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边微光#030 | 漫长的告别

雷蒙德·钱德勒用《漫长的告别》整本书为告别做了一番美妙的主题拓展:“告别就是死去一点点”。我们总是在告别,每天的照面以告别作结,闭上眼睛睡觉是对今日告别,穿上衣服起床是对过去告别,写完小说是对想象的告别,唱完情歌是对孤单的告别,完成梦想是对空虚的告别,填满幸福是对尘世的告别。《告别的年代》是对想象中的想象之书告别,宏大的历史背景只是一袭华丽的皮草。《桥上的孩子》是以坦诚过去的方式对秘密告别,云的独角兽会从天上走下来,温柔地守护那个孩子。《被偷走的人》是痛定思痛后对做错的那个自己告别,也许方式决绝,但最幸福的莫过于守护的人一切都好。

想象之书

22617248-1_o.jpg

故事中的故事,想象中的想象之书。有很多评语可以扣在《告别的年代》上,但晦涩一词绝对不是。它也许不是很好读,但并不是读不懂。其实只要仔细读完序言部分和第一章,全书的框架就会浮出水面。而像更艰深的“后设小说”等术语并没必要过多援引过来为它贴标签。

《告别的年代》是一本书,是我们(现实读者)所能摸到的这本由黎紫书所写的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是一本书,是故事里由“你”从图书馆角落翻出来寄希望能找出自己身世的一本书,而这本书里的主角杜丽安在一开始也在读一本小说,种种暗示说那本小说就是《告别的年代》,写《告别的年代》的人也许就是“你”的父亲。

第二人称视角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私密性,然而这毕竟不是书信体小说,全书所呈现的几层审视关系在于,评论家认为《告别的年代》后半段出现的另一个杜丽安即“韶子”其实是书的作者,主要展开为评论家“第四人”对韶子的著作研究,这部分连同主体故事即杜丽安的传奇人生被“你”所阅读,而“你”的故事也在缓慢展开,串联着回忆与梦境,被我们(现实读者)所阅读。在全书的章节结构分配上,杜丽安的故事在第一部分,“你”的故事在第二部分,评论家的评说在第三部分。每一章基本如此,熟悉了这一结构,那么本书也没什么难懂的,其它的费解之处便是细节上的角色之谜了。

可以说,杜丽安的主体故事非常好读,呈现出一种老电影的流畅叙事和画面质感,把一个从影院售票小姐到茶室老板娘的“愈沧桑愈美丽”的女人描绘得活灵活现,这期间所带过的各种关键词各种常规桥段也一个不落下,但这“故事会”讲得格外精彩,让人都恨不得直接跳过第二部分“你”的那些缓慢而粘稠的讲述,跳过评论家啰里巴嗦而无关痛痒的评点,直接去读下一章杜丽安的风云变幻。

正是不同部分所写就的不同文风让这本《告别的年代》变得层次丰富起来,有传奇小说的韵味,有意识流小说的潜质,还有元小说的姿态。有人会对第三部分评论者的叙述有疑惑之处,认为它不但没有解释问题反而让整体故事变得更加错综迷离,比如韶子到底是谁,比如“告别的年代”到底是要告别什么。所谓元小说,是指有关小说的小说,在本书中,评论家部分已经在探讨故事里《告别的年代》的写作者及其创作过程,它并不关心读者(现实中的我们)怎么看待,它只关心作品本身。所以说到底,黎紫书写这本《告别的年代》无疑是一种野心尝试,她意图将传统小说(传奇)、现代小说(意识流)与后现代小说(元小说)交织成通向“巨著”或者说“大书”的密钥。

至于书中散落的那些谜团,是有意而为的精心设计。故事本身看似波澜不惊,却因为细节处理和三个部分的并行推进而变得潜流暗涌,发展到最后会有难以言说的巧合惊奇感,就好像错位被复原后的讶异。

《告别的年代》是黎紫书的第一部长篇,也是马来西亚华语文学的佼佼者。身为一个短篇小说写作者的黎紫书,在后记里诚惶诚恐地交代了写书的状态。纠结书名的意义到头来也只能从“小说完成,作者已死”这一作者箴言出发,告别总是艰难的,想象之书的完成,也意味着对封藏已久的那段想象说再见。

秘密之书

22593073-1_o.jpg

看陈雪的《桥上的孩子》会看到日本私小说的影子,是那些沾染情绪过多的私语还是撕开自己给别人看的独白让我有这种错觉,难以说清。不可否认,这是一本用情过深的小说,太过私人,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排外感。如果不是有过类似经历类似情绪,或者愿意去靠近这一情绪的人,很难真正感受到那份真实,甚至会觉得这些泛滥的情绪是一种矫情。

那么桥上的孩子会这么看这些情绪?她根本无暇顾及当时的感受,那个孩子在桥上来回奔跑,充当父母间的传声筒和快递员,那个孩子过早地步入社会,过早地喊坏了年轻的嗓子,过早地告别了原本望天做梦的童年。她把种种敏感收起来,等到自己写作的那一刻,再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那是通向记忆的桥,也是属于她的秘密之桥。

《桥上的孩子》双线并行,其一是女孩早年跟随父母做生意还债的艰辛历程,其二是她与同性恋人的情感维系。故事开始于一场讲述,情人间为了增进了解而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故事一说就长了,但就像所有现实故事那样,有快进有后退还有间断,女孩的故事还融入了大量的独白,她的情人是“你”,一个特别亲密却又仿佛无法靠近的听故事的人,那些过去用言语说出来少了点浪漫,用文字写出来少了点真实,她在不同时间、不同记忆断片间流转,撞见她自己的影子,看见自己的生命和“你”联结在一起,对望着彼此的悲伤。那份缺失了的完整,是女孩和“你”一直等待去守护的。

与一般小说不同,本书所竭力呈现的并非感人的情节、跌宕的高潮,而是诚挚的情感与曼妙的意象。一个在夜市打拼的女孩会有多圆滑我们都看不见,能看到的就是一个善良女孩为了家境而努力减轻父母的负担,那些人潮喧嚣在故事讲述中变得云淡风轻,女孩站在桥上,就好像看风景那样清闲。在第二节《一个人去看电影》有个很细腻的情节,女孩躲进电影院看喜剧片,却看哭了,哭累了睡,醒来再看,到了散场时刻,她意识到自己被灯光推回了现实,影院这座避难所已经不能为她提供庇护,但她很喜欢这番温暖而孤独的短暂休憩。

像更多的爱情小品那样,善始善终是一份期许。《桥上的孩子》将言语之桥、回忆之桥、秘密之桥铺陈出来,那个从过去走出的孩子站在桥的这一头,另一个等待的人站在桥的那一头,爱情来回往返,两人就此相遇。从某种程度上说,藏在那些打拼奔波底下的是一份浓情蜜意的告白书。

时间之书

s4538269.jpg

失忆,这一桥段早已被写烂,早已被各种言情肥皂剧发挥到腻味。那种茫茫然不知所从的空无感并不能带来任何惊喜,站在失忆者面前的是未知,而在读者面前的却是早已料到的无趣。

《被偷走的人》从简介上来说并无任何出彩之处,昏迷、清醒、再昏迷、再清醒,每次醒来时间就过了几年,一个原本失意绝望到极点的男人睁开眼后发现难以实现的美梦就躺在身边,但随之而来的还有空白的记忆,以及莫名的时间跳跃。他从死亡边缘爬过来,过程被省略了,只留下这属于他的清醒的一天,而这天正好是他的生日。故事可以简写为,一个将死者的未来八日漫游。他每次醒来都会忘记前一段记忆,只记得截止到上次清醒所发生的事,所谓“被偷走的”正是指不断被吞噬的记忆。也可以说,时间这所监狱抽空了原本属于他的那段体验。

周而复始的“昏迷-清醒”模式有点令人堪忧,好在本书的主题是通过此种循环递进来表现悔恨与珍惜,从头致终贯穿的自诘也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渴望救赎的心理。再来回顾下简介,他向青马竹马的她告白,被拒绝,他心如死灰,不想活了。等他再醒来时,发现她就在身旁,而时间已过去一年,但他对那流逝的一年全无记忆。眼看着他俩迎着幸福生活而去,而境况却越来越糟。每次他醒来都会发现自己是个混蛋,这个混蛋伤害了原本美满的家,而自己却处在一无所知的无辜失忆状态,在生日那天还妄想挽回一切。这番改过自新的态度最初会让人信服,但经过了几次来回折腾后,最好的朋友、最亲的妻子都无法接受这个满口以“失忆”当借口的男人了。到了最后,为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家庭,他唯一的保护办法只有让自己远离亲人。

其实小说还加入了宗教玄学的劝教思想,“深渊”在一开始就豁然亮出。“因爱堕入深渊与无爱苟且偷生,这有什么不同。”故事里的他,毅然决然地为爱堕入深渊,在幸福的钟摆停摆之前,他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哪怕是牺牲自由。可惜故事发展到后面,失忆引发了人格分裂的情节,小说由此不能免俗了。但作者在结尾还留着一手,更狗血的地方在于,类似上帝使者的人物蹦出来对他说,其实你早已死了,这些回光般的醒过来的八天,是一种惩罚。

说到底,这种处理方法过于敷衍,全无新意,在一开始反复出现《圣经》吟诵时就能猜到,而且与太多影视作品的构思有所重复。不过,小说精彩之处在于几个失忆阶段的一层层推进,那种难以挽回与纠正的无力感正是作者想带给读者的一点建议,别让幸福轻易从手里溜走。

封面赏 | 动态定格

封面上的象形小人

象形小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洗手间、安全出口、交通信号灯、垃圾回收标识,几乎无处不见。被设计师当作主题元素运用在封面艺术上时,增加了些许诙谐幽默成分,但也有一种偷懒设计的嫌疑。毕竟比起别的或数码彩绘或涂鸦拼贴的绚丽封面来说,这种只需将司空见惯的小人儿请上封面摆出个造型的设计方案实在太过简单省事。不同音乐风格需要不同的封面艺术,以象形小人为主的封面设计因其独特的幽默取向而长期存在,从久远的奥运会运动小人的动态影像到最近的真人与交通灯“行人”的实时互动,另外像End乐队那张《The Sounds of Disaster》封面上以身试法的苦难小人也真是难能可贵——这些永远也跳不出平面的小人儿仿佛总不甘寂寞地要把那份活力展现出来。

01

0132e9e40f8d25038a.jpg

Between the Times and the Tides [2012]
by Lee Ranaldo

大多数人可能对Sonic Youth的男女主唱Thurston Moore与Kim Gordon比较熟悉,至于这支著名乐队的吉他手Lee Ranaldo所不为人知的地方在于:他是歌手,是作家,是制作人,也是艺术设计者。他参与了Sonic Youth多款唱片的封面设计,同样,这张处女作是由他本人和Matt De Jong一同设计完成。加拿大摄影师Kelly Jeffrey于2010年9月拍摄了一幅采访照片,Lee Ranaldo与以色列艺术家Maya Barkai的公共艺术作品《步行男99》(Walking Men 99)的一个互动场景——该作品位于曼哈顿下城,绵延500英尺的外墙汇聚了99个摄影拼贴而成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交通灯“行人”。最初Lee Ranaldo看到这幅照片时觉得这就是“唱片封面”了,应该为此写一组歌曲,当时他已开始着手个人专辑的制作,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首张专辑正是源于这幅“仿佛行走在世界各地”的照片。

02

02A.md.jpg02B.md.jpg02C.md.jpg

Tanzomat [2011] / Bodypop [2006] / Frontfeuer [EP, 2006]
by And One

德国老牌合成器流行乐队And One转投Out Of Line厂牌后,封面上也做了一系列调整,上下都有两道宽黑边,中间为鲜艳背景的画面主体。从2006年到2011年的这几张主打封面偷懒地用象形小人演起了三幕剧,男女追逐,音乐密语,乐趣自在其中。2012年5月即将发行的新专《S.T.O.P.》继续保持着封面模板,倒是以立在无尽海洋里的STOP招牌给这种过分简约的自制封面给喊了停。

03

03A.md.jpg03B.md.jpg

Realism [2010] / Distortion [2008]
by The Magnetic Fields

独立乐队The Magnetic Fields很长一段时间不愿在封面上多下功夫,1999年的《69 Love Songs》是对倒的“6”与“9”,2004年的《i》是穿透空白背景的i字母,到了接下来两张则直接将洗手间男女标识挪上了封面。也正是从1999年开始,专辑封面左侧多了一竖条固定的乐队Logo,该Logo由Michael English设计。从封面上来看,《Realism》与《Distortion》是匹配的双唱片,最初乐队主唱Stephin Merritt考虑以“True”和“False”来命名,而实际上这两张专辑与2004年的《i》一并形成“无合成三部曲”,弃用合成器后反而演绎出一张流行噪音一张独立民谣的风味来。看似见多不怪的洗手间男女标识,其实是由Evan Gaffney设计,基于摄影师Marcelo Krasilcic的静物摄影。

04

042b9d2d017fa298b7.md.jpg

Just Like Kicking Jesus [EP, 2008]
by The Brian Jonestown Massacre

《Just Like Kicking Jesus》算是同年专辑《My Bloody Underground》的衍生EP,专辑封面是血红背景上写意式的“23”两个数字(无论是封面还是标题都有点向My Bloody Valentine致敬的意思),EP封面则更为鲜明,黄配蓝的安全出口奔逃小人,与标题里的“Kicking Jesus”顺接上了剧情。该EP的特色是双版本演绎,《Amazing Electronic Cave》有着美妙的冰岛语女声演唱及常规英语版。

05

05.md.png

Wolves in Wolves' Clothing [2006]
by NOFX

其实说白了,此类象形小人封面只要懂点基础的PS技巧,几乎人人都可设计一幅,至于有不有趣那是另外一回事。像NOFX的这个封面,虽然封面设计者有冠名(Brian Archer),但其主要工作也就是“剪切+粘贴”。不可否认的是,明黄与大黑的搭配十分醒目,看似单调的队列因为一点点颤动就增添了难以言喻的紧张感。

06

068fa85e5e91f36907.md.jpg

Digimortal [2001]
by Fear Factory

线路板的设计很电子味,与Fear Factory的工业取向也暗中吻合。不太完整的小人轮廓与线路串联起来,更像是一种突破框架后重生的概念图。该作也是在乐队完结《Demanufacture》、《Remanufacture》及《Obsolete》三部曲之后的概念尝试,大放异彩的封面也暗示了这番野心。由Toby Yod和Tom Jermann设计的透明线路板朦胧却冰冷阴暗,与此同时,Kaz设计的字体渲染极为微妙。纵观Fear Factory的历年封面,《Digimortal》可谓最独特、最有设计感的一张。

07

07A.md.jpg07B.md.jpg

Leisure Noise [1999]
by Gay Dad

“同志老爹”的处男作相当欢乐,诚如第二发打榜单曲《Joy!》那样,将“gay”还原愉悦本义,整张专辑带有浓郁的复古风情,流畅的旋律,柔和的嗓音,偶尔来点躁、来点电,可惜原本被寄予希望的Gay Dad并没能拯救英伦乐坛,他们在发行第二张专辑《Transmission》后就解散了。然而,这个乐队名一听即难以忘记,这张处男作封面一旦入眼就很难忘怀,浅蓝色背景极为舒服,行走的白色人影有着剪纸般的棱角,并不是那么圆润,反而更加灵动。在唱片内页的手册封面上可以见到,一位母亲牵着孩子,正好形成愉快的三口之家。

08

08b4e79b8f37dd4a1f.jpg

Optical Race [1988]
by Tangerine Dream

这是德国电子乐队Tangerine Dream于Private Music旗下所发行的第一份作品,常年来他们为诸多电影配乐,《Optical Race》却融入了一些New Age的元素。封面概念由Monica Froese提出,起跑的人更传递着奥运光影,分割、多彩的配色也略显动感。整体设计由Norman Moore来完成,他活跃唱片设计界近40年,设计了一百多款封面,其中不少大牌艺人的作品。在其官网还可以看到他的绘画、摄影作品。2007年,这张《Optical Race》进行了重录,封面也重新设计,呈现出更加玄妙迷离的空间。

09

09A.md.jpg09B.md.jpg

Throwing It All Away [Single, 1987]
by Genesis

《Throwing It All Away》是Genesis第13张录音室专辑《Invisible Touch》所发的最后一支单曲,该款封面为现场版单曲独有,由Mark Farrow所设计。在封面上表现“垃圾回收”主题的,Genesis并不是第一个,1983年The Passage的《Enflame》已经表现过“无穷回收”的阵列,显然,回收这一行为能增强象形小人的趣味表现力,在2006年Buzzcocks的单曲《Wish I Never Loved You》又看到形象如画的扔人手势,这比上世纪80年代的Genesis的那颗红心要直白不少。设计师Mark Farrow的唱片设计主要活跃于八九十年代,他曾为Pet Shop Boys设计过许多款独特的封面,近年来他也与Spiritualized有过合作,但主要专注于书籍海报设计。此外,他曾在2004年被Creative Review评为年度设计师。

枕边微光#029 | 漫步

漫步云端,听起来还是有点科幻,虽然那部电影《云中漫步》很美,虽然载人飞机已经日常化,不过凡人若要只身腾云驾雾还是有技术难度。那些云彩早已不再神秘,现在的身份大概是你我相机里的风景、各大荧幕上的背景,至于满世界追着云彩跑的人已经不复存在。但作为记忆或者一点史实会一直存在,就像流传千百年的民歌,就像澳大利亚灵魂血脉般存在的“歌之途”。时间积淀,会让很多事物拥有更为闪烁的光彩,又好比大都市纽约城,谁会预想到几个世纪后它会不会沦为一座荒芜的仅供参观的主题公园呢?所谓时空漫步这种事,其实并不是一种妄想。诗意一点吧,只要你想,就能与任何作家对话,文字作为精神的载体可真是非常方便的工具啊。

歌行千里

011029871bfcff2442.jpg

看《歌之版图》会产生一种这到底是虚构小说还是纪实散文的疑虑,那些笔法非常细腻写实,所描绘的事物却又遥不可及,仿佛只在梦中,或者歌谣的传说里。也对,整本书从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梦象”、“歌之途”慢悠悠地讲起,那些犹如圣歌或者家徽标记的“歌”与“梦”在现今听来古老而神秘,作者凭借自己一点对澳大利亚的渊源、情结并不作学术上的分析,而只采取人情上的亲近。他的这份笔录或称旁观者手记,客观呈现了“歌之途”的历史宿命与当前窘况,在此之外还夹杂了大量由此延伸甚至并没有直接关联的思考。

每个民族都有传说,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可以说,澳洲土著人讲述梦象的“歌谣”算是他们最古老且最神圣的民歌。一首首歌所串联起的小道共同构建成连贯古今的时空版图,那些歌是无形的纽带和桥梁,使每一个土著人交流沟通,带领他们走向自己真正的故土。

书中所揭示的事实有一点十分有趣,歌谣不仅是地图,也是指南针,歌谣也是某种通行证,只要熟悉自己的梦想,并不偏离歌之途,那么在旅途上会得到相同梦象的人的热情款待。“饭票”的比喻十分生动,但实际上,澳洲广袤大地上的情况复杂得多,乐谱遍布这块大陆,无数歌之途蜿蜒曲折,并没有一张明晰的实体地图来显示这无形的梦歌小道。

总体而言,作者布鲁斯·查特文并没有彻底揭掉“歌之途”的神秘面纱,他只是通过询问将读者一起更靠近这一面孔罢了。毕竟有些神秘或者说某些禁忌终究不能逾越。我们清楚的是,“歌之途”不仅是大梦时代澳洲土著人祖先的遗留物,也是他们这一族人看世界的方式,是行走的真谛,是以歌声描摹土地的赞颂。

这本非常像小说的《歌之版图》贡献了不少精彩的段落,比如狩猎、卖画,到了后半部分,夹杂了大量篇幅的作者笔记,这些或摘录或随性所致的段落精悍而美妙,同时也拓展了“歌之途”的哲学。这是一场人与大地之间的互动,而人生最重要的活动便是“在路上”,是“行走”。

云游四方

02e8dad0a948abf4ec.jpg

大多数人仰望天空大概会欣赏下云彩的变幻之美,并不会深究自己头顶的云将会在不远的将来给附近地区带来怎样的天气变化;大部分人能稍微辨别哪些云是积云,哪些云是层云,但并不会深究最早究竟是谁给云分类的。《云的理论》并不是包含这些知识的学术性质读物,它是一本小说,这本小说将理论、常识收入囊中,却同时展现人情、世界、变故以及爱。

说真的,这本书很奇特,但也并没奇特到“天书”那一种,虽然它讲述的事物是在天上。它将“云的分类”、“云的观察”所涉及到的相关人物非常巧妙地聚合在一场私人的讲述中,那些人的命运仿佛可以随意暂停,再随意捡回话题重新展开,直到最终的死亡。在这场讲述中,一个是叱咤时尚圈的设计师突然抛弃全部收藏一心只收藏关于云及气象的珍贵资料,另一个是原本困于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因为设计师的聘请而改变了人生轨迹。他对她讲述云的最早分类,以及那些先驱的实验事迹,她听着,从一头雾水到渐生兴趣;而后来,她为了追查一份云的观察报告,而转而向他讲述故事,讲述者换位也正是这本书绝妙之处,故事气氛随之变得更为深情,就好比心理铺垫那般,先是轻描淡写,一点点感情投入,终成浓墨重彩的迸发。

更惊讶的是,本书内在故事的时间跨度多达三个世纪,从十九世纪的伦敦、世博会,到二十世纪的二战,再到二十一世纪初主人公设计师的死亡。讲述故事中的主角逐一轮换,却又互为照应,以现实人物为原型的虚构人物与历史真人掺杂在一起,产生一种如梦似幻的传奇感;故事讲述者在故事之外的生活则显得格外平凡;故事参与者,活在现今的我们听着这套着故事的故事依然觉得惊奇,即便当今调动云、控制雨不再魔幻,可那个年代的激情始终保有活力。

客观地说,这是一本附带信息(知识)价值大过小说内涵的书。因为剥除那些信息元素,小说主体框架不足为奇,没有任何新的贡献。而正是这种附带信息所带来的“猎奇”感,让小说变得好读起来。最值得一提的是,全书后半部讲述了一个为观察云而环游世界的男人,他的感观历程极大丰富了小说原本单薄的内核,并且在性情上与故事外的设计师做了一番照应,另外,异国风情也为之添色不少。

时光隧道

03f1dd218405b21d94.jpg

坎宁安是个喜欢贩卖作家的作家。那本更有名的《时时刻刻》几乎就是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的别传,这本《试验年代》则从扉页的引诗开始,惠特曼的句子就从头到尾没断过,几乎可以看成是美国诗人的神叨叨一人秀。

这种写作方式有些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落入窠臼,嚼着旧梗无法翻身。不过好在迈克尔·坎宁安还是有些创意,这不,《试验年代》正如其名,并不是简单的惠特曼附身,而是在三个时代的纽约做了三次试验,并且采用别具一格的写法赋予它们不同的气质。

十九世纪的纽约,机器工业时代正在起步,《在机器里》充满了象征主义的征兆,被机器吞噬的肉身并不会复生,被机器吞噬的灵魂依然在浅吟歌唱。死去的哥哥,年幼的男孩,复杂的女人,三者之间的拉扯既无望又多情。卢卡斯才十三岁,却扛起了家庭的负担;凯特琳忽远忽近,藏着秘密。至于死去的西蒙,那更像是一个潜台词,两位生者都心知肚明,却无力改变现状。即使试图反抗的少年卢卡斯有心改变他和凯特琳的危机,到头来也只是闯进了注定到来的命运。像诗歌里的“出逃”那种自由气息,并不是那么轻易降临。

二十一世纪初的纽约,“911”后的恐慌尚未散去。《孩子们的圣战》非常写实,可以算是侦探小说式的冷硬。卡特是警局的心理评析专家,可实际上的工作是接听“犯罪可能分子”的通报电话,那时有一起令人震惊的人体炸弹案件,而与此同时,她还与英俊的西蒙之间有一段貌合神离的感情纠葛。名字的沿用是本书的一条参照线索,卡特曾在《在机器里》出现,作为凯特琳的工厂同事,配角身份;西蒙总算是以实体身份出现在故事里,依然英俊,依然有份骄傲。

二十二世纪的纽约,主题公园已经占领了都市。《美的感知》是过分情绪化的软科幻,繁复的细节描写很是优美,主体故事则以“逃亡-公路片”的方式发展。机器人和外星人的相伴非常另类,至此,凯特琳(外星人)终于和西蒙(机器人)汇合,哪怕他们之间也只是短暂的逃亡陪伴。

平心而论,如果拆开来看,三篇都是独立而完整的中篇小说,拼在一起又变成互有关联的长篇。惠特曼的诗句频繁出现,每一篇里都有一位失控状吟诵惠特曼诗句的人物出现,《在机器里》中以《草叶集》代替教科书的卢卡斯,《孩子们的圣战》里住在满墙都是惠特曼诗篇的“家”里的孩子,《美的感知》被植入吟诗芯片的模拟机器人的西蒙。而三篇之间的关联还有诸多地理标志上的相同,以及贯穿全篇的一个碗,流转数百年,依然精美。

惠特曼的精神也在小说中得以呈现,仰望星空,回归乡野。不论是《在机器里》的少年夜游,还是《孩子们的圣战》最后的离开城市,乃至《美的感知》一路上的逃亡、最后的外太空移民,都是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其实惠特曼是十分自我的人,只不过这种自我是在比照万事万物之后的自爱,而换一种说法便是追随心之自由。《试验年代》里的每个人物几乎都像是活在桎梏里,他们出走,为了更好地呼吸。

尽头那边

04ac3c70710f68c179.jpg

这是一本被电影光彩给掩盖了的书。

以此翻拍的同名电影《时时刻刻》被三位姿色各异的女演员演绎得美轮美奂,编剧功夫很到位,镜头语言很圆润,获奖自在情理。小说原本的名声并没有如此响亮,原本只是本跨越时空“一人分饰三角”的伪传记,拿着即优雅又神经的伍尔夫做噱头,并不意在开创什么文体,也不搞写作实验。就这么普普通通的一本近乎女性主义的小说,靠着电影又咸鱼翻身了,实在不易。

序幕里的伍尔夫落水场景,现在看来写得有些仓促,不够细腻。事实上这是非常难以把握的地方,如何控制好心理描写,不过分渲染绝望,也不刻意营造诗意,又能让情绪自然流露。在伍尔夫留给丈夫的绝笔信中可以看出某种疯狂的迹象,那些语气略显紊乱却又不乏深情的字句很好地呈现了一个形象:一位女性如何为了爱而离去。

虽然这是一本以作家为素材的小说,却没有过分掉书袋。小说和电影共同之处都在于,这是关于女性而不是女作家。伍尔夫没有被神化,她是那么普通的一位家庭妇女,坐在花园里思考着小说开篇第一句该从何下笔,就像是一个爱好,她因此而忙碌,也因此而闲然自得。

另外,小说交替出现了伍尔夫小说《达洛维夫人》的两位阅读者,分别冠以“达洛维夫人”和“布朗夫人”的章节名,与“伍尔夫夫人”一起共同撑起了二十世纪的女性绝望,却又分别染上了不同的时代印记,比如二十世纪中叶的中产阶级式沉闷、二十世纪末的爱滋病危机。三位夫人像是伍尔夫的不同时代的影分身,也像是她小说人物达洛维夫人的意识投射,言行举止都有了协调性。

坎宁安的细腻文风让人眼前一亮,男人写女人能做到这种程度真很难得。本书的结构继续沿袭他的出道作《末世之家》那种三段式叙述交替的方式,综合另一本《试验年代》的彻底三大段的拼合结构来看,坎宁安真的很喜欢“三”这一稳定的组合。

封面赏 | 孤树,孤树

树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孤零零挺立的树却让人觉得有些可怖,周围全无活物,只有这棵树高耸着,靠近它都会被感染到一股清冷孤绝的气息。在美剧《六尺之下》(Six Feet Under)的海报与原声碟封面上,一颗树立着,树干向下延伸,如名所示的“六尺之下”那是大部分灵柩所埋之处。这一画面将死亡与生机结合在一起,其实事实本应如此,每棵树都从腐朽的地下汲取养分才吐出让人倍感愉悦的绿意,但表面之下的那一部分往往被人们忽略掉,这也算是只想看到美好的选择性失明吧。不管怎样,大自然的盛衰枯荣循环永不停息。孤木也有孤木存在的价值,也许它是孤单,但它足够骄傲。

以孤树作为封面主题的唱片有很多,本文选录10张唱片稍作赏析:

01

01d063e5c6fc509edd.md.jpg

Ordinary Lives [2012]
by Your Tomorrow Alone

乐队在封面上试图将乐队名“Your Tomorrow Alone”与专辑名“Ordinary Lives”结合在一幅画面里,就如同他们试图在音乐里结合干净的声音与咆哮的嗓音那样。封面所喻示的是一个被现实里的歧义与谬误所逼迫的人,没有选择地戴上了面具以抵御那些谎言与伤害,这种妥协也必然造成了日后的孤单境况。取掉面具后的无脸男身后的那棵大树其实就是他那布满歧途与纠结的人生脉络。不过由Sergio Monfrinotti绘制的封面所表达的东西实在太多,乐队的解释只是其一,观者和听众完全可以自己展开联想。

02

02a.md.jpg

Vitriol [2012]
by Evenoire

仿佛将中国盆栽移植到了海边,蓝色的树叶在灰色背景映衬中显得格外妖娆。正如这唯一的色彩点缀,乐队主唱的女性身份也给这支意大利乐队带来别样风韵。《Vitriol》为首张专辑,在此之前,他们仅于2008年发过一张EP。在这张封面空灵的《Vitriol》中,乐队尝试了将民俗元素融入哥特金属的旋律当中,营造出非常梦幻而又复古的氛围。可以说,类似吟游诗人的咏唱是这支乐队的主要特色。

03

034bec5e5014f493c0.jpg

Corner Of The World [2011]
by Solus3

Solux3是几个音乐人聚在一起搞的Side Project,并且不断有客席嘉宾的加入,至今已经推出了两张专辑。其音乐融合了非常多的风格、元素,用天马行空来形容再恰当不过。封面在意境上与专辑名、音乐气质都无缝贴合,所选用的图片来自摄影师Jan Dunning的获奖作品,他这一系列“无题”作品的表现主题皆为自然和谐,一共13幅 ,分别被赋予概念、记忆、愉悦、完美、秘密、征兆、移情、承诺、可能、委婉、欲念、吸引、理解等主题,其中第一幅创作于2006年的《Untitled (Idea)》出现在Solus3的封面上。

04

043d0ba8be76d90c4b.md.jpg

The English Riviera [2011]
by Metronomy

Metronomy的主音Joseph Mount在谈到封面时,提到自己知道John Gorham的作品是第一次去德文郡看到他所设计的里维拉海滨旅游海报,在当时为海岸旅游做宣传还是件挺困难的事情。这幅海报作品便成了2011年Metronomy新专辑的封面,而此时John Gorham已经辞世整整十年。John Gorham作为平面设计师主要活跃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不涉及任何设计圈或运动,几乎成了被人遗忘的名字,然而,他的设计却在不知不觉间影响了一代人。就像海报上那棵棕榈树,虽有点孤家寡人,却又吸引着人们去观察,在平凡底下还藏着什么想法。

05

05.md.jpg

I Am Waiting for You Last Summer [EP, 2011]
by I Am Waiting for You Last Summer

来自俄罗斯的新生乐队,不知名,小清新,怎么说都好。他们都很年轻。第一张同名EP在官网提供免费下载,这大概便是属于这些小乐队独有的福利了。封面冰雪茫茫,跟标题比照起来,显得这份对夏天的等待更加遥不可及。不过这也其实隐含着另一份预兆,假以时日,它定会郁郁葱葱。乐队也如是。

06

06.md.jpg

Tomorrow Morning [2010]
by Eels

量产户Eels乐队在2010年发了两张专辑,一月的《End Times》和这张于八月发行的《Tomorrow Morning》。而这两张与2009年的《Hombre Lobo》一并构成概念专辑三部曲,分别诉诸于“欲望、失落与救赎”的主题。与此对应的封面均由设计师Lisa Glines来完成,前两张的构图都有对开的倾向,《Hombre Lobo》是上部网点铺陈下部头像浮空,《End Times》则是漫画式的人像左边留出了大片空白。到了这系列唱片的最终作《Tomorrow Morning》,封面意境急转了三百六十度,没有人,没有动物,只剩下孤零零、繁花破碎的一棵树。粉色的背景为之铺上了某种禅意,而非柔情蜜意的浪漫怀想。

07

07.md.jpg

Sky at Night [2010]
by I Am Kloot

曼彻斯特乐队I Am Kloot的第五张录音室专辑《Sky at Night》有个非常静谧的封面,逆光而立的树干更显轮廓,穿透过来的灯光成为画面最耀眼的中心,与夜幕融为一体的树枝上面被繁星点缀,仿佛是树本身开出的星星点点的花一般。当然,如果只是孤立的一棵树,这画面会显得超现实,而在周围隐现的众树干也正印证着这正是现实中的场景,不得不让人感慨摄影构图的精妙。封面设计师Paul Brownless曾经在2009年为I Am Kloot的精选辑《B》绘制了一款非常独特的字母封面,方寸之间挤满了形色各异的字母B,十分有趣。

08

08.md.jpg

Everyday Balloons [2010]
by A Weather

“天气”乐队有男女双主唱,结合得非常曼妙。2008年的《Cove》封面是一只站立在海边的忧郁小象,远景乌云密布太阳垂落;2010年的《Everyday Balloons》则十分贴题,把“天气”作为更加强烈的表现主体,从树梢飘出的气球几乎要被忽略,只怪从云端投射的日光太过闪耀。这些水彩画封面都是由乐队女主唱兼鼓手Sarah Winchester创作,她认为自己的作品与乐队本身的音乐气质非常贴合。而在这张《Everyday Balloons》的封面概念中,一个极富情感却又含蓄的小气球才能映衬专辑里的那些歌,至于天空的绘画,它成为了画面焦点,却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安排。你看,标题和乐队名都在最中间浮现,无法被忽视。

09

09.md.jpg

Elegies to Lessons Learnt [2007]
by iLiKETRAiNS

这是iLiKETRAiNS的第一张专辑,可以说为他们赢得了很多赞誉。黑胶版的封面与CD版略有不同,在黑色树枝上了多了一些彩色横条,色调也显得比较暗。画面整体看上去像是版画,其实是乐队自己创作的布面油画。没有一片树叶,扭曲的黑色树枝更好地诠释了“挽歌”这一主题词。专辑的11首歌分别讲述了不同的历史故事,那些劫难,那些死亡,那些隐匿、神秘的另一侧面。它们聚合在一起,纠缠成那棵唯有死亡的疯狂之树,上下都是无尽黑暗。

10

10.md.jpg

In Between Dreams [2005]
by Jack Johnson

很有名的Jack Johnson有张很有名的专辑叫《In Between Dreams》,嗯,这张专辑的封面也很有名。黄色背景下,Jack同学右手倒拎着吉他左手捧起芒果,这颗芒果树指涉了此专辑的录制所在地夏威夷The Mango Tree工作室,同时也是专辑第一首歌《Better Together》的故事元素之一。封面艺术家Thomas Campbell戏称自己的创作就是在“做东西”,他非常享受去适应不同情况并随之改变创作理念。他是多面手,摄影、绘画、视觉艺术无不尝试,就说Jack Johnson那标志性的名字手写体,正是出自Thomas Campbell之手。

话说

说好今年要慢慢恢复打理这里,可过了个年就又重新懒起来。
其实想做的事情一直有很多,但每次都是开了个头然后就搁在一边。
各种强迫症逼着我不停重来,最后,什么都没有改变。

比如要丰富Cover Project主题相册。
比如要手动导入旧博文。
比如把豆瓣条目收藏转移到RYM。
比如整理整理整理整理整理各种整理

……

还有,重新写点什么。
有几个标题一直晃在我脑子里,快一年了。
最终我还是每天睡睡,看看美剧度日。

苟且偷生啊!

Cover Project: 2011年度唱片封面赏

第一届 Cover Project 年度专辑封面赏获奖名单揭晓。

评选有四条基本原则:
1. 尽量避开年度大热作品,支持请不起大牌设计公司的年轻独立音乐人或设计师;
2. 除了从美观角度考虑,也会考虑封面与音乐的结合;
3. 鼓励原创的、呕心沥血的、有创意的手绘作品;
4. 不考虑任何商业因素。

Coracle by Walls

如果你相信看封面还能引导我们去听一张专辑的话,以下年度专辑封面榜单或许能帮你查漏补缺。

Read More

枕边微光#028 | 诗情,画意

这世界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时候想放慢下来都很难,或者说,享受慢生活是一种奢望,主动去追求是一种矫情。米兰·昆德拉在《慢》一书里呈现了无所事事之外的悠闲情怀,置身事外,感受整个世界放慢后的失重感,感受时空流转间的轻盈感。所谓看破红尘,其实只不过是将个人渺小后比照自身与世界的距离所带来的疏离与透彻,60岁的莱恩纳德·科恩的禅修行为不外乎是对庸碌现实的一种告别。探寻禅宗的意义,其实是在探寻无。而在如今这个速食时代,读诗,多么无用,无疑是在读早已死去的传统。然而就像摇滚乐从蜕变中走来,激情、自由、梦想是始终不变的血脉跳动,抛开那些繁复文字,抛开那些外在纷扰,诗歌像是直抵人心的利刃,让我们看清本质,看到不断追求当中的不变信念。

欲望为马

0186d3c5f0ac0939d0.jpg

歌者

作为一个民谣歌手,他足够出名。

往往如此,当一个人某一方面的光芒足够闪耀,他的其它方面很容易被世人所忽视。毕竟“全才”这种称号并不是轻易拿出来扣的。所以,莱恩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以歌手身份被人铭记,而他的小说、他的诗歌并没能拥有像他歌迷那么多的书迷。早些年,译林曾出版过他的那部后现代小说《美丽失败者》(Beautiful Losers),只不过将书名译成了“大大方方的输家”,很可惜受众并不广,这与当时难看的封面设计有一部分关系。

而科恩的诗歌,一向被人称道。所谓“诗”与“歌”,两者水乳交融,如科恩在《头衔》一诗里所写,“我有诗人的头衔/或许有一阵子/我是个诗人/我也被仁慈地授予/歌手的头衔/尽管/我几乎连音都唱不准”,无关先后顺序,身为歌手的科恩将诗人的诗情挥洒得淋漓尽致,他的许多著名歌曲更像是娓娓道来的叙事诗。他的歌曲成为了其它艺术演绎作品的背景乐,但属于科恩的诗情是难以被复制的。

去年,科恩那39岁的儿子Adam Cohen发了一张专辑叫《Like A Man》,嗓音有点故作老道,还是没有老爸那么的神。就在今年一月底,77岁的科恩带来了新专辑《Old Ideas》,新世纪继续唱诉那些爱与黑暗的古老主题。岁月流逝,世界变迁,音乐仍如诗如画永焕生机。

隐者

在这本《渴望之书》的几大主题当中,从开篇起所涉及的禅宗思想不得不说是一大亮点。毕竟,歌手到和尚的形象变换十分迥异。他剔了光头,穿上僧袍,拜了老师,有了法号,坐的多,睡的少,看上去没什么不彻底的了。科恩的这种归隐行径说到底是出于禅宗式的无我,一种孤独天赋,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无所谓。可惜对“终极真理”的悟彻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在当了好一阵子的隐者后,科恩算是开悟,自己并不是习禅的那块料。但不可否认,这一经历也为科恩的老年心境添增了非同寻常的静谧,那种在功名尘世间难以寻觅的静谧。如同他的法号“自闲”的字面意义,他的诗,他的歌,他的小说,他的人生,仿佛全都有了同一情趣——悠然闲逛,于是在《头衔》结尾盛情邀请读者来这个“奢侈、每况愈下、无所事事的隐居王国中”一起闲逛也很合情合理。

另外,书中还呈现出另一“隐者”形象。在《我所有的消息》中,科恩宣告“不要解构/我无药的高潮/我清醒但/喜欢飞翔”,这一“瘾者”形象也正是科恩放肆且放松的内心追求,与禅宗思想有着几乎相同的理念,主张面对、陶醉、当机立断、融入当下。在诗中的直白、勇敢,就是科恩最真性情的一面,他毫不忌惮地坦言“我越老,我越高兴”、“我太寂寞”、“我是痛苦之音,我无法被抚慰”,但归根到底,他其实都无所谓,不顾苍老,苍老是他的音乐神髓,不管寂寞,寂寞抗不过“为爱而死、死而复生”的依存,无谓痛苦与磨炼,因为最终都敌不过古老的内在沉默之音。然而,他始终自诘,始终在回忆,这是科恩最大的魅力所在。

爱者

除了中英文对照,来自科恩本人独具风格的插画可算是本书的最大亮点。他毫不吝惜地展现自己被时光疼爱的皱纹,展现自己的丑态,在脸部纠结之下、身为歌者的那种温情全然退场,让人难以想象这张面庞会唱诉那么深情的情歌。而爱与思念,作为本书的另一大主题,也在诸多画作中得以呈现。只不过,有了更为世俗的表现外衣,名为“欲望”。而科恩也并没有刻意含蓄,因为他是凡人不是神,因为这是人的常态,主观克制其实会有种病态的反弹效果。

就如在开篇诗作《渴望之书》提及的“欲望为马/抑郁为车”,从艺术到人生,从禅宗到纵欲,生命在两极间停摆,从完整到破碎,从指向到迷失,从快乐结局到巨大分裂,从无处可去到世界中心,“爱喜欢来去自由”。他会拿出所有的爱将之一分为二,“一半给你一半给我”;也会认为“更好的爱是禅爱”;还会用他现在和曾经的全部去爱,像“一千个吻那么深”;最美最曼妙的爱发生在《半个世界》里,她和他躺下,“一载仿佛活了千年”,在那片透明、轻盈、闪烁的大地那儿,“爱没有意识,没有束缚,自由自在”——穷极人类语言,最高的爱不过如此。

也正是源于爱,他那么会歌唱,会打动人心。

梦想为车

02ff244d5152162b32.jpg

文为骨

现在再来谈“摇滚”这一概念,总显得老掉牙,就像“老掉牙”这一词就足够OUT那样。不过对于每个有心有回忆有过青春梦也有过年少轻狂的乐迷或者音乐从业人士来说,随着岁月流逝却总会有那么一块柔软的内心地留给某些不乏激情热血的追忆来轻拨挑弄。就像“我曾有一个梦想”、“我要我们在一起”那般坚若磐石。

听摇滚的孩子换了一拨又一拨,老一代生儿育女,新世代带着非主流或者说更年轻的资本,不管你是否能正确解读“摇滚”二字所涵盖且指向的意义,它都能在你聆听那刻起为你开启通向自由的梦想大门,随你所想、随心所欲的激情王国就在脚下。抛开那些繁冗的历史脉络、纷杂的风格定义,听你想听的音乐,这才是摇滚的精髓。毕竟,摇滚乐发展至今,意义早已脱离了那个狭隘的乐风所指,变得更为丰富宽泛,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音乐门类,而更像是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它能感动人的地方实在太多,大肆赞美又显得过度烂俗,用心铭记以字为证不妨说是一种很文艺的方式。

作者王非在前言中谈到这本书从构想到出版花了足足七年的时间,这七年之痒实在不易,很多事情都会改变我们的想法,而对梦想的坚持使得这份成品也格外真诚。在诸多激情写就的跋序推荐语之后,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几乎将国际艺人、中国摇滚、乐迷及亚文化作了一番全面展示。在第一部分,世界各国的乐队、艺人像是打散了的多米诺骨牌,无序排列,无关国别所属,无关资格新老,有骨灰级的Bob Dylan、AC/DC.、Rolling Stones等,也有如今中坚力量的Placebo、Sonic Youth、Foo Fighters等,还有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诸如日韩10乐队、乌拉圭Orange乐队、法国Le Singe Blanc乐队等……像是闲庭信步般的音乐游历,一章章短文配以很有诗情的标题,将读者随意拉入各自的国度之中。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希望你能在厕所方便、无聊之时随意翻开这本书,念想起年少的梦想,不过说真的,要在如厕时翻起来,此书还是有点重的。

画为衣

与其它摇滚读物比起来,这本《摇滚青春》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本人身为多年的音乐摄影师,将近些年来流转各大Live House所摄来的“精彩瞬间”整理收集其中,这些原创照片对于一位摇滚书写者来说十分难得。随便翻翻,就能感受到现场那挥汗如雨的躁动激情,举手投足的自在放松,或是静静唱诉的温柔回转。在内页排版设计上,也体现了一番浓墨重彩的鲜明,就好比摇滚乐那般极具爆发力,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感也成了本书很有个性的设计诉求。这点在封面上也同样可见,红黄相间的日光放射状线条很有存在感,同样,很多唱片封面采用“日光放射”的平面设计也是为追求此种闪耀效果。

除开很有分量的现场照片,本书在第三部分“乐迷”中还将视线投向了摇滚乐的主力消费军还有日渐时尚起来的摇滚亚文化,街头涂鸦、极限运动、音乐节狂热、青春厮混派对等等莫不是现代都市的活力彰显,在名为“闪了一下子,眩晕一辈子:灵魂出窍的仲夏夜”的章节中,以一组美煞人眼的黑白照片极好地表现了世间的静谧、城市的空寂以及青春的爱与相守。要真说起来,所占篇幅最少的第三部分,无论是图片还是配文设计其实是整本书最出彩的篇章。在End小节所用到的标题“吃的比牛烂,起得比鸡早:厮混,城市生活”是大多数都市青年人的真实写照,而落幕中的黑白城市看上去是那么繁华,却数不尽有多少追逐梦想追随爱的寂寞青年在摸爬滚打啊,摇滚乐在很多时候就成了这么一针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