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边微光#038 | 彼岸花

山本文绪的世界

不知不觉,彼岸的花开了。仿佛是不可触摸的梦幻,随风飘来一点香气。现实苦恼是挠人的草,哪怕闭上眼睛也无法安睡,渴望与逃避同进同退,陷在两难之境的人伫立在此岸看着风景,时光与细水长流。不如柳美里那么犀利,不像江国香织那般温情,也不是吉本芭娜娜那种淡淡哀愁式治愈系,山本文绪却是那么本真,像日本女作家中的罂粟,那些恋爱的毒、婚姻的害、成长的痛、生活的苦在稀松平常的语句里一点点挥发,缓慢阅读呼吸自然,越到后头却越不能自已,仿佛那些普通言说命中的全是软肋,仿佛看完了故事仍想活在故事里,是一种瘾。

空想之花

shanben-01.jpg

她们不是成功的女子,也不是那么爱做梦的少女。以少女小说家出身的山本文绪最初深受少女漫画的影响,当写作之路越写越窄时,她毅然开始按照个人本愿来创作小说,跳出文本类型与条条框框反而形成了个人特色。赤川次郎在推荐《你肯定会哭》时说“她对于‘人的痛楚’很敏感,这种感性不是单靠磨砺写作就能获得的。”山本文绪并未刻意书写悲情,那些都只是作为故事常态,却在漫不经心的叙说铺展中予以触动。

对梦幻的边缘处理,使得现实写照更加自然。《涡虫》有五个故事,五枚女子,她们有着平凡的人生,普通的烦恼,从某一层面上看她们都处于停滞不前的生活状态,甚至或多或少有着随波逐流、逃避现实的念想。对现实抱以空想,诸如第一篇《涡虫》中那个“下辈子要做涡虫”的愿望,怎么说都是目前并不如意的现状所折射出的需求,仿佛心情不好需要安慰一般见人就说,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才是最重要的想法。健康疑虑、恋爱僵局全都是浮云,在可以无限分裂重生的下辈子面前,无趣现实没有一丝可爱,无趣现实不能吸引任何注意力去研究“涡虫的一生究竟是怎样”、“乳腺癌的注意事项具体有哪些”。客观说来,这个“涡虫女”太过偏执,偏执到只关心自我而不顾他人的想法与感受。她将个人假想诉诸口头,却又不在意现实无聊是多么汹涌地将那些白日梦沉默覆没,最终没有任何改变,她继续晃荡继续表达,梦想从不存在,空想丝丝破裂,出口遥不可及。

改变人生的手段有高低之分,靠做梦肯定是最次的一种。在那一本《蓝,另一种蓝》中,山本文绪安排的互换身份梦幻冒险之旅看上去是多么轻盈,多么有诱惑性,如果当初怎样怎样现在会怎样怎样——这种想法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过,选择的不确定性让我们走到了现在,选择的不确定性让未来不可预知。《涡虫》一书中的女人们所处的困境是不作选择,她们停在某一截面,保持着难以言喻的生存力。《裸》是个明证,从“三十四岁,无业”过渡到“三十六岁,无业”没有一点难度,减少交际、购物,减少欲望、需求,这种彻底放松、彻底放下防备卸下束缚的状态是那么舒服,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一场离婚所带来的改变。原本可以选择“继续前进”,让一切过去,但这个重归单身的女人为自己按下了长时暂停,浑身上下的剧变让曾经惧怕自己的下属大跌眼镜,也揭开了有些悲伤的潜在事实,这个阶段迟早会过去,那之后,她又披上社会之皮一路向前,毫无畏惧。

说到底,逃避是委婉的处世态度,它并不激烈,最大限度地约束个人与世界的接触交流。《囚徒的困境》给这种情形恰如其分地下了个定义,双方都拼命预测对方的战略,最终却两败俱伤。在两败俱伤之前的暧昧僵持中,惶惶不安的窒息感时刻伴随,渺茫出路的预见感更添压抑。在故事里,这只不过是婚姻与承诺的隐形枷锁,所谓的幸福“不在别处就在这里”其实是个绕不出去的死胡同。

《不在别处就在这里》说的到底是什么?钱和睡眠啊!身为一个家庭主妇还出去打工的目的不过是养家糊口,仿佛将家里上下都计算清楚的只剩下自己了。而一旦金钱压力解决了,她立马会辞掉临时工作,为的是能安稳舒服地睡个饱觉。事情是多么简单。有求必应的人生还会有什么遗憾。

“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茫然不安,希望有人告诉自己哪儿做错了,这种心理我不是不明白。伫立在迷雾中,徘徊着迈不出脚步,希望有人告诉自己‘往那边走’,不管是谁都好,这种时候我都有过。”最后一篇《有爱的明天》中的这段独白几乎可以涵盖全书的人物心态,她们或走或停,更多时候是在等着什么,等待一点变化,等待什么都不变。她们不是了不起的女子,离婚失业如此家常便饭,寄人篱下也未尝不可,她们是没有个性的人,处于一种半梦半醒的人生状态,没有任何当下目标和追求,没有任何人生意义和梦想,残酷的现实时刻逼紧,最后,她们缩成了不断重生的涡虫,拥有无限延伸的奇妙人生。

恪守之花

shanben-02.jpg

那本“白领物语”《菠萝飘香的彼岸》有着各种狗血的纠葛桥段,也有着逃避现实的情绪,彼岸天堂最终却证明不是那么美好,轻松无忧的生活说来容易,是每个人始终追寻的目标。

而立之年一过,仿佛各种期待都应落到实处。毫无成就的三十岁,尴尬的三十一岁,听上去是那么悲凉。在这不能卖老也不能仗年轻的年岁,个中冷暖惟有自知。《31岁又怎样》真真切切讲述了31个31岁的人生短故事,他们没有多么卓越的成功,也没有起伏的阅历,一切都是那么平平淡淡的。工作,恋爱,婚育,创作,又一年的碎片叠加,孤僻,游戏,欲望,冒险,又一年的心情积淀,在一种单调的怪圈中循环,在没有解药的病症里昏沉。

短短一篇《孤僻》,一针见血地直指现代人际交际的无趣,而孤僻者坦荡地对此说“不”,大多数人喋喋不休聊东聊西是为排解孤独,反正到头来还是孤独,不如始终继续孤独,“与我无关,我要斩断一切”,“不喜欢就不喜欢,我从不祈求别人谅解,也不靠大家生活”,“我只在觉得好笑的时候发笑”,假使每个人都有这种决绝,那世界会变得简单而更无趣,也正是这种决绝,让孤僻成为一剂难以被中和的苦药,它是怪异世界的坚定捍卫者。

“兔子会因寂寞而死。”《兔男》将所有事情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不是为满足倾诉欲,而是为了不让对方疑神疑鬼。可谁知兔男就是兔男,没了贴身又贴心的对象就会活不下去,在一个意外事件后,兔男立马找到了另一个暖床伴儿,这真是个好笑话。

《乐团》是一个凄凉童话,沉浸在音乐中无比幸福,演奏在现实里略微苦涩,三十一岁了,前途渺茫,女子乐团终将解散,沦落到酒吧演奏维生的地步几乎是可以预料到的事情,可那又怎样,只要还能弹吉他,就愿意赴汤蹈火。“乐团终有一天会解散,但音乐将永久流传”,正是如此。短暂人生,漫长之旅,各种犹豫不决、纠结不安此起彼伏,而活下去所需的无非一个小小的或信念或目标的玩意,也许还可以毫无意义,也是一种活法。

人生的故事反反复复,花样翻了又翻。《禁欲》有个让人不禁失笑的决心,“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年,我下定决心,今年一整年都不做爱。”可是不难看出,唯有经受过纵欲的洗礼才能安享禁欲的克制,不然那都是随口说说的一碟清心寡欲小菜,毫无挑战性。在这一篇里,有合乎情理的说辞,也有水到渠成的纠缠,然而事情通常都可以如此解决,“一年,只要忍耐一年”,所谓坚持就是胜利,在无所事事的一年也这样坚持下去,那也是一种无趣的胜利。

在三十又老一岁的无奈时日下,又忍下一年,那是一种淡然的胜利。忧烦苦闷皆抛之脑后,没有什么比“那又怎样”更豁达明心的了。就如《三十一岁》中的赞美,“你们不觉得三十出头的女人很棒吗?渐渐有了主见,做事也果断,这个年纪既可以重新开始,也可以继续站在起点上。”这本小书里的31个故事绝不是杂志上的那些心灵鸡汤,有着多么清新的疗伤笔触和凌厉的突转起伏,而更像是一个个美妙绝伦的年段截面,绽放着各种恪守的精彩——继续孤僻,继续旅行,继续感受,继续歌唱,继续写着小说……

禁闭之花

shanben-03.jpg

山本文绪几乎是个毫无保留的女人,恋爱了有部小说《恋爱中毒》,结婚了有本散文集《结婚愿望》,离婚了单身了还有这本《然后,我就一个人了》。严格说来,这只是零散日记集,收录三十二岁那一整年的生活琐记,你看,这又像是《31岁又怎样》的另一版本续篇。

一个人生活,没什么出奇的。大多数单身的人不都是一个人生活,而自发自觉渴望一个人生活还算少见。最主要的一点便是,一个人变老是可怕的。如果暂且抛开这个,一个人生活有很多惬意之处,山本小姐在书中就一一描述出,一个人生活后会爱上做家务,一个人生活不需要过分考虑着装与容貌,一个人生活可以爱怎么哼哼就怎么哼哼爱怎么咳嗽就怎么咳嗽,一个人生活可以一切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可以享有彻底的自由,一个人生活可以有一点点小寂寞却更擅长取悦自己。一个人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适应,必有人会宅懒废到一塌糊涂,最终无法自理。

在这一本里记述了一堆日常杂事,山本文绪却并没有过多提及写作相关的想法,更多出现的是正在写什么杂志连载,写完了哪个短篇,看了什么电影和什么书。通篇都呈现出日常化状态,如此流水账也鲜有私隐爆料性质的内容出现,像她本人为胖烦恼、笔名山本之姓来源于幼时很羡慕的女同学、随随便便就以少女小说家出道、努力拿到了很想拿的文学奖之类的八卦早已不是初见。所以说到底,这本《然后,我就一个人了》的阅读价值大约只在为铁杆读者服务了,因为除了略微矫情的“一个人生活”宣言、一部分个人史以及旅行见闻,就没有更实质的料了。当然,一个人生活毫不哀怨却十分乐观豁达的山本小姐所呈现的生活观也异常明确,那就是消耗体力也好,花费金钱也罢,想要总是保持一种“没有理由就是开心”的状态,这是多么激励人心的追求啊!

在本书两次再版过程中所补加的内容,也算是对这种生活追求的一种无情参照。在正篇一月到十二月记事的四年后,她又得了文学奖,又搬了一次家,无可奈何地又老了。八年后,她不再喝酒,不能喝酒,多年之前对身体健康的纵容狠狠地报复了一笔,正如那年十二月的日记标题“纵容我的人是我,逼紧我的人还是我”,而唯一的坚持从未改变过,那便是小说。

封面赏 | 蛇蛇蛇!

蛇年刚开始不久,正好可以来盘点下历往出现在唱片封面上的蛇。对于金属重型类音乐而言,恐怖吓人的蛇之意象非常好用,不论是作为装饰元素还是重点表现对象,它都频繁现身。从宗教意义上来看,涉足伊甸园的蛇仿佛跟女人有着不解之缘,身形的独特象征也带来了诱惑的喻示。另外首尾相咬的衔尾蛇(Ouroboros)也是一个自古流传的符号,名字含义为“自我吞食者”,象征意义主要有“无限大”、“统一”、“循环”等。在此主要盘点 11 张相对有互动的蛇之封面,而非单纯吓人的咧嘴蛇。

01

01.md.jpg

Bend Beyond [2012]
by Woods

美国布鲁克林迷幻民谣乐队 Woods 去年的新作备受好评,结构紧凑,情绪饱满,极具亲和力。乐队成员 Jeremy Earl 设计了这款好看的封面,被拼贴的岩石和蛇悬浮在水彩背景上,有着奇异的超现实风貌。另外,Woods 专属厂牌Woodsist 旨在推广独立民谣,唱片封面是各种好看。

Read More

Cover Project: 2012年度唱片封面赏

去年心血来潮搞的年赏竟然反响不错,今年当然要再接再厉——快滚!——然而惨烈事实扇在眼前,由于时间仓促等客观原因拖延症等主观原因业内低迷等乐队原因,本次榜单并不如上次那般狂酷炫,从四五千张封面快速海选出一百来张,到最后还有凑数之嫌。

想说的是,榜单评选大都带有主观倾向性,Cover Project 原本只是一个业余收集企划,所以请不必对奖项设置及分配太较真。如果你想体验主流视野,请去围观下 2012 年度 Best Art Vinyl 大赏 Keane 和 Muse 高居第二第三世界是多么美好。最后,这只是封面评选,没错,我收藏的不过是些 JPG、PNG 而已啦啦啦~

For / Not for John Cage by Lawrence English

Read More

毫无悬念的NO.1

Total

01. CunninLynguists (2,850 plays) [↑3]
02. Saycet (2,222 plays) [↓1]
03. Calla (2,049 plays) [↓1]
04. Kammerflimmer Kollektief (1,700 plays) [↓1]
05. Laibach (1,430 plays) [→]
06. Sondre Lerche (1,316 plays) [→]
07. Destroyer (1,081 plays) [↑3]
08. Apparat (1,053 plays) [→]
09. No-Man (1,022 plays) [↓2]
10. Cordion (781 plays) [↓1]
11. 平沢進 (605 plays) [→]
12. Plaid (603 plays) [→]
13. Archive (579 plays) [↑3]
14. Islands (559 plays) [↑1]
15. The Me In You (519 plays) [NEW]
16. Chessie (504 plays) [↓3]
17. Styrofoam (491 plays) [↓3]
18. Bloc Party (468 plays) [NEW]
19. Tujiko Noriko (462 plays) [↓2]
20. The Myriad (444 plays) [↓2]

Last 12 Months

01. CunninLynguists (1,487 plays)
02. The Me In You (519 plays)
03. Destroyer (458 plays)
04. Baden Baden (330 plays)
05. Grasscut (262 plays)
06. Apparat (241 plays)
07. Calla (220 plays)
08. Macklemore & Ryan Lewis (196 plays)
09. Liars (178 plays)
10. Rangleklods (171 plays)
11. Shotta (164 plays)
12. Son Lux (140 plays)
13. Aeroc (139 plays)
14. Bloc Party (122 plays)
14. Tyme. × Tujiko (122 plays)
16. Nils Frahm (111 plays)
17. dEUS (108 plays)
18. Sleeping At Last (102 plays)
19. Ellen Allien & Apparat (101 plays)
20. Archive (99 plays)


晚了一天。这算是新博的第一篇日志呢。我真是又懒又废。

2012年豆瓣广播

  • Bones姐姐终于生完孩子了=w=
    2012-03-20 10:17
  • 回家了。分享一个Sean去年出道时在CF接受Pete的采访,日期正是3月28日,整整一年,短暂一年。全集啥的就不分享了,到处都搜得到。纯音频文件。R.I.P.
    2012-03-28 19:41
  • 我竟然还在为90210这种破烂剧浪费时间。不出所料,Silver不把剧中每个男主角都搞一遍就好像对不起whore的身份。终于终于终于苦等了好多集,原以为已退出剧组的Austin帅哥疑似下集要回归,只有他才是老子追下去的动力!#JustinDeeley#
    2012-03-29 23:30
  • 听歌听到最后被结尾玻璃碎掉的声音给吓死了……=vvvvvvv=
    2012-04-05 16:27
  • 三人滚床单滚了两天,舌头痛得打哆嗦……
    2012-04-22 21:48
  • 推理作家有三宝
    麻耶雄嵩有三宝:敢想,敢写,已经坏掉 ||||捶地
    2012-03-29 23:30
  • 大电伤身,小电怡人。
    2012-05-25 17:37
  • 私奔啦私奔啦私奔啦私奔啦!≧▽≦ #坂道上的阿波罗#
    2012-05-26 01:59
  • Joseph Fiennes加盟美恐(= =这是什么破简称),终于有美人了!
    2012-06-12 10:06
  • 从被九零后少年叫直男,到被九零后少年叫大叔,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2012-06-12 14:49
  • Weeds最终季了……忧伤……
    2012-06-14 09:48
  • 装机必备三联镇:150步限制简直就是防沉迷设计,那什么最终发光城堡永远是个梦!#TripleTown#
    2012-06-14 16:32
  • 天杀的mediafire屏蔽了一堆资源……我的图包救命大师说hmmm i dont know why...
    2012-06-14 21:00
  • 最近在听Drone的人漠视全社会……
    2012-06-20 21:04
  • 一晃大半年,发现AAG密码还没死……是不是该更新下图包造福广大豆瓣淫民呢……OwO
    2012-06-21 23:23
  • 头像即本人,各种求交往!
    2012-07-03 21:09
  • XX论坛今日访问密码是Andy Murray,真乃业界良心= =||||
    2012-07-09 18:24
  • ……绝逼用了八门神器,不过发光城堡排起来真好看 #TripleTown#
    2012-04-22 21:48
  • 字幕组强迫症害我两周没看到TB了,我就知道每年这时候YDY就要“弃”坑!
    2012-07-17 21:41
  • 将荷兰版书名google翻译回英文就变成了“If not, would be”,改中文就成“如果不是,将”。桃花坞博客给出的解释,书名貌似取自英语谚语“There but for the grace of God, go I”(“如非蒙主恩典,我非垮不可。”)的前半句……#ThereButForThe#
    2012-07-21 01:02
  • 两年没进FC2后台,一看见那满屏看不懂的日文,泪流满面!
    2012-07-23 08:53
  • 前阵子是看电影周,这阵子是改博客周……总是有东西可以支撑我的无聊。
    2012-07-24 18:16
  • Silasbabe新结识了好基友!
    2012-07-25 02:31
  • 《色彩》初稿译后记
    1993年6月,也就是贾曼(Derek Jarman)的电影《蓝》(Blue)上映那会儿、Simon Turner的蓝色音乐会上演那阵,贾曼还写了一本不那么为国内电影爱好者熟知的小书《色彩》(Chroma)。
    2012-07-25 02:31
  • 强迫症患者熬到了四点……
    2012-07-27 04:18
  • 失眠症患者又听到了鸟的晨叫……恶性循环。
    2012-07-27 05:25
  • 配合新蛋名Taste It这种想推倒的冲动到底怎么了,新砖为何定在十月啊,九月泄出来可好?#JakeBugg#
    2012-07-30 11:12
  • Silasbabe为了友谊您就被吹个箫又如何又不会少肉更不会有事后来嘛抱一抱的黏人困扰为什么就不呢找借口逃避真实自我是不对恐同更是不对的!
    2012-08-01 01:15
  • 颤……抖了,SC更新的Action HD有2.1G……要拖多久呢。浮云君说撑爆你的小硬盘!
    2012-08-01 20:12
  • 又折腾了一晚上模板,代码函数乱飞傻傻看不懂眼睛倒是瞎掉了...
    2012-08-02 22:56
  • 睡前刷到的通告,无比期待>///////< 哥哥你都三十了= = #SondreLerche# 2012-08-07 01:43
  • Bill这个贱婊子,从第一集就该死掉了。
    2012-08-08 00:19
  • 睡前不该刷rym的……又荡漾了……
    2012-08-08 02:54
  • 豆瓣的搜索啊……搜“乌鸦的拇指”第一条是“熊猫的拇指”,第二条是BL漫,第三条才是乌鸦……敢情只智能读取关键词“的拇指”么
    2012-08-10 14:02
  • 身为一个片山恭一黑,非常自豪买了所有中译本,最想说的就是青岛社不厌其烦地洗封面是有多“纯爱”呀!
    2012-08-13 10:19
  • 中图随便搜一本新书连条目都没有,还好意思加入价格战= =
    2012-08-15 01:49
  • 《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一卷)定价: 128.00元 ——这……我觉得有两个可能:1) 注释比正文要多很多,插图+精装然后来骗钱;2) 戴老师还没有译完,出版商为了赶书市,拆分并不厚的原著,吊胃口骗钱——总之,天书降临天朝,不隆重怎么行!
    2012-08-16 16:01
  • 为什么一整季不直接播完还要留个五集放到11月去这什么坏习惯啊啊啊!
    2012-08-19 17:45
  • Gorgeous - Amazing - Beautiful - Romantic - Innocent - Elegant - Lovely! ——让我无力吐槽→_→
    2012-08-20 07:50
  • 用生命追赶荷兰站新碟进度……
    2012-08-21 07:23
  • 住在东八区,活在西二区。
    2012-08-23 19:24
  • 拖延症对我说,当你疯狂看电影的时候,就是你最爱我的时候。操你哦。
    2012-09-11 03:12
  • 连续两晚的漫威电影,感觉看了几个小时的预告片一个换一个……想起几年前玩过的漫画英雄游戏,操纵角色火男(还不都是#ChrisEvans#你害的,而你又去演队长,这不科学!),打雷神(锤哥当时还不知道在哪里!),玩了个不知所谓的结局,随后就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战神的荷尔蒙岩浆……
    2012-09-12 18:51
  • RB改版改得跟屎一样。
    2012-09-14 22:47
  • 魔鬼一周终于过去了。嘻哈嘻哈。
    2012-09-17 18:36
  • 忘记是因谁而看起了Being Erica,然后一集一集查找imdb影人,发现其他几个熟脸。上次出现这种为了看某人而去看某剧却忘了哪个某人的情况是Pretty Little Liars,身为健忘花痴的悲哀莫过于此。
    2012-09-18 14:19
  • Tyron Leitso
    那部有米帅出演的恐龙帝国里,其实最喜欢他了!Being Erica中老了好多唉~
    2012-09-18 14:22
  • 图包救命大神退休了,隔了半个多月我才知道!
    2012-09-19 01:24
  • Being Erica真适合我这种Loser看呀。她32岁,单身,工作不顺。想起前些天拆开的《31岁又怎样》,留到自己31岁再来看此书会不会更合适。吐槽下此剧男演员,头发向后梳是中年本色,盖住额头扮高中生,时光倒流非常好用。
    2012-09-19 13:19
  • Ethan开始念诗:“你的爱是一场谋杀。你的子弹射在我坚硬的心房上,砰的一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Being Erica 104)——笑死我了。
    ……Erica穿越回去念小甜甜的歌词,这是违规行为,但是太好笑了!
    2012-09-19 13:35
  • 补剧比追剧快乐。
    2012-09-27 19:50
  • TMF Magazine停刊鸟……
    情况是paypal冻结了收款账户,理由是内容过于sexual,与条款什么相触。然后dylan rosser说在找到其他方式前就sorry了。
    2012-10-01 11:19
  • #蘑菇园#普通版第一阶段达成!
    2012-10-09 23:44
  • 美中年苏童再等个二十年好了。
    2012-10-11 20:09
  • 某人一得奖,反倒激起了我那尘封已久的对苏童的爱。删号不到一周,又跑去腾讯关注了老师的微博。
    2012-10-11 20:40
  • 莫言最伤人的83句话
    每个句子我都感觉是甜甜美少女四娘写的……
    2012-10-12 19:07
  • #我的征途是星辰欲海#——消灭想看,朝着2000奋进!真心奋进就应该每天看短片呼呼呼作弊呀,像每天疯狂看美剧这种徒劳无益的活动就不要哔哔哔上瘾啊!。◕‿◕。
    2012-10-19 10:18
  • #每次看旧文都会爱上过去的自己这种话我会说吗#
    2012-10-25 21:52
  • 当喜欢上了100页而不能加标签时,喜欢这个功能已经废了;当收藏的影人上了1000个而不能加标签时,收藏这个功能已经废了;当你想对任何条目任何页面进行检索时,对不起,豆瓣的搜索从诞生之初就已是残次品。#每天骂每天上#
    2012-10-26 15:06
  • 一个一个的密码 都不外如此 沉迷过的密码 一个个消失
    2012-10-29 02:13
  • 我擦,#Community#竟然要二月才回归,可怜的十三集,NBC不怕遭报应吗!
    2012-10-31 06:19
  • 一年了,您都没有再光顾当当,肯定是我们哪里做的不对或者不好,不敢奢求再次得到您的支持,但真心的希望您能再回来看一看,这一年中我们改进并优化了很多,是否还记得我的模样,我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当当 >> 不满减不回去
    2012-11-06 10:47
  • 今晚为什么每个友邻都在刷派!我想吃派!
    2012-11-22 23:42
  • 凌晨标完看过后是1825部。现在是1823,我想知道除了120天还有哪部中枪了?呵呵后肯定是丁度巴拉斯的某部道具片啦。
    2012-11-27 18:54
  • 没有洁操的男人。
    2012-11-28 23:02
  • 午夜骗钱必收四大家:迈克尔·康纳利,约翰·康纳利,劳伦斯·布洛克,苏·格拉夫顿。对伊恩·兰金持观望状,是因为还没读到第二本?
    2012-11-30 22:28
  • 99 Ways to Tell a Story: Exercises in Style
    好想看!!!
    2012-12-05 13:03
  • 胡博士上瘾,不想睡觉。
    2012-12-06 05:27
  • Rizzoli is Les的秋歇终于结束了!然而这个冬天我有胡博士。
    2012-12-07 17:00
  • 原来那个爱在豆瓣刷剧集“微评论”的宅男大叔是混云中的,好累,伤不起。
    2012-12-08 19:20
  • #World'sEndBoyfriend# Tyler Butler
    2012-12-21 00:08
  • Master!!!!!
    2012-12-21 00:20
  • 近日各网盘好感程度:mediafire > iFolder > depositfiles > freakshare > zippyshare > 4shared > uploaded > turbobit > crocko. 看见rapidgator就可以无视了!
    2012-12-25 20:52
  • 美国某主流文艺网站的口味我是只能呵呵的,去年Bon Iver,今年good kid, m.A.A.d city,去年Girls竟然能排到第5,今年Swans竟然只排到第6。好吧,至少今年的第一比去年好听太多。
    2012-12-26 11:34
  • 某网站真是怎么说好呢,图包不对应是逼我手动吗……
    2012-12-31 01:05
  • 跑进大名鼎鼎的CzechHunter站里去了,可是也没发现几个帅的呀= =
    2012-12-31 03:28
  • 2012倒时差与催眠曲

    梦中的晃影哈着热气慢慢逼近,期待被挤成了等待,瞬间快感凝结为黑暗一瞥。带着偏头痛醒来你总以为只需再睡一下就好。是黑夜。上楼声将你吵醒,开灯关灯,寂静统领一切。反复查看时间,数着呼吸,随着节奏努力下潜,一个又一个气泡在耳边爆裂,辗转反侧间拥怀着空无。长觉醒来,毫不惊讶于天色渐暗,窗外时不时传来的车鸣声是射入你头颅的光剑,头痛从左边转移到了右边,按揉无济于事。眼睛撑着场子把戏演完,光影声色纷扬如雨,并无观众。你诚心期待的邂逅陷于幻想,你无比幻想的激情困于奢望。大脑持续运转,信息被接受也被纂改,兴奋被吸入亦被呼出,事情并无改变,你对摊在眼前的一团死寂无能为力。短暂麻木,长时暂停。注意力无法集中并不能解释所有问题,念想穿越数次终成空想。是白昼。扫地声将你吵醒,关窗开机,焦躁安抚一切。打一个长长的呵欠,希望时间在此停滞。私生活平淡无味的你将所有刺激押在死亡那边,每一次醒来便是一次逃生的成功。惶恐无法消除反成一种常态,当愈发混乱的作息进入你的身体,你觉察到这种自虐与其说是寻求解脱不如说是痴狂妄想。试着去做什么试着不去做什么,试着切断一种联系,你会老老实实地收拾残局整理自身。渐渐地,你戴上面具藏在人群里,你戴上耳机隐在话语里,你只微笑不说话,你在一个人的房间里不停喝水,忘记了自己的声音。忘记镜中的自己与各种伤疤。事情重新开始。你睡觉,你醒来,你期待,你幻想。你头痛欲裂。你相信太阳照常升起,你不信你不会睡死在梦中。梦中的你睡死了。睡死了。睡死了。

    女孩们的呼吸逐渐辨不明晰。意识困顿,却难以入眠。昨日没有终结,今日并无开始。你越来越清醒,黑暗就越来越通透。在下一个感知瞬间,你已睡了一小觉。她们开始有一声没一声说着话,关于时间关于安排。你抱怨着并没睡好。当问到是不是认床时,你笑了。

    有个故事版本一直在重复,呼吸声与呼吸声交错,睡与不睡的对峙。可惜这里并无爱者。抱着下一次兴许会不一样的念想,你游荡在后悔倦意之中,化身为数种虚构角色,共同构建一份过去叙事。将当下擦除,将以往作为当下,他们不知疲倦地来回穿行,最终也忘却了各自身份,成为不再发光的定点。你在不睡的清晨出门,很快就想念起夜晚。

    THE SENSE OF FUCKING

    那个夜晚,纸面惨白得吓人。你耐着性子把思绪交给故事,任时空穿越至一百年前。翻书这一动作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太过麻烦,这一年,你沉溺于看剧观影,躺着不动是可怕的退化表现。眼瞅着四周越堆越高的小书箱,你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依照近两年的阅读速度,死前是如何也解决不掉所买的书,顿觉占有欲的徒劳。然而纸质书留给你的唯一乐趣大概是排放整理,中意“短经典”系列不仅是出于收集强迫症也是因为期望以编号排放在书架上看那斑斓书脊效果。

    身为并不合格的阅读机器,你对验收报告几乎无话可说。回顾流水线上的打包产品,大多无太深印象。能说的只有五件:

    试验年代》燃发了你对惠特曼的好感,再次确认了迈克尔·坎宁安式的标准三段结构。它太细腻太粘稠太神经质,带着再骄傲不过的心理书写轻松闯进你的假想,巧合与关联可轻易发生,时间流变无法抹除个人印记,故事里的世界与世界里的故事是不停倒转的沙漏。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是美梦也是噩梦,是旧地重游的孤独演绎。睡中人朝你露着诡笑,你追逐着虚无的影子最后倒在黑夜深处。醒来后的世界依然没有任何改变,你,还是一个人。

    动物怪谭》过于精巧,反而成了一种致命伤。玩弄隐喻一不小心就被隐喻玩弄。然而,那不经意的叙述以及那收放自如的结局非常讨你喜欢。

    终结的感觉》是一种坑爹的感觉,是真真切切的你上了他他再告诉你他是你爹的崩坏感。你对开篇闪回抱以太多期望,以至于第一部分迅速下滑时就要差评了本书。巴恩斯完全靠其写作魅力撑完了整个故事,本来单薄的故事也被改造成不可靠叙述的个人史,闪亮段落是很多,但在你眼里,只看到了第一部分中两位男主间的莫名火花。抱着“小圈子热衷于谈论性”去看的你不出所料地失望了。

    恶棍来访》大约能算是你的年度之书。你相当喜欢它的结构,从A到B的结构,各自散落且不断拼接的结构。关于时间跨度的书写,略嫌有些草率。不停切换的叙述者依然能带来惊喜,你沉浸在叙述猜想里,每一个细节都能激起映照。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是群像小说,因为两个关键人物的存在使得所有碎片故事得以串联。最触动你的莫过于散落各处的结局,不经意一笔带过的他人结局,最终只成故事里的故事,讲述永不停止,你所看到的也仅仅是一面之词,那些言语背后的人生是你渴望了解却无法走近看明的世界。

    在失眠的夜晚,你还试图用另一种观看来消磨时间。不再追漫,更想解决掉存货。重新看起东城麻美老师,再度得出结论,那些漫画里攻受不明时人物都很凌厉,一旦分明,受就不可避免地迅速现出娇羞逼人的原形,仿佛这才是恩爱状态里的本来面目。抛开这些,麻美老师的少年感超乎你想象的浓烈,肉色绽放的青春令你窒息。

    故事书看完了,却仍想在此书里找出新的内容来。小时候的贪恋让你变成了如今的偏执,也渐渐承认每个故事都会终了,惟有寻找新的故事来替代。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那是童话。永远看不完的书,这是现实。

    Read More

    枕边微光#037 | 最后的乐章

    如今的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被调侃成了长寿者们的赛跑,文坛大佬们大都功成名就,仿佛只需要这么一款认证章,盖下即可奔赴西去了。如今已过66岁的朱利安·巴恩斯早已卸下了中青年作家的头衔,转手书写年老之境仿佛是很自然的选择。入围过四次布克奖的决选名单,终在2011年凭借《终结的感觉》摘取大奖,更像是一次照应书名的安慰。而阅读《终结的感觉》总有个想法悬在心中,那就是:说真的,朱利安·巴恩斯大概只有获得布克奖的资格了。当然,备受争议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标准暂不论述,我们应该拿历史上文学奖获得者中的大师们来充当诺贝尔文学奖的黄金标杆,目前看来,朱利安·巴恩斯的认证等级只是优秀而已。

    闲话说毕。长寿作家有那么一拨,晚年仍笔耕不辍的也不在少。接连好几本都是关于年老的书,作为这样一个写作者的朱利安·巴恩斯还是有些可怕,仿佛在拼命打一场时间战,赶紧把要写的写掉,如同最后的乐章。不过,乐观又好奇着的是,如果还有下一本下下一本,他能写的题材将会是什么?

    尾声一:自我观察

    014729c2ed08a96a6d.jpg

    不同于菲利普·罗斯的《垂死的肉身》过多陷于情欲的书写,朱利安·巴恩斯的年老主题小说《终结的感觉》更陷于回忆而不能自拔,但又明显不是《追忆逝水年华》那种粘稠、冗长感,他的回忆书写更简练、更跳跃、更顾左右而言他。所以很能理解看上去相当好读的故事,却有那么一些费解的细节,以及让人难以阖卷的致命一击结局。

    这其实统统都可归结到作者本人的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迷局,如果说“不可靠叙述”是本书的主角,那么还会不会有人疑惑?看到有人扯阿加莎婆婆的《罗杰疑案》我就着急,人家朱利安·巴恩斯写的并不是推理小说,如果我直接说“这是个叙诡小说”,那么阅读体验全变成找语言陷阱了。所以说,《终结的感觉》只是用了个伏笔,乖乖躺下,任他剖析,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乐趣所在。

    开篇是六个回忆断章,并无次序之别。“你最后所记得的,并不总是与你曾经目睹的完全一样。”如果看完全书,再重看第一页的此句会有倒吸一口气之感,这明显不是伤古怀今的谜案追踪,也不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情感访谈,每句话都字字珠玑,皆是时间磨砺所造成的。这是一本能让人走进时间并体验掌控时间的小说,那些回忆、那些快进与暂停都细致入微地包裹着穿越者的所想所触,无奈、无能、无所得、无关紧要,在这个世界里并没有失意与成功的对峙,全是观察与被观察的维系,你来/他走,在一起/分开了,从克制中莽撞写到聪明中糊涂,从才华横溢的独行写到相敬如宾的陪伴,世间之事并不复杂,复杂的人心只不过碍于交流而已。这就是关键。秘密是藏着掖着,真相并不会自说自话,它等待被人指出,等待被人领悟,而非臆测。故事中所呈现的事实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友人离奇自杀,一个曾经的恋人在数十年后冷眼相对,一段并不合理的回忆再度被掘开,就仿佛被生生从棺木中拽了出来,行尸走肉般扑面而来,那种触目惊心的震撼感将他彻底石化在那一刻,这才是终结的感觉,这才是石头从头顶上终于要落地了,这也是真相对人生这么多年的重新颠覆,并不是终结,而是以那个记忆存活的个体死去了,被填补了空缺的个体开始了新的生命。

    小说的两部分看似比例失调,其实节奏用得相当好。第一部诚如六个回忆断章的开场,干脆凌厉地将学生时代的重要事件点到为止,叙述非常抓人。试想原本平常的三人团体,突然加入了一个脑子特别灵光的伙伴,所引发的摩擦效果是显著的,没有谁甘愿落人身后。艾德里安正是这样的存在,他先于同龄人思考,敢于跟历史老师辩论,针对同校男生的自杀竟可以发表出“爱神与死神间,死神又一次得胜”的评语,但就是这样一个艾德里安,在情商上一塌糊涂,也正是这样一个艾德里安,让人艳羡却酿造了自己的悲剧。

    第二部的缓慢拖沓节奏与第一部的简洁明快形成极大反差。这其中更多的是在自我审视、自我评说,仿佛时间这一永恒虚无的话题总是需要更实在更可见的辅料,所以平庸的中年、个体的历史、絮叨的记忆成为循环往返的常客。巴恩斯的沉稳笔力在这一部分体现得十分强势,琐碎但不令人厌烦,自怜但不过分自贱,除去那些与往昔追讨的来回篇章,数那些内心独白的段落最为精彩,好句子数不胜数。

    而这反复的自我谴责也把故事逐步带入到了尾声。总会有结局,结局几乎很少让本人满意,结局全都是留给旁人观赏的戏码,结局的出现意味着你不会再有感知。然而故事结局颇有玩味之意,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促使作家写作全书的一个契机,却又随着写作过程而不断细微变化着,到了终于顺接上结局的那时起,结局已经变成读者心中的那扇未知之门,并不受作者所控制了。合上《终结的感觉》,回想之前的情节段落,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也会更加迷惑个中细节和突变,但更多的是怅然若失之感,仿佛还有点什么东西落下,仿佛什么也不留下。

    尾声二:沉默对峙

    0270f70599c527a868.jpg

    如果说作家是与时俱进的书写者,那么很重要的一个表现便是将个人阅历呈现在作品当中。经历过青春的人会用文字来纪念,而一直在缅怀青春的写作者,与其说是保持年轻心态的怀旧者,不如说是躲进假想旧壳的逃避者。当然,真正的童心持有者并不介意过去与现实的隔阂,他们能将两者打通成直抵内心澄明的大门。

    叶芝的诗句举世闻名,杜拉斯的小说开篇让人为之动容。步入年老的进程无时不刻陪伴着你我,而我们大多数时候只会当成房间里的大象,不到非常时刻从不直视。这大概就是朱利安·巴恩斯在这本《柠檬桌子》里所想聚焦的隐形“怪物”,当写到一定程度,所感兴趣的主题逐一减少,自身境况再次被摆上台前,青春、爱情、婚姻、死亡仿佛人生四部曲,标示着一个个制高点,而年老这一缓慢进程总是那么平庸那么无趣,完全没有高潮,就好像等待一样漫长单调。但在真正有能力的作家这里,任何题材都能写出不一样的光亮。这才是真正的阅读快感,能让你踏入并不熟悉但惊叹不止的世界,探索文本间的虚构内心与真实体验。

    《美发简史》作为开篇,相当凝练。它将一个人的少年、中年、老年浓缩成三个断片,将剪头发这一从未改变过的行为拓展成检验成长、心态和岁月的标尺,不同的美发师,不变的主角,从小时候的害怕剃刀到长大后对美发师念叨不休的厌烦再到最后“跟上次剪的一样”的随遇而安,几乎是每个人的缩影。没有那些打理发型的花俏段落,反而始终持一股抗拒心理,对他人靠近的抗拒、冰凉剃刀的抗拒,对恋情关系的依赖更多反映出对伴侣离开的抗拒,对寂寞晚年的抗拒,对死亡的抗拒。然而一切也只能这样,不会有返老还童的奇迹逆转出现,所以只得老老实实接受顺应现状。

    就好像《你知道的那些事儿》一样平淡,安然。两个老女人相约于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二,一起吃早餐。她们谈不上多么亲密,只不过有一个共同点,男人们都离世。可即便如此,在她们的早餐聚会上话题始终绕不开彼此的男人,除此之外,所能聊的话题大概只剩吃什么和八卦男服务生的性取向了。更好玩的地方在于,这俩女人的“交谈”竟然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话题里,于是乎两个毫无关联的谈资在一段对话里并行交替。说到底,她们孤单又无聊,也自然毫无顾忌了,但对于过去,始终有道无法僭越的坎,并非是想保守秘密或是避免受伤,而仅仅是想埋葬那些纷扰以换取往后的安宁。

    要说不安宁,得看《马茨·伊斯拉埃尔松的故事》。篇名和开场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到后来才明白这所谓的故事乃是故事中的故事,原本用来充当爱情表白的讲述工具,到后来最终也没有展开。情形多么可悲,两个完全可以在一起的人,却因为这么一关没闯过去,留给彼此误解与遗憾。但故事里的行为还挺浪漫的,男人苦心积虑、酝酿万千地追求讲那个故事的最好方式,仿佛一旦讲述得体(不至像曾经一开场就被她打断),也许就能让女人跟他走,去看看这则故事实际发生的城市。如果不是前面多重铺垫,如果不是当事者并未成功,这会是精心而又可怕的诱骗术啊。

    《警惕》更像是触目惊心的悬念戏,原本是很平常的关于公共场合道德修养的小问题,被放大到令人无法忽略的症结:在音乐会上有人止不住咳嗽,你该忍,还是他该忍?噢,别忘了年老所带来的敏感,所以《警惕》里的主角就无比挑剔这些妨碍他认真欣赏音乐的不合格听众,还将其上升到了关涉尊重、文明还是粗鲁的高度。席间的善意指责(隐性恐吓)是相当亮眼的段落,但比不过后来所揭示出的真相,由于他跟同性伴侣的分开,才让他变得更加警惕,所以俗话说得好,要结伴而行,像电影院和音乐会这种场合一个人就不要去了,寂寞滋味请自知。

    朱利安·巴恩斯将反差心理玩转得恰到好处,其实他并不是细腻的心理派,他相当冷静,可以说是冷峻。篇篇都是近乎局外人的指涉写法,即使是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者的篇目。几乎每一篇都有一个对手身份的角色出现,《美发简史》是理发师,《卫生》中是那个新来的妓女,《复活》中是屠格涅夫对托尔斯泰,《学法语》是近似于作者读者之间关于幻想与现实的博弈,《水果笼子》不外乎是喜闻乐见的围城内外的个中挣扎,只不过作为小孩和作为成年人眼中的父母关系并不可同一而论。事情就是这样,你看到的是一面,过段时间再看又是另外一面了。恒久远的不会是钻石或爱情,万事万物的逝去才是永恒不停歇的进程,年老只是潮流中的一缕罢了。

    《沉默》中的艺术家自嘲相当幽默,“年轻人的事业蒸蒸日上”,是啊,后浪总要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他们注定是我的敌人!”可又能怎样,事实是,你越来越老,奔三奔四奔养老,未来既不属于你们也不属于他们,未来只不过是用来寄托的字眼,现在你所能做的是DO IT NOW!才华敌不过年轻,更挡不住拖延,陷在年老气衰中悔恨最可悲,因为等待死亡降临应该有的是平静,而非其它。

    在最后,朱利安·巴恩斯为全书点题。这11则短篇如柠檬盘踞在桌子上,呼唤着你来品尝。“对中国人而言,柠檬象征死亡。”而这种找不到出处的说法,我们就不妨当成是作家本人对神秘中国的再创造吧。