日常的场景逐渐裂变开来,在时光穿梭中领到了很蠢很真实的结果。而讲究故事结局的作者本人借故事观察者的想法尝试了另外一些结局可能性,从平凡中凝成另外的美好意外,惊奇、巧合都在那个假想世界碰撞发生。但是,那并不是真实。

结局只有一个。无论是《毛团》的独自离开,还是《泥潭人》跳过伤痛的苍白回想,都会有人在承担。《叔叔们》将心境成长置身人情冷暖之中,所要经历的伤害与褒奖都是必将到来的,也许回过头来那刻,才能领会到最终收获。这是生活变数带给我们的礼物。一个个选择和行动牵引而来的一个个结局,最终会归于平静。

时空的交错、追忆的穿插,正是这些短篇小说的魅力所在。像《铅时代》的双线并行叙述有种绝妙的错位美,一面是挚爱相伴的情感维系,另一面是遥想一百五十年前被冰冻的水手的生活景象,在这一篇当中,阿特伍德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美好,就像《盲刺客》星球故事或是现实故事所发生的那些爱情一样,没有任何杂质。

至于同名作品《荒野指南》更像是几个封闭世界的内部发声,独立、清亮、自我慰藉,而古老的印第安土地上并不需要什么指南,每一步、每一次闯荡就是新的冒险,在故有与妥协下去追寻内心畅游的惊喜,正是美好。

朝圣之旅

030b1a4a76f4336c79.jpg

曾带来长篇小说《仪式》和《万灵节》的塞斯·诺特博姆这一次将旅行散记集结而成这么一本穿梭于“时间与空间”的《流浪者旅店》。但像其小说那样,这些关于旅行的散文篇章时不时散发着冥想的光辉,只不过少了更深重的玄学意味。

这并不是一本很易读的书,因为它不是“旅游”小品,那些喜闻乐见的八卦逸事并不会出现。它平缓、平淡而巨细靡遗地描绘一些在仓促旅行中会被忽略的小事小细节,就如餐厅的蕨草、旅店的地毯、教堂的后院,那些奔流不息的人群难以领会到的旅行宁静之美。

诺特博姆五十年来一直在坚持写旅行散记,将“行”与“思”结合得如入天人之境。时间、空间跳跃极其随性而至,意识流的破碎笔触搭配哲思的凝重内核就显得很微妙。如果不仔细跟着词句阅读,甚至会担心被作者甩在那个旮旯里再也跟不上脚步了。然而,多一点耐心,便会多品味一些游历的精髓。

在书中前后两篇《我的旅馆》,写作时间相隔二十年,相当全面地总结了各地旅馆的“特色”。《我的旅馆(一)》当中更多总结的是,对自我与世界两者疏离关系的心境比照,关上旅馆的门,便是从这个世界抽身而出,从此陪伴自己的是寂静、孤独、思索和安眠。在二十年后《我的旅馆(二)》则加强了思索成分,在坚持“我是谁,我不是谁”的本质下,展开更多的怀疑、困惑及焦虑,在漫长岁月漫长旅行当中,个人与世界的“疏离”只会越来越有距离,这其中的不安与忍受,也正是人这一生所必将要经受的,一如孤独恰似黑暗的平静常伴左右。

本书序言部分《风暴眼之中》十分精妙地点出了旅行的意义,旅行是与人学习,虽孤单一人却不断与人交错;旅行是在行走中找到沉静,而“行走和沉静,似异而实一”。另外还带出了另一行走神秘主旨:朝圣。这无关信仰,而是一种信念。正是那些未知和好奇,那些并未造访探明的异域,牵引着旅人们去出行,去打通自我与世界的疏离薄膜。

封面赏 | 缤纷九宫格

九宫格,也就是指封面上呈现三乘以三的排列模式。就好比格子铺那样,不同格子可以放入不同的内容。有几种表现方式:如果都是随机的、毫不相干的图案,那么整体上则呈现静态格子效果,比如New Found Glory在2000年的同名专辑,呈现恋物癖般的照片格子;如果是连续的、互有关联的图案,那么则呈现出“动画”效果,比如Carmen McRae于1955年发行的同名专辑,九个张开程度不一的女人的嘴;还有一种方式是格子的单纯重复,也许会有色调上的变化,比如The Lemonheads今年的新专辑《Hotel Sessions》……格子铺陈作为专辑封面早已有之,例如Pink Floyd的《A Nice Pair》(1973)是九格,The Who的《Face Dances》(1981)是十六格,更别提The Beatles那著名的四格《Let It Be》(1970)了。有趣的是,格子越少,该类的专辑数量就越多,比如以四格为封面主题的数不胜数,而六乘以六的三十六格则寥寥无几。本文就来介绍九款较为别致的九宫格封面。

01

01ce66d915b9db88f4.jpg

FATHER | SON [2011]
by The Kyoto Connection

The Kyoto Connection其实是个阿根廷乐队,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发布了两张以“京都”为题的混音专辑。他们所有的音乐都是免费的,在其官网上就可下载到,这个音乐项目由制作人Facundo Arena创办,打造的是“甜蜜的电子乐”。《FATHER | SON》是最新作品,收录七首歌的概念专辑,却试图阐释更多主题,一些神秘的探索,关于成长、爱恨及怜惜的瞬间及感观,也延伸到了宇宙的深邃和武士魂的消亡。封面表现上,九个格子除开“父”与“子”的对照背影外,还附加了宇宙星云、海螺、蜡烛等旋转消亡之物,比较诡异的是中间最上面交叠的女人眼,以及最下面穿着和服的女孩,那仿佛是乐队两位女声主唱的一些投影。在《In The Middle Of Somewhere》一曲中,竟出现了十足日本味的颤音,令人倍感惊喜。

02

02c25fb9ef387996d0.jpg

Torn Sunset [2011]
by John Foxx and Theo Travis

这是电子音乐人John Foxx与萨克斯手Theo Travis合作的一张氛围乐专辑。在2005年的Harold Budd布莱顿演唱会上,John Foxx偶然听到Theo Travis那运用了循环和长时延缓的演奏,他特别喜欢。之后两人交谈中,John Foxx诞生出将钢琴和声融入到萨克斯风的想法,这张专辑《Torn Sunset》便是被享受了的“慢生活”的产物。音乐神秘温柔,带来无尽的乐趣。封面上的九幅不同时刻的夕阳照为John Foxx所拍,照应着“撕裂的夕阳”的专辑名,封面被设计成了较为圆润的九格,呈现出消融渐变之感。设计师Paul Agar曾帮John Foxx设计过多款较为诡异的封面,如今这一张算是最为平常的了。

03

03.png

Ritual Union [2011]
by Little Dragon

诚如专辑名“Ritual Union”,封面将9组结婚照请了上来。乐队主音Yukimi Nagano说这就是“一堆我们父母和亲戚的照片”,而透过专辑标题来看,整个主题又是很含糊的,它可以代表一个乐队,一段婚姻,也可以代表整个人类或是宇宙……一切都可联结起来。乐队鼓手Erik Bodin倒是认为他们打破之前的手绘封面进入了摄影的世界,结婚照组合的方式十分微妙,它捕捉到生活中的怪异之举,那些你原本期望做得更好的举动。婚礼是结合,音乐的现场演出也是一种结合,是所有乐队人员都喜欢的仪式之一。这张专辑的封面设计还有Yukimi的父亲长野裕介(Yusuke Nagano)的参与,他是一名插画家,作品充满童趣,另外他还制作了乐队单曲《Brush The Heat》MV动画。

04

040d7137474c141186.jpg

Backspacer [2009]
by Pearl Jam

《Backspacer》是老牌乐队Pearl Jam成军第18年的第9张录音室专辑,启用了十年前那张《Yield》的制作人Brendan O'Brien,某种意义上算是一种回归。封面漫画家Tom Tomorrow花了半年时间来完成《Backspacer》的绘制,九幅彼此独立的漫画作品诉诸于“梦想和回忆”的主题,有在漂浮宇宙打鼓的宇航员,也有放飞骷髅之眼的魔术师,最奇妙的是中间一列竟逐格展现了人体解剖,只不过最中央的并非心脏而是大脑。“珍珠酱”的Eddie Vedder也是这张专辑的封套设计者,他提到专辑名“Backspacer”来源于打字机上的退格键,同时也暗指回顾一个人的一生,有种回顾过去以参照现在的情绪。这与该张专辑的“回归”性质不谋而合。

05

0509d96d635c6a78df.jpg

The Runners Four [2005]
by Deerhoof

还记得2004年Deerhoof那张搞怪状的《Milk Man》封面吗?它跟次年这张无比正经的《The Runners Four》同样出自艺术家Trevor Shimizu之手。其实翻翻艺术家本人的Tumblr网站会发现那些古怪才是最寻常的一面,也与Deerhoof早年躁动的音乐气息相契合。像这张规规矩矩排列的九个事物,过于讲究,反而不够灵气。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另外一种艺术内敛。正式封面上的九个物品分别是头发、Deerhoof字样的靠椅、花、桶、仙人掌、鸽子、杯子、猫帐篷和帽子,毫无关联。在歌词册上提供了更多的封面备选可能,物品扩增至包含马、书、云、雪球、菠萝、蘑菇、巧克力等一共36样。

06

0676aac96a5b91b69e.jpg

The Power Out [2004]
by Electrelane

如果说起英国女子摇滚乐队Electrelane的主脑,那应该是鼓手Emma Gaze莫属,她是乐队创始人之一,并且参与了所有唱片封面设计,拍摄照片或是概念指导。《The Power Out》是她们第二张专辑,相较处女作加入了更多的人声,只保留了两首纯器乐曲目。封面摄影自然是Emma Gaze,流露出了一股对旧事物的迷恋,那些猫狗与风景照片被封藏在时光格子里,仿佛残留下的过去痕迹就再也不会褪去了。

07

07493adc7bb92d1257.jpg

Wreckage [2003]
by Overseer

英国电子音乐人Rob Overseer简化成Overseer就只发了这么一张专辑,却人气十足地请来了众多嘉宾前来助阵,弹弹钢琴拉拉小提琴,各色人马齐聚一堂。在不同人声的演绎下,Overseer本人的声音反而没能听见。他所设计的封面上这九个匪夷所思的符号拼贴在一块,留人遐想。最中央的鬼魅男单手指着反过来的美元标志,则显得更加诡异。

08

08ff5002b63944b2be.jpg

Fleurs [1999]
by Franco Battiato

意大利艺术家Franco Battiato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至今仍未停止创作,尝试了多种风格,可谓将音乐野心全面撒网。这一张是“花的三部曲”的第一作,有趣的是,2002年先出了《Fleurs3》,到2008年才出了第二作《Fleurs 2》。封面上的花为Battiato本人的油画作品,被拆分了九片,反而更好地展现了玫瑰的细节。操刀封面设计的工作室Polystudio目前的官网首页是一朵不断生长着的黑白之花,伴随着悠扬的背景乐,格外雅致。

09

095f7df6685698767a.jpg

Rome [1996]
by Rome

叫“罗马”的乐队不止一个,有个来自卢森堡却声名显赫的新民谣Rome,而这个美国芝加哥乐队Rome恐怕并不怎么为人所知了。1996年这张同名专辑也是乐队唯一的一份作品。Richard Warfield Smith所设计的九格封面非常有趣,将绳索作为雕像般来打造,仿佛能看到数字1、8、9,也许是扭曲过后的字母,还有种可能是捆绑绳结等暗示。

枕边微光#031 | 明日之歌

会不会总觉得今天不够用,明天又太多,总把事情推到明天去想去做,可是“明天明天明天”虚无缥缈,看似很近又怎么也触不到——在《而河马被煮死在水槽里》有两个年轻人,他们计划当水手出海,却一天推一天地错过了上船,最后被悲剧撞上身。

会不会总认为今日太短暂,明日没完没了,人生太短暂,永生遥不可及——无数作品演绎了永生这一主题,而卡萨雷斯的《莫雷尔的发明》无疑将种种幻想搬上了实践舞台,这座永恒的孤岛不是人间炼狱便是极乐天堂。

会不会总抱怨如今的生活缺少自由缺少乐趣缺少刺激,总期盼明天就能长大摆脱各种桎梏摆脱父母的管束,总认为青春挥霍不尽,也总认为跟成熟后比起来这些年少狂妄不过是小儿科,只是那个社会还未将最真实的一面摊在你面前——因为你的生活还在父辈们的庇护下,《哦!爸爸们》展现出为了儿子爸爸们可以做到什么程度,不论多么夸张,出生入死全是为了爱。在六月父亲节来临之际,看看《哦!爸爸们》吧,十足的应景之作。

青春祭曲

01554b316f6189adbc.jpg

“垮掉的一代”是一个团体混出名的文学运动,他们厮混在一起,写作喝酒互相调侃,按照今天的说法是一堆文艺青年成天闲逛,脑子一灵光然后就开始码字,写完了再互相品评。而“垮掉的一代”们的文学沙龙没这么多事,所有的文艺杂谈都在喝酒聊天中完成,去冒险去闲逛其实也等同于去朝圣去追梦。

这是一个逃离与被逃离的怪圈,因为青春自由无定性,所以这群年轻人有着诸多可能性,太多的不靠谱也被调侃成“明天就好”,仿佛一旦到了明天一切都自有沉浮。在“垮掉的一代”还未“垮掉”成名之前,他们几个还只是青涩毛头小子,有着狂妄的想法,批评着一切能批评之物,那时谁也不知道日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成了文艺青年的朝拜圣经,巴勒斯的《裸体午餐》经大卫·柯南伯格改编后丝毫不减半点迷狂,金斯伯格的《嚎叫》震醒了布鲁克林震醒了纽约也震醒了战后美国。在一切之初,有这么一本书像是记载了几位疯子的性情一面,那么原生态,无法被掩盖的青春祭曲,而这本书也因为其真实被封藏了半世纪,直到书中当事人皆离世才得以出版。

《而河马被煮死在水槽里》的书名是收音机里新闻广播员说起一场马戏团火灾时用到这么一句话,被书中主角调侃要求酒吧服务生上点“煮河马肉”。杰克·凯鲁亚克和威廉·巴勒斯分别以一个角色代言自己,交替着写故事章节,其文字记述就像新闻报道那么客观,从两个旁观视角出发,交汇延伸出最后惊人的事件。哥伦比亚大学谋杀案几乎改变了这几个年轻人的命运,他们日后不同路线的写作与这场事件的影响密不可分,不管是凯鲁亚克的禅修入定还是巴勒斯的迷幻荒诞,源头终究在这本流水账式的小说当中。

说到底,这本小说的存在价值早已超越了其文本意义,它并不是多么出色的处女作,无法给予写作风格上的暗示,它相对于后来那些成名作来说太过单薄,但也正是这一本薄薄小书才给“垮掉的一代”这一小圈子补充上为数不多的青春注脚,它对考究凯鲁亚克、巴勒斯乃至金斯伯格的写作背景十分重要。通俗地说,《河马》一书记述了一个悲剧文艺青年,这个青年饱读诗书,又十分不羁,而他恰恰成为了“垮掉的一代”这个文艺圈的向心力。

那些错综复杂的爱恋终归无解,执意强求的追逐难以释怀,摆在青春面前的是成长,摆在成长面前的是伤痛。很多时候事过境迁才发现原来当年是那么疯狂,《河马》被封藏了这么久,得益于当事人的隐私阻挠,他身为悲剧人物只想改过自新,想彻底抛弃、忘却这段故事,而不是让它成为文学上或生活中的新话题。这从道义上讲无可厚非,不过滑稽的是,凯鲁亚克当时还想努力让它出版,经历过官司纠缠,最终将之藏在地板之下。六十多年后,翻开这本“垮掉的一代”早期圈子的写实小说,还是会有一阵唏嘘,为那份错乱,为那段划上句号却并未结束的“在路上”之旅。

浪漫幻想

020439c950c532a024.jpg

博尔赫斯在序言中将“完美”一词赐予本书,而作者在扉页注明将小说献给博尔赫斯,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是否互相追捧我们不该妄加揣测。最明晰的地方在于,刨除博尔赫斯的序言,《莫雷尔的发明》也足够优秀,至少在那个年代而言,将心理小说和情节小说融合得如此流畅实属难得。

与卡夫卡式的寓言不同,卡萨雷斯在《莫雷尔的发明》所倾力投注的是幻想本身,那些看似不合理、怪诞的遭遇在幻想的架构里是那么的严谨。只要承认了故事主人公的叙说,那么也就等于认可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简单说来,故事是主动的“鲁宾逊漂流记”,一个逃亡者迫不得已逃向了一座古怪的小岛,后来岛上有一群入侵者,他们周而复始地出现、消失,他们对话、嬉闹、就食、入睡,他们像是看不见逃亡者的存在,最开始逃亡者躲避着他们,到后来逐渐大胆地靠近他们,观察研究他们,直到发现这座岛的秘密。岛上有两个太阳两个月亮,潮起潮退无限往复。整部小说即逃亡者的观察日记,心理活动十分详尽,客观纪事又显得有点主观臆断,不过如前所言,相信即认可,不信则撕毁。如果不承认,那么这个逃亡者的所见所闻全是疯人疯语,一派胡言。其实在逃亡者自己的推断过程中,已经探讨过这种可能性——他和那些不速之客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他们看不见自己):一、我染上了瘟疫,是幻觉的产物;二、沼泽的污浊、食物的匮乏使我变成了隐形人;三、外星人的可能性;四、梦;五、遇到了鬼魂;六、我变成了幽灵……在此书中,类似的推论比比皆是,与幻想并行的逻辑异常严谨,种种推断也并未脱离现实这块基石,加上大背景是地球是我们这个世界,使得“信/不信”成了小说唯一比照标杆。

所谓科学幻想怎能少了浪漫的前缀,不然不得枯燥至死。逃亡者爱上了那群人里的一个女人,即便知道自己无法跟她在一起,也愿誓死相随。由此展开的心理段落竟能与经典文学相媲美。

由于本书的问世年代较早,其中涉及的一些东西在如今的数码时代看来早已不新鲜了,但完全封闭的情节、彻底循环的设定还是十分值得激赏的。最著名的一点便是,美剧《Lost》深受此书影响,足以证明它的先驱价值。

父子温情

03f9ee2f6987815b03.jpg

当我们在谈论青春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是懵懵懂懂的初恋,还是磕破头皮的摔打;是埋头苦战的题海,还是无限憧憬的未来;是永远不可能耗尽的活力,还是转瞬即逝的忧伤。在伊坂笔下,青春总散发着不可思议的光泽,像《沙漠》中拯救世界的打麻将作战,再如这本《哦!爸爸们》里激荡着笑与泪的温情父子卖萌戏。

在后记中,伊坂幸太郎啰啰嗦嗦地讲述了写作本书的一些历程,并称从那部《金色梦乡》开始他的写作进入了“第二期”,而这本《哦!爸爸们》算是第一期的收尾之作。于是媒体们的评介语就开始上演“本书乃伊坂幸太郎创作生涯集大成之作”的噱头了。认真说来,《金色梦乡》那满目的电影化场景与节奏在这本《哦!爸爸们》依然可窥见到,可论起故事流畅与悬念设置,后者又不如前者。然而,《哦!爸爸们》的闪光点在于对话的幽默和别扭却温馨的父子情上。

在小孩互战自己爸爸有多厉害时,谁也比不过这位有着四个爸爸的男孩由纪夫吧,知识渊博的爸爸,运动全能的爸爸,“万人迷”的爸爸,赌运奇佳的爸爸,几乎每一个单拎出来都堪称完美,而这四个大男人却和睦共处,一同生活,一同宠爱(干涉)着由纪夫的生活。所谓耳濡目染,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男孩总或多或少会习得一些技能,于是由纪夫成绩好运动好,有女生爱慕,也有男生排挤,但总体而言,他活得自在。只是在他面前,那四个大男人还会有孩子气的一面,他则照样有着少年叛逆期,对爸爸们对他生活的干涉而无比困扰。

光是堆些温情戏码,那么本书可能会让人腻烦,于是加入了伊坂标志性的小聪明桥段:看似奇怪的事件,不同线索交缠推进,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主角推理。从平淡入手的情节随着几次小高潮的席卷也逐渐渐入佳境,到了后半段,诸多不经意的细节巧合般碰撞在一起所产生的阅读快感妙不可言,这是伊坂标志性的写作,但相较于其它几部却缺少一些酣畅的后续推动情节。感觉刚进入高潮没多久,整个故事就结束了。

诚如一般评论,切记不要把伊坂幸太郎的书当推理小说看,就像网友恶搞本书的标题“哦!坑爹呢”那样,试图从中读到什么推理诡计势必会惊呼上当。其实他就是个主题元素写作者,把很多东西塞进来,文艺一把,就成了“轻小说”般令人上瘾的伊坂小说。

枕边微光#030 | 漫长的告别

雷蒙德·钱德勒用《漫长的告别》整本书为告别做了一番美妙的主题拓展:“告别就是死去一点点”。我们总是在告别,每天的照面以告别作结,闭上眼睛睡觉是对今日告别,穿上衣服起床是对过去告别,写完小说是对想象的告别,唱完情歌是对孤单的告别,完成梦想是对空虚的告别,填满幸福是对尘世的告别。《告别的年代》是对想象中的想象之书告别,宏大的历史背景只是一袭华丽的皮草。《桥上的孩子》是以坦诚过去的方式对秘密告别,云的独角兽会从天上走下来,温柔地守护那个孩子。《被偷走的人》是痛定思痛后对做错的那个自己告别,也许方式决绝,但最幸福的莫过于守护的人一切都好。

想象之书

22617248-1_o.jpg

故事中的故事,想象中的想象之书。有很多评语可以扣在《告别的年代》上,但晦涩一词绝对不是。它也许不是很好读,但并不是读不懂。其实只要仔细读完序言部分和第一章,全书的框架就会浮出水面。而像更艰深的“后设小说”等术语并没必要过多援引过来为它贴标签。

《告别的年代》是一本书,是我们(现实读者)所能摸到的这本由黎紫书所写的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是一本书,是故事里由“你”从图书馆角落翻出来寄希望能找出自己身世的一本书,而这本书里的主角杜丽安在一开始也在读一本小说,种种暗示说那本小说就是《告别的年代》,写《告别的年代》的人也许就是“你”的父亲。

第二人称视角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私密性,然而这毕竟不是书信体小说,全书所呈现的几层审视关系在于,评论家认为《告别的年代》后半段出现的另一个杜丽安即“韶子”其实是书的作者,主要展开为评论家“第四人”对韶子的著作研究,这部分连同主体故事即杜丽安的传奇人生被“你”所阅读,而“你”的故事也在缓慢展开,串联着回忆与梦境,被我们(现实读者)所阅读。在全书的章节结构分配上,杜丽安的故事在第一部分,“你”的故事在第二部分,评论家的评说在第三部分。每一章基本如此,熟悉了这一结构,那么本书也没什么难懂的,其它的费解之处便是细节上的角色之谜了。

可以说,杜丽安的主体故事非常好读,呈现出一种老电影的流畅叙事和画面质感,把一个从影院售票小姐到茶室老板娘的“愈沧桑愈美丽”的女人描绘得活灵活现,这期间所带过的各种关键词各种常规桥段也一个不落下,但这“故事会”讲得格外精彩,让人都恨不得直接跳过第二部分“你”的那些缓慢而粘稠的讲述,跳过评论家啰里巴嗦而无关痛痒的评点,直接去读下一章杜丽安的风云变幻。

正是不同部分所写就的不同文风让这本《告别的年代》变得层次丰富起来,有传奇小说的韵味,有意识流小说的潜质,还有元小说的姿态。有人会对第三部分评论者的叙述有疑惑之处,认为它不但没有解释问题反而让整体故事变得更加错综迷离,比如韶子到底是谁,比如“告别的年代”到底是要告别什么。所谓元小说,是指有关小说的小说,在本书中,评论家部分已经在探讨故事里《告别的年代》的写作者及其创作过程,它并不关心读者(现实中的我们)怎么看待,它只关心作品本身。所以说到底,黎紫书写这本《告别的年代》无疑是一种野心尝试,她意图将传统小说(传奇)、现代小说(意识流)与后现代小说(元小说)交织成通向“巨著”或者说“大书”的密钥。

至于书中散落的那些谜团,是有意而为的精心设计。故事本身看似波澜不惊,却因为细节处理和三个部分的并行推进而变得潜流暗涌,发展到最后会有难以言说的巧合惊奇感,就好像错位被复原后的讶异。

《告别的年代》是黎紫书的第一部长篇,也是马来西亚华语文学的佼佼者。身为一个短篇小说写作者的黎紫书,在后记里诚惶诚恐地交代了写书的状态。纠结书名的意义到头来也只能从“小说完成,作者已死”这一作者箴言出发,告别总是艰难的,想象之书的完成,也意味着对封藏已久的那段想象说再见。

秘密之书

22593073-1_o.jpg

看陈雪的《桥上的孩子》会看到日本私小说的影子,是那些沾染情绪过多的私语还是撕开自己给别人看的独白让我有这种错觉,难以说清。不可否认,这是一本用情过深的小说,太过私人,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排外感。如果不是有过类似经历类似情绪,或者愿意去靠近这一情绪的人,很难真正感受到那份真实,甚至会觉得这些泛滥的情绪是一种矫情。

那么桥上的孩子会这么看这些情绪?她根本无暇顾及当时的感受,那个孩子在桥上来回奔跑,充当父母间的传声筒和快递员,那个孩子过早地步入社会,过早地喊坏了年轻的嗓子,过早地告别了原本望天做梦的童年。她把种种敏感收起来,等到自己写作的那一刻,再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那是通向记忆的桥,也是属于她的秘密之桥。

《桥上的孩子》双线并行,其一是女孩早年跟随父母做生意还债的艰辛历程,其二是她与同性恋人的情感维系。故事开始于一场讲述,情人间为了增进了解而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故事一说就长了,但就像所有现实故事那样,有快进有后退还有间断,女孩的故事还融入了大量的独白,她的情人是“你”,一个特别亲密却又仿佛无法靠近的听故事的人,那些过去用言语说出来少了点浪漫,用文字写出来少了点真实,她在不同时间、不同记忆断片间流转,撞见她自己的影子,看见自己的生命和“你”联结在一起,对望着彼此的悲伤。那份缺失了的完整,是女孩和“你”一直等待去守护的。

与一般小说不同,本书所竭力呈现的并非感人的情节、跌宕的高潮,而是诚挚的情感与曼妙的意象。一个在夜市打拼的女孩会有多圆滑我们都看不见,能看到的就是一个善良女孩为了家境而努力减轻父母的负担,那些人潮喧嚣在故事讲述中变得云淡风轻,女孩站在桥上,就好像看风景那样清闲。在第二节《一个人去看电影》有个很细腻的情节,女孩躲进电影院看喜剧片,却看哭了,哭累了睡,醒来再看,到了散场时刻,她意识到自己被灯光推回了现实,影院这座避难所已经不能为她提供庇护,但她很喜欢这番温暖而孤独的短暂休憩。

像更多的爱情小品那样,善始善终是一份期许。《桥上的孩子》将言语之桥、回忆之桥、秘密之桥铺陈出来,那个从过去走出的孩子站在桥的这一头,另一个等待的人站在桥的那一头,爱情来回往返,两人就此相遇。从某种程度上说,藏在那些打拼奔波底下的是一份浓情蜜意的告白书。

时间之书

s4538269.jpg

失忆,这一桥段早已被写烂,早已被各种言情肥皂剧发挥到腻味。那种茫茫然不知所从的空无感并不能带来任何惊喜,站在失忆者面前的是未知,而在读者面前的却是早已料到的无趣。

《被偷走的人》从简介上来说并无任何出彩之处,昏迷、清醒、再昏迷、再清醒,每次醒来时间就过了几年,一个原本失意绝望到极点的男人睁开眼后发现难以实现的美梦就躺在身边,但随之而来的还有空白的记忆,以及莫名的时间跳跃。他从死亡边缘爬过来,过程被省略了,只留下这属于他的清醒的一天,而这天正好是他的生日。故事可以简写为,一个将死者的未来八日漫游。他每次醒来都会忘记前一段记忆,只记得截止到上次清醒所发生的事,所谓“被偷走的”正是指不断被吞噬的记忆。也可以说,时间这所监狱抽空了原本属于他的那段体验。

周而复始的“昏迷-清醒”模式有点令人堪忧,好在本书的主题是通过此种循环递进来表现悔恨与珍惜,从头致终贯穿的自诘也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渴望救赎的心理。再来回顾下简介,他向青马竹马的她告白,被拒绝,他心如死灰,不想活了。等他再醒来时,发现她就在身旁,而时间已过去一年,但他对那流逝的一年全无记忆。眼看着他俩迎着幸福生活而去,而境况却越来越糟。每次他醒来都会发现自己是个混蛋,这个混蛋伤害了原本美满的家,而自己却处在一无所知的无辜失忆状态,在生日那天还妄想挽回一切。这番改过自新的态度最初会让人信服,但经过了几次来回折腾后,最好的朋友、最亲的妻子都无法接受这个满口以“失忆”当借口的男人了。到了最后,为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家庭,他唯一的保护办法只有让自己远离亲人。

其实小说还加入了宗教玄学的劝教思想,“深渊”在一开始就豁然亮出。“因爱堕入深渊与无爱苟且偷生,这有什么不同。”故事里的他,毅然决然地为爱堕入深渊,在幸福的钟摆停摆之前,他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哪怕是牺牲自由。可惜故事发展到后面,失忆引发了人格分裂的情节,小说由此不能免俗了。但作者在结尾还留着一手,更狗血的地方在于,类似上帝使者的人物蹦出来对他说,其实你早已死了,这些回光般的醒过来的八天,是一种惩罚。

说到底,这种处理方法过于敷衍,全无新意,在一开始反复出现《圣经》吟诵时就能猜到,而且与太多影视作品的构思有所重复。不过,小说精彩之处在于几个失忆阶段的一层层推进,那种难以挽回与纠正的无力感正是作者想带给读者的一点建议,别让幸福轻易从手里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