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摇滚明星变成无人在乎的肥佬这种事情还是很令人唏嘘的,正如所有的衰老、陨落,将无法逆转的现状推到眼前,除了接受别无他法。关于人与时间的关系阐述,总会出现“渺小”一词,仿佛在时间面前,我们只是转瞬即逝的造物,无论能创造多么美妙绝伦的文明,或是多么改革创新的科技。但在一个年轻人极尽可能的思考当中,时间也许并不存在,由时间附生的意义也等于无。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思考。时钟还在嘀嗒作响,时区依然存在,一年年我们都在老去,青春这个美名没有谁能一直霸占着。珍妮弗·伊根干脆恶狠狠地赐予时间“恶棍”一名,在近乎50年的时间跨度里,讲述着摇滚乐休止符的人生隐喻,讲述着从痴狂迷恋到心静如水、从偏执矛盾到万事随缘、从真实自我到多重对照的年岁故事。
“了不起的摇滚乐休止符”
逝者乔布斯
在《恶棍来访》中文版推出之际,不同媒体纷纷用上了乔布斯的噱头。这是个遗憾,更多的是相对乔布斯而言。珍妮弗·伊根与乔布斯的关系并不纠结,他们遇见了分开了,仅此而已。面对教主一般的男人,珍妮弗·伊根给出拒绝,“我很有名,我不需要借势。”这是何等强大的自信。
去年,乔布斯走了。去年,珍妮弗·伊根的小说《恶棍来访》获得美国普利策文学奖。那些试图在伊根小说中找寻乔布斯的影子的人必然会失望了,《恶棍来访》更像是在为时间立传。
从A到B
绚烂的魔方,交叠的拼图,从《恶棍来访》的小说结构可以得出很多此类印象,它就像一个由读者交互参与的试验体,可以从时间、空间、各种角度来串联情节与线索,甚至是传统的结局。在非线性叙事下,那种皆大欢喜的结局早已不复存在,它悄然无声地散布在不同篇章的字里行间,也许就是第一篇《寻回之物》里寥寥带过的一点展望。一个人物的未来也许包孕着另一人物的归宿,这一章节的主角将是下一章节的配角,而在这一章里出现的配角们,其中之一将会接过叙述的交接棒。
这提供了一种趣味性。你并不清楚下一章将由谁来讲述,你不得不仔细体味这一章故事里的人物及重要性。全书13章,每一章的叙述者都不一样。纵观而言,这就像是一部在不停行走的小说,每个人牵引着故事向前走,他们出现、发声,他们在时空中交错,在回忆里永驻。
由于小说的结构,评论家们对待《恶棍来访》有两种看法,一说认为这是后现代特性的长篇小说,另一说这是各自独立但互有关联的短篇小说集。怎样定性并不重要,小说足够好看,又引人思考,还差什么呢?
在2001年,伊根的第二部长篇《望着我》(Look At Me)提供了双重自我的审视角度,而九年后的《恶棍来访》野心膨胀,多重视角、多重时空的“挽歌”演绎,如果问从A到B之间发生了什么,只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什么也没发生,除了时间的流逝。
时间挽歌
用“唱片”来形容《恶棍来访》十分贴切,或者是“磁带”,都需要翻面,从A到B。A面6个故事,B面7个。章节之间有时间向前或向后的跳跃,最初会以为A面是逐步回溯,B面再从遥远的过去回到不远的未来,然而真实的规律并没这么简单。
拿A面举例。第一篇《寻回之物》中萨沙已经不给唱片公司老板本尼当助理了,第二篇《金箔疗法》正是以本尼的视角带我们回到萨沙陪同他去造访某支过气的女子摇滚乐队的那一天。《我才不管呢》是从《金箔疗法》的随想片断牵引出来的本尼的年少时光,那时他和一帮好友正在折腾他们的乐队,“燃烧的迪豆”。《野游》是从前一篇里某张照片衍生出的故事,本尼那一群伙伴中有个女孩认识了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曾经带着一对儿女去非洲大草原驾车出游,在这一篇里出现了很多名字,也有一些关键的串联线索。《你们》则是顺延着上一篇,交代了那个名叫卢的男人的终章,只是时间一跃二十年。《X's和O's》的标题是假想定理,时过境迁,曾经的“燃烧的迪豆”早已熄火,曾经的吉他手少年如今是小学看门人,每到夏天还会去公园捡垃圾,而本尼呢,已是声名赫赫的音乐制作人。时光带来了改变,这话其实不对,变化并不是时间造成的,而是我们自身,是我们的每一步带来了下一步,才从过去的A点走到了现在的B点,继续向前,从A到B还会反复。
珍妮弗·伊根无意用时间侧面去表现社会的复杂多态,她集中聚焦在几个极具代表的人物形象上,而《恶棍来访》也不像是十足的群像小说,它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却格外传统,扎实、耐心地讲故事,性情,意味深长,却又不过分煽情。
在主要人物上,小说一开篇所引出的萨沙和本尼可以算是两个“关键”人物,并不是说他们是主角,而是很多篇章很多叙述者最终都能回到他们的身上。A面主要是本尼,B面是萨沙,也不是那么平均,客观说来,本尼所占的比重大多了,他就像是这盘关于时间的摇滚乐大碟的幕后推手,一分一秒都在贡献着奇思妙想以及易逝韶华。
摇滚乐休止符
如果说“时间”是《恶棍来访》的第一关键词,那么“摇滚乐”绝对是第二。在B面的第一篇《从A到B》中,昔日的摇滚乐明星博斯克阐释个人专辑《从A到B》的标题,“我是怎么从一个摇滚明星变成了一个没人在乎的肥佬?”接着再陈述现实,“时间是恶棍,不是吗?”
在此,第一次照应了小说的标题。时间浑然不觉地带走了很多东西,时间如同不存在一般的虚无,时间是个恶棍,从来不会提醒你警告你,你也别想讨价还价。在摇滚乐这一主题变奏上,时间也不会是配角。昔日的少年乐队、女子乐队、红极一时的导管乐队,如今已然过气,本尼宣称的“在摇滚圈五年就像五百年”是个残酷的事实,你必须努力增加曝光率才能保障乐队的唱片销量和演出门票,而本尼自己呢,从乐队出身爬到音乐制作人的位置,到了顶峰后又被踢了下来,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上升和下落是多么自然的规律。
小说B面的倒数第二章非常好玩,是来自十二岁女孩的四组PPT展示,鲜明的图示搭配简洁的文字,是全书最好理解也最让人触动的章节。它有一个标题,“了不起的摇滚乐休止符”,显然,这里头探讨了现代摇滚乐那些经典曲目中存在的长时空白暂停。这一音乐现象用孩子视角来呈现,更有一番趣味。那些你以为结束了、当音乐再度响起时松口气“原来还没结束”的情绪,是我们对必将到来的结束的一种缓冲。
没有什么不会结束。在结束之前,我们可以先暂停一下。
就是这样。
“时间根本不存在”
青春
从来没有谁能定义青春的起始和长度,什么时候绽放什么时候衰落,难以精确到哪一年哪一天哪一刻。就好像你很难宣称从哪一秒起,白昼正式拉开帷幕。踩在青春的尾巴上奔三是件很忧愁的事,因为事实是最终你将与青春无关,把欢声笑语留给那些无忧零零少年们吧。
《我是个年轻人 我心情不太好》(书名太长,以下简称为《年轻人》)有个郁郁寡欢的主人公,他25岁,读着硕士,有一个好朋友和一个坏朋友,没有女朋友,心情不太好。由于被生活、时间、意义等事物困扰,他最终暂停了学业,躲进哥哥的公寓里,每天玩玩球,打打地鼠,跟好朋友发发传真,近乎避世,却在平静中思索着很多东西。
比如自己究竟知道些什么,这些信息对于生活究竟有何意义。比如自己拥有什么,没有什么,是否愿意用不重要的拥有之物去换取重要的未有之物。比如怎样找到大方向,怎样挑一个可供发泄、打发无聊的好玩具,怎样将节奏彻底放慢、归零。比如思考必须要做的事情和想去的地方,可惜都在别处。
显然,他还有生活的思考,还没放弃对隐藏于生活的智慧的挖掘,也正是这种思考令他陷入两难、困顿之境。一切仿佛都没有尽头,没有意义,掌握那么多知识,确切来说都有何用,时间就如真空一般的虚无,客观来讲,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机械化的齿轮与指针,一种人为定义的计量刻度,一个从生至死的过程。最终的回首会让人发现,青春只不过是一道坎,跳过去,是一道槛,迈过去,怎么都好,它并不会宣告结束,而像是一个正式的成年贺礼带你来到生活的核心。
词条
《年轻人》没有深层的道理,或劝教口吻。它的简洁短句造成了它的小清新面目,也恰如其分地渲染出这个年轻人的些许闷闷不乐的心境。不用过多重述故事,因为它本身太简单,简单到稀松平常如流水账,会让人觉得这种个人日志式的文章也能凑成一部小说,写作真是轻松啊。
所以让我们放弃对《年轻人》的作品批评,来看看它的形式,差不多是现代表单的优雅范本了。他出于思考(出于无聊),将可以列表的东西都列了个遍,这样很鲜明,什么都摆在了台面上,任君品读:
“我都有什么,我没有什么”,“我想要的东西”,“从小到大让我激动的东西”,“我景仰的人”,“人体内包含的成分”,“我很有研究的东西”,“我所看见过的动物”,“如果我是画家,要画的东西”,“永远都不应该在广告里做成动画的东西”,“我在乎的事情”……
看到这些格外直白的表单会引人展开同类思考,“我都有什么,我没有什么”,说真的,列表单能让人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许能在得失之间找到某种需求平衡也说不定。
小说的章节名都很简短,词条一样的标题,配上列表、图表横生的正文,搞得就像一节节实验报告,概述生活本身的平淡,总结一些日常的发现。
时间
关于时间的思考贯穿了《年轻人》的前前后后。
起因是他从哥哥书架上找出一本由物理学家保罗教授所写的关于时间的书。其中一些深奥的理论困扰着他,也吸引着他继续在思考中读了下去。他开始就着一些假设开始举例,他被那些复杂多位的数字绕晕了,他还是不高兴,他索性认定时间并不存在。
最有意思的是,他甚至格外真诚、正式地给保罗教授写了封信,工工整整提出了十二个关于时间的问题,期待得到答复。
因为这对他来讲,意义重大。
可以解决他对于“意义”本身的苦苦思索。时间是流逝的,时间并不存在,事物却照样运动着,我们出生,我们衰老,我们死亡,意义究竟是什么?
很显然,正确答案也并不存在。
他听从哥哥的建议,从挪威飞到了美国,跨洋遛狗,看到了很多东西,也在一天之间碰到了四个关于时间的巧合。他思考了也学会了停止思考。他明白了有美好的事物正等着他回去。所以一切苦闷郁卒又都应了那句老话:
出去走走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