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德·钱德勒用《漫长的告别》整本书为告别做了一番美妙的主题拓展:“告别就是死去一点点”。我们总是在告别,每天的照面以告别作结,闭上眼睛睡觉是对今日告别,穿上衣服起床是对过去告别,写完小说是对想象的告别,唱完情歌是对孤单的告别,完成梦想是对空虚的告别,填满幸福是对尘世的告别。《告别的年代》是对想象中的想象之书告别,宏大的历史背景只是一袭华丽的皮草。《桥上的孩子》是以坦诚过去的方式对秘密告别,云的独角兽会从天上走下来,温柔地守护那个孩子。《被偷走的人》是痛定思痛后对做错的那个自己告别,也许方式决绝,但最幸福的莫过于守护的人一切都好。
想象之书
故事中的故事,想象中的想象之书。有很多评语可以扣在《告别的年代》上,但晦涩一词绝对不是。它也许不是很好读,但并不是读不懂。其实只要仔细读完序言部分和第一章,全书的框架就会浮出水面。而像更艰深的“后设小说”等术语并没必要过多援引过来为它贴标签。
《告别的年代》是一本书,是我们(现实读者)所能摸到的这本由黎紫书所写的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是一本书,是故事里由“你”从图书馆角落翻出来寄希望能找出自己身世的一本书,而这本书里的主角杜丽安在一开始也在读一本小说,种种暗示说那本小说就是《告别的年代》,写《告别的年代》的人也许就是“你”的父亲。
第二人称视角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私密性,然而这毕竟不是书信体小说,全书所呈现的几层审视关系在于,评论家认为《告别的年代》后半段出现的另一个杜丽安即“韶子”其实是书的作者,主要展开为评论家“第四人”对韶子的著作研究,这部分连同主体故事即杜丽安的传奇人生被“你”所阅读,而“你”的故事也在缓慢展开,串联着回忆与梦境,被我们(现实读者)所阅读。在全书的章节结构分配上,杜丽安的故事在第一部分,“你”的故事在第二部分,评论家的评说在第三部分。每一章基本如此,熟悉了这一结构,那么本书也没什么难懂的,其它的费解之处便是细节上的角色之谜了。
可以说,杜丽安的主体故事非常好读,呈现出一种老电影的流畅叙事和画面质感,把一个从影院售票小姐到茶室老板娘的“愈沧桑愈美丽”的女人描绘得活灵活现,这期间所带过的各种关键词各种常规桥段也一个不落下,但这“故事会”讲得格外精彩,让人都恨不得直接跳过第二部分“你”的那些缓慢而粘稠的讲述,跳过评论家啰里巴嗦而无关痛痒的评点,直接去读下一章杜丽安的风云变幻。
正是不同部分所写就的不同文风让这本《告别的年代》变得层次丰富起来,有传奇小说的韵味,有意识流小说的潜质,还有元小说的姿态。有人会对第三部分评论者的叙述有疑惑之处,认为它不但没有解释问题反而让整体故事变得更加错综迷离,比如韶子到底是谁,比如“告别的年代”到底是要告别什么。所谓元小说,是指有关小说的小说,在本书中,评论家部分已经在探讨故事里《告别的年代》的写作者及其创作过程,它并不关心读者(现实中的我们)怎么看待,它只关心作品本身。所以说到底,黎紫书写这本《告别的年代》无疑是一种野心尝试,她意图将传统小说(传奇)、现代小说(意识流)与后现代小说(元小说)交织成通向“巨著”或者说“大书”的密钥。
至于书中散落的那些谜团,是有意而为的精心设计。故事本身看似波澜不惊,却因为细节处理和三个部分的并行推进而变得潜流暗涌,发展到最后会有难以言说的巧合惊奇感,就好像错位被复原后的讶异。
《告别的年代》是黎紫书的第一部长篇,也是马来西亚华语文学的佼佼者。身为一个短篇小说写作者的黎紫书,在后记里诚惶诚恐地交代了写书的状态。纠结书名的意义到头来也只能从“小说完成,作者已死”这一作者箴言出发,告别总是艰难的,想象之书的完成,也意味着对封藏已久的那段想象说再见。
秘密之书
看陈雪的《桥上的孩子》会看到日本私小说的影子,是那些沾染情绪过多的私语还是撕开自己给别人看的独白让我有这种错觉,难以说清。不可否认,这是一本用情过深的小说,太过私人,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排外感。如果不是有过类似经历类似情绪,或者愿意去靠近这一情绪的人,很难真正感受到那份真实,甚至会觉得这些泛滥的情绪是一种矫情。
那么桥上的孩子会这么看这些情绪?她根本无暇顾及当时的感受,那个孩子在桥上来回奔跑,充当父母间的传声筒和快递员,那个孩子过早地步入社会,过早地喊坏了年轻的嗓子,过早地告别了原本望天做梦的童年。她把种种敏感收起来,等到自己写作的那一刻,再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那是通向记忆的桥,也是属于她的秘密之桥。
《桥上的孩子》双线并行,其一是女孩早年跟随父母做生意还债的艰辛历程,其二是她与同性恋人的情感维系。故事开始于一场讲述,情人间为了增进了解而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故事一说就长了,但就像所有现实故事那样,有快进有后退还有间断,女孩的故事还融入了大量的独白,她的情人是“你”,一个特别亲密却又仿佛无法靠近的听故事的人,那些过去用言语说出来少了点浪漫,用文字写出来少了点真实,她在不同时间、不同记忆断片间流转,撞见她自己的影子,看见自己的生命和“你”联结在一起,对望着彼此的悲伤。那份缺失了的完整,是女孩和“你”一直等待去守护的。
与一般小说不同,本书所竭力呈现的并非感人的情节、跌宕的高潮,而是诚挚的情感与曼妙的意象。一个在夜市打拼的女孩会有多圆滑我们都看不见,能看到的就是一个善良女孩为了家境而努力减轻父母的负担,那些人潮喧嚣在故事讲述中变得云淡风轻,女孩站在桥上,就好像看风景那样清闲。在第二节《一个人去看电影》有个很细腻的情节,女孩躲进电影院看喜剧片,却看哭了,哭累了睡,醒来再看,到了散场时刻,她意识到自己被灯光推回了现实,影院这座避难所已经不能为她提供庇护,但她很喜欢这番温暖而孤独的短暂休憩。
像更多的爱情小品那样,善始善终是一份期许。《桥上的孩子》将言语之桥、回忆之桥、秘密之桥铺陈出来,那个从过去走出的孩子站在桥的这一头,另一个等待的人站在桥的那一头,爱情来回往返,两人就此相遇。从某种程度上说,藏在那些打拼奔波底下的是一份浓情蜜意的告白书。
时间之书
失忆,这一桥段早已被写烂,早已被各种言情肥皂剧发挥到腻味。那种茫茫然不知所从的空无感并不能带来任何惊喜,站在失忆者面前的是未知,而在读者面前的却是早已料到的无趣。
《被偷走的人》从简介上来说并无任何出彩之处,昏迷、清醒、再昏迷、再清醒,每次醒来时间就过了几年,一个原本失意绝望到极点的男人睁开眼后发现难以实现的美梦就躺在身边,但随之而来的还有空白的记忆,以及莫名的时间跳跃。他从死亡边缘爬过来,过程被省略了,只留下这属于他的清醒的一天,而这天正好是他的生日。故事可以简写为,一个将死者的未来八日漫游。他每次醒来都会忘记前一段记忆,只记得截止到上次清醒所发生的事,所谓“被偷走的”正是指不断被吞噬的记忆。也可以说,时间这所监狱抽空了原本属于他的那段体验。
周而复始的“昏迷-清醒”模式有点令人堪忧,好在本书的主题是通过此种循环递进来表现悔恨与珍惜,从头致终贯穿的自诘也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渴望救赎的心理。再来回顾下简介,他向青马竹马的她告白,被拒绝,他心如死灰,不想活了。等他再醒来时,发现她就在身旁,而时间已过去一年,但他对那流逝的一年全无记忆。眼看着他俩迎着幸福生活而去,而境况却越来越糟。每次他醒来都会发现自己是个混蛋,这个混蛋伤害了原本美满的家,而自己却处在一无所知的无辜失忆状态,在生日那天还妄想挽回一切。这番改过自新的态度最初会让人信服,但经过了几次来回折腾后,最好的朋友、最亲的妻子都无法接受这个满口以“失忆”当借口的男人了。到了最后,为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家庭,他唯一的保护办法只有让自己远离亲人。
其实小说还加入了宗教玄学的劝教思想,“深渊”在一开始就豁然亮出。“因爱堕入深渊与无爱苟且偷生,这有什么不同。”故事里的他,毅然决然地为爱堕入深渊,在幸福的钟摆停摆之前,他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哪怕是牺牲自由。可惜故事发展到后面,失忆引发了人格分裂的情节,小说由此不能免俗了。但作者在结尾还留着一手,更狗血的地方在于,类似上帝使者的人物蹦出来对他说,其实你早已死了,这些回光般的醒过来的八天,是一种惩罚。
说到底,这种处理方法过于敷衍,全无新意,在一开始反复出现《圣经》吟诵时就能猜到,而且与太多影视作品的构思有所重复。不过,小说精彩之处在于几个失忆阶段的一层层推进,那种难以挽回与纠正的无力感正是作者想带给读者的一点建议,别让幸福轻易从手里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